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9月6日,《建筑能减震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广州市东山宾馆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科技处处长周云教授主持,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30名建筑能减震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规程主管、归口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技术规程 消能减震 建筑 组成 编制 广州大学
  • 简介:阿尔断裂带是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巨型活动深大断裂带,它构成了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总体呈北70~0—80~0东向展布,绵延1600余公里,影响到地壳深部,在中国西部大地构造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青海西北角的茫崖镇往东,沿青新界山经索尔库里、拉配泉至当金山口长达400余公里的范围,属该断裂带的中段。沿带形成的断层谷、断层崖、三角面、陡坎以及切错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情形比比皆是,表明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有十分强烈的活动性。阿尔断裂带中段全新世以来的活动非常明显,沿带发育有由大地震造成的地震鼓包、凹坑、沟槽、陡坎、断错冲沟水系和崩塌等古地震形变现象,分布十分广泛,类型众多齐全。通过1986——1987年两年详细的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确定有6次7级以上古地震事件和5条保存较好的地震破裂形变带,表明阿尔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具有以左旋走滑运动占主导的强烈活动的特点。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古地震 地震破裂
  • 简介:本文基于南迦巴瓦构造周边1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波形数据,对地震事件进行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的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带两侧10kin范围内M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受主要断裂带的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正断和左旋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俯冲作用的控制。

  • 标签: 南迦巴瓦构造结 断裂运动特征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 简介:阿尔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和陆内地震机理非常重要。为定量科学研究较为薄弱的阿尔南缘断裂东段的运动学参数,我们采用航卫片的解译、野外调查、地形测绘和年代学样品测试等多种方法对该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段断裂主要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且沿线存在较多的小位移,其位移空间分布的3个明显峰值分别为4.5m、8m和13m。根据河流阶地的左旋位移和相应的地貌面沉积年龄,得到晚第四纪以来阿尔断裂东段的走滑速率约为2.7±0.9mm/a。基于所获得的定量参数,认为该段断裂向东以应变分解的形式将其应变量传递到相邻的逆冲断裂上。

  • 标签: 阿尔金南缘断裂 断裂滑动速率 应变分解
  • 简介:本文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地质探槽开挖、断错地貌测量和样品年代学测试,对南迦巴瓦构造谣侧的里龙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里龙断裂是一条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挤压逆冲的北北西向断裂,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3-4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0-0.15mm/a。研究还表明,南迦巴瓦构造晚第四纪以来的向北俯冲运动已经停止,喜马拉雅东构造地区的构造变形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的俯冲影响。

  • 标签: 南迦巴瓦构造结 里龙断裂 晚第四纪运动特征
  • 简介:自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年半未发生Ms≥7.0级地震。另外,自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发生6.5地震以来,上述地区已有15个月未发生Ms≥6.0级地震。多数学者认为,6级地震长时间的缺失,意味着我国大陆地区7级地震的迫近。在这一活跃期内。下一个7级强震究竟发生在何处?

  • 标签: LATITUDE migrating SEISMICITY Aerjin FAULT zone
  • 简介:讨论了阿尔断裂带190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结果显示空间上地震活动具有分段性,其中在青海段出现5级地震填空性空段,并形成5级地震的平静区,时间上具有平静和活跃交替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阿尔断裂带青海段(茫崖北-肃北)现代小震活动,结果显示:茫崖以西震源深度约40km以内,青海段(茫崖北-肃北)震源深度约10km范围内,超过10km较少,肃北-黑崖子以东约100km处震源深度由浅逐渐变深,从10km左右逐渐变化到40km左右.与此同时,依据上述资料探讨了阿尔断裂带青海段的强震危险性.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 地震活动 现代小震活动 强震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