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应用口腔修复膜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牙种植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钛膜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厚度、植骨厚度比对照组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过程中,口腔修复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强化修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蒙脱石合剂应用于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诊治的68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利多卡因、蒙脱石合剂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流涎时间,溃疡消失天数及满意度,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观察组有效率97.06%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蒙脱石合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快,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利多卡因 蒙脱石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牙科口腔修复的患者4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2例,观察组实施行牙周整复术,对照组未行牙周整复术,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牙根萎缩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患者中采取牙周整复术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可改善牙龈及牙槽嵴的高度,提高修复与固定的质量,同时能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牙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门诊小儿口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3月在小儿门诊口腔手术中应用的66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后心率比较观察组在麻醉后5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与麻醉前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麻醉后6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明显高于麻醉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5min和手术结束时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门诊口腔手术麻醉起效快,过程平稳,恢复完全,不良反应少,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氯胺酮肌注,临床值得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异丙酚 氯胺酮 小儿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至本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40例,随机将这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口腔检测,在口腔检测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的口腔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相同的基础护理上加以个性化的护理。观察患者对口腔疾病恢复情况,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19,95%)相对比对照组(16,8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由满意度调查情况可知,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良好,患者的恢复状态较好,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溃疡散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中药溃疡散涂敷患处,每3小时一次,连用3d。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予以中药溃疡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散 复发性口腔溃疡 应用于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义齿模型是口腔修复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措施,能够填补患者口腔牙齿缺少处,是维持患者口腔健康的有效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义齿制作方式变得更加先进,三维重建技术开始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义齿模型,从而提高义齿安装的准确性;具有直观性与可视性,可以对模型进行反复修改,最终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本文针对口腔修复治疗中三维重建技术的使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义齿模型制作中的应用,为相关医疗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武汉市武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语言和咀嚼功能评分以及其恢复时间、治疗疗效、满意度等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均优于对照组[(9.52±1.75)分vs(7.78±1.39)分、(9.55±1.06)分vs(7.22±1.02)分,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16.95±4.62)dvs(25.62±5.34)d、(21.57±5.12)dvs(27.18±4.75)d,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94.59%(35/37)vs73.68%(28/3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59%(35/37)vs76.31%(29/38),P〈0.05]。结论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缺牙症状,促进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疗效及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缺牙 正畸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在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双盲随机的统计学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皆有4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镍铬合金的普通全瓷冠进行牙齿的修复治疗;实验组使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牙齿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牙齿修复费用,时间成本,以及最终的修复效果和治疗完成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实验探究,实验组修复的优良率明显的好于另一组(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完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口腔修复中采用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治疗,具有极佳的疗效,符合安全标准,在临床进行推广和普及前景广阔,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二氧化锆 口腔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修复疗法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修复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口腔修复疗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和语言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成功修复82例,其成功率为93.18%。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修复中,对口腔修复疗法进行使用,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疗法 先天性缺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接诊根管治疗的实际治疗案例分析过程,完善根管诊治的临床研究价值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有121颗需要换的牙是主要研究的对象。根据根管治疗转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管的钙化是患者进行转诊的主要基础原因,需要经过有效的根管在治疗后,准确的分析换牙治疗效果和难度水平。I级难度的患儿较少,大部分往往是III级别的。结论岩体牙髓治疗过程中,需要在根管治疗前,对其进行难度评估分析,方便治疗和转诊效果。对于根管治疗而言,临床经过有效的转诊治疗分析后,确定实际根管资料效果,经过有效的临床转诊治疗,建立健全的制度标准。

  • 标签: 牙髓病 根管治疗 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胶原蛋白线与丝线编织非吸收线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56例,依据就诊时间均为两组。接受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的28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丝线编织非吸收线的28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种植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92.9%)同参照组甲级愈合率(71.4%)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中予以可吸收胶原蛋白线,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 标签: 可吸收胶原蛋白线 丝线编织非吸收线 口腔种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进行不等次数与不同剂量瘤腔注射聚桂醇注射液,随后观察患者6至24个月,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在92例患者中,55例患者显效,占59.8%,36例患者有效,占39.1%,仅1例无效,占1.1%,总有效率高达98.9%。结论聚桂醇注射液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良好安全性,疼痛之类性状发生率较低,组织坏死性状稀少,毒物副作用小。

  • 标签: 聚桂醇注射液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我院针对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所行的改良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反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的11月至2016年的3月我院所收治的13例长段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尿道狭窄长度为4.6cm)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围手术期改良护理(包括术前日常生活能力个体化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术前以图片形式介绍手术流程、改进术后伤口敷料护理等)的相关数据,并与2013年11月前行相同手术但接受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13名患者进行了匹配对比研究。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抑郁自评分(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及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我院对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采用的改良围手术期护理在SDS、SAS、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对一般性尿道狭窄的常规护理。

  • 标签: 长段尿道狭窄 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行护理干预,其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7~2017.6期间入我院行鼻咽癌放疗的87例患者,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给予护理干预),评估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统计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比较两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者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其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放疗 护理干预 鼻咽癌 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溃疡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放疗治疗的6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4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患者放疗后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放疗后采取综合干预护理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为(2.3±0.4)分,常规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为(3.8±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溃疡损伤程度,同时能减轻其痛苦,其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溃疡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分析口腔修复疗法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修复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使用口腔修复疗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和语言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成功修复82例,其成功率为93.18%。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修复中,对口腔修复疗法进行使用,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疗法 先天性缺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修复,种植组行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稳固性、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患者局部肿胀、修复体脱落、牙龈出血发生率。结果种植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种植组稳固性、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高于常规组,P<0.05;种植组局部肿胀、修复体脱落、牙龈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常规修复,可提高稳固性、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减少局部肿胀、修复体脱落、牙龈出血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损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的调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8例在2016年4月-2017年2月接受口腔保健知信行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知信行调查方式,收集病人一般信息,对比2型糖尿病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评分高低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评分高低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共88例,口腔保健知信行评分低病人63例,占71.59%。口腔保健知信行评分高低在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签、更换牙刷时间、牙刷刷毛软硬、吸烟和饮酒情况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签、更换牙刷时间、牙刷刷毛软硬、吸烟和饮酒均是2型糖尿病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评分高低的影响因素。结论口腔保健知信行评分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做好预防工作,可提高糖尿病病人口腔健康知信行评分。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口腔保健 知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