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菌情况,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27例胆道感染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胆汁病菌研究和耐药性研究来为患者寻找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127例患者的临床检验中,共发现了223株病原,有156株是革兰阴性,48株革兰阴性,19株真菌,其耐药性检验坚果为,革兰阴性中的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革兰阳性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100%,其余病原对抗生素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让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道感染 胆汁培养物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诺氟沙星治疗大肠埃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共232例。观察致泻性大肠埃希血清型构成以及耐药率。同时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诺氟沙星联合双歧四联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诺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3%,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结论诺氟沙星能够有效治疗大肠埃希感染性腹泻,并且致泻性大肠埃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低。

  • 标签: 诺氟沙星 大肠埃希菌 感染性腹泻
  • 简介:目的通对美国进境的环保微生物剂恶臭假单胞进行鉴定。方法从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扩增、基因测序等,分析该是否是恶臭假单胞。结果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扩增片段序列分析及在数据库NCBI上比对结果,分析该样品中不含有恶臭假单胞,与申报进境的商品不符。结论首次截获从美国进境的不合格环保微生物剂恶臭假单胞

  • 标签: 进境 环保微生物菌剂 序列分析 鉴定 恶臭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象正常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分析。方法选择我社区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的外周血象检查。结果痰液细菌培养检出阳性标本55例,构成比为55.00%;支原体培养检出阳性标本23例,构成比为23.00%(23/100);混合感染标本5例,构成比为5.00%。痰液细菌培养检出阳性标本中,G﹣检出率为72.73%(40/55),明显高于G+以及真菌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象检查正常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以G-为主,参考病原分布情况进行抗感染用药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

  • 标签: 血象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颌面部创伤性皮肤缺损延期整形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11例颌面部创伤性皮肤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延期整形术治疗,观察缺损处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研究者颌面部创伤的伤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0.5±3.6)天,未出现面部畸形者,均无需第二次整形手术,均顺利出院。结论延期整形术可降低颌面部皮肤缺损者面部畸形的几率,缓解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和负担。

  • 标签: 颌面部 创伤性 皮肤缺损 延期整形术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例乙状结肠造口并发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患者的造口评估,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因素,使用相关药物及物品,进行合理处理,最终使得皮肤黏膜分离愈合,纠正造口回缩至造口黏膜高于皮肤表面。

  • 标签: 结肠造口 造口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探究。结果全部患者均经皮肤病理活检及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并通过合理、有效的对症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痂、水泡症状已经消退,全部出院。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皮肤病一般比较少见,硫唑嘌呤、氨苯酚以及氨甲喋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皮肤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大疱性皮肤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皮肤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确认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皮肤病患者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在长春市解放军208医院住院的皮肤病患者75名,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皮肤病患者主观幸福感指数得分为5.11±2.44,社交焦虑为平均得分为29.72±5.09,主观幸福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57)。结论:皮肤病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为偏下水平;研究表明,皮肤病患者主观幸福感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

  • 标签: 皮肤病患者 主观幸福感 交往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皮肤滚针联合药物疗法在治疗毛细血管瘤中的作用,得出结论皮肤滚针滚磨的机械作用和药物作用均能有效地减少鸡冠组织的毛细血管数目,且二者作用可累加。联用平阳霉素效果最好。

  • 标签: 皮肤滚针 毛细血管瘤 鸡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钛霜体外抑的效果。方法采用QB/T2738-2005检测方法中的悬浮定量法,测试纳米二氧化钛霜对常见菌种(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氏)的抑效果。结果纳米二氧化钛霜对大肠杆菌抑率达99.93%以上、对铜绿假单胞率达99.71%以上、对肺炎克雷伯氏的抑率达99.71%。结论纳米二氧化钛霜具有良好的抑效果。

  • 标签: 二氧化钛 常见菌种 抗菌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这384株病原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在384例病原中,大肠埃希位居榜首,铜绿假单、肠球菌、克雷伯、MRSCoN等也是主要的致病菌。然而不同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且近年来耐药率有所上升。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主要为革兰阴性,大肠埃希居首位。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 标签: 老年患者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和预防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第1、4天应用,共2次,同时将外阴洗净,每晚放1粒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含硝呋太尔500mg、制霉菌素20万单位),入阴道后穹窿,连续6天。B组氟康唑胶囊150mg顿服,第1、4天应用,共2次,和每晚放1粒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于阴道后穹窿,连续6天。再连续用上述药物6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总有效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氟康唑胶囊联合阴道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短程加长期预防性给药,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氟康唑胶囊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三联活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94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双歧三联活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思密达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92%、对照组73.91%)、症状改善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双歧三联活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三联活菌片 思密达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台盼兰染色法在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测定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30株临床常见皮肤的最低抑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值。其中最低杀菌浓度值的测定用台盼兰染色法与常规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特比萘芬对皮肤的最低抑浓度值与最低杀菌浓度值相同,为0.001—0.004ug/ml。结论特比萘芬有抑和杀菌的双重作用。台盼兰染色法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于判断真菌的活性及评价抗真菌药物的MBC较常规方法更为优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台盼兰染色 真菌药敏感试验 MIC(最低抑菌浓度) MBC(最低杀菌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功率CO2激光美容机治疗6种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4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功率CO2激光美容机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治愈230例,好转10例,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240例(256处)患者中,有6例(7处)有瘢痕形成,其中萎缩性瘢痕3例(3处)、增生性瘢痕3例(4处)。结论小功率CO2激光美容机治疗常见皮肤病,具有操作简便、局部反应小、精确度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皮肤病的理想手段。

  • 标签: CO2激光美容机 皮肤病 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封闭式负压引流后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8例,采用VSD技术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患者病灶区需要经过手术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38×13cm,最小为10x8cm。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中优4例,良2例,可2例,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疾病时,可以给予患者经封闭式负压引流后手术切除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感染或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足部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湿性愈合治疗在枕部皮肤擦伤合并枢椎骨折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在一例枕部皮肤擦伤合并枢椎骨折患者的皮肤护理上进行干性愈合与湿性愈合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应用湿性愈合治疗受压处皮肤擦伤的效果优于干性愈合,且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护士工作量明显减轻。结论湿性愈合在枕部皮肤擦伤合并枢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愈合 枕部皮肤擦伤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复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16例复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创面均一次性愈合。患者对修复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复杂难愈合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综合治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明显促进了创面愈合,达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复杂难愈合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就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联合法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的480例腹泻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对于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治疗 双歧杆菌活菌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薄膜过滤反注培养基法在抑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过程,分析其方法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活培养计数,倾注法回收率按100%计,比较反注法与贴膜法的差异。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反注法回收率为95.23%,贴膜法回收率为95.01%,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回收率分别为95.66%和95.01%,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念珠回收率分别为91.95%和93.50%,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标准菌株培养计数回收率进行检验,发现反注法与贴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注法能简化实验操作,减少操作污染,值得在实践检查过程中应用。

  • 标签: 薄膜过滤反注培养基法 贴膜法 抑菌药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