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为纪念人民艺术家继翎百年诞辰,由陕西省文联、省剧协、省戏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人民艺术家继翎百年诞辰”专场晚会,于2007年12月4日晚在省戏曲研究院新剧场隆重举行。纪念仪式由省剧协主席、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主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出席并发表了讲话。出席晚会的嘉宾有中国音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省音协主席赵季平,

  • 标签: 百年诞辰 人民艺术家 研究院 党组书记 陕西 马健翎
  • 简介:2018年11月18日,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项目秦腔传承人马友仙收徒王凡仪式在西安举行。戏剧界、社会各界人士和马家军众位弟子等共同见证了拜师仪式。

  • 标签: 表演艺术家 秦腔 拜师仪式 传承人 国家级 马家军
  • 简介:当我们提到芭蕾,我们不免会想到柴可夫斯基。他创作了三部芭蕾音乐,每一部都举世闻名。其中,改编自童话的《睡美人》,顶着“19世纪芭蕾百科全书”的光环,已经在全世界的剧场里演出了一百多年。几乎每一个古典芭蕾院团都排演过它,舞蹈编导从中获取层出不穷的灵感。此番将在上海巡演的,是英国当代编舞家修·伯恩的版本。

  • 标签: 马修 奥罗拉 芭蕾音乐 舞蹈编导 古典芭蕾 反叛精神
  • 简介:先说我与南曲的因缘。回忆1939年,我的上司晋江县民众教育馆之长陈家楫先生(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系),他是懂南曲的。记得是初秋的夜晚,他在自植的葡萄架下,弹拔着南琵琶,吟唱道:“怎般兮乐(于于于)畅……”南曲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待到1943年,我到晋江渔村蚶江当小学教员,我在村里的“闲间”中,见到渔民们在业余时间摆开“四管全”,低垂着眼帘,在那里“剔(玩)弦管”。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由此又发现南曲是一种通俗的艺术。接着,我深一步想到,泉州城乡的南曲居然把“高雅”与“通俗”统一起来了,结合

  • 标签: 南曲 乐种 泉州 湘灵 功臣 音乐
  • 简介:本文的书评从点、线、面即点的定位、纵横交织的线、整体的面分别着眼入手,剖析了著者对《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写作风格。让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的概况了解,以此领略书的核心本质,看有所得,学有所思。

  • 标签: 兼容并蓄 调性 创新 品格
  • 简介:继男版《天鹅湖》、《睡美人》之后,英国编舞大师修·伯恩又带着《灰姑娘》,再次回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1997年男版《天鹅湖》大获成功之后,修·伯恩紧接着创作了《灰姑娘》也获得了成功。这次演出是该剧的20周年纪念作品,20年之后的此次复排版本更紧凑也更感人。

  • 标签: 《灰姑娘》 马修 《天鹅湖》 《睡美人》 文化广场 周年纪念
  • 简介:奈锅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12月,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奈锅庄歌曲原本有200余折,被嘉绒藏族们广泛应用于修房造屋、婚丧嫁娶、种植和丰收等场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被禁止10年,逐渐恢复后剩下100余折流传至今。本文通过对奈锅庄音乐结构的研究,来探究当地嘉绒藏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发掘奈锅庄歌曲的魅力。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奈锅庄 音乐形态
  • 简介:修·伯恩爵士的采访在瑞金宾馆的咖啡馆里进行。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让他很惊喜。“吸血鬼!你是今天第一个提这个词的采访者,之前他们都问我这个故事在讲什么。”一下子让气氛活泼了起来。携舞蹈作品《睡美人》,英国著名编舞家、导演修·伯恩第一次来到中国进行宣传。

  • 标签: 马修 瑞金宾馆 舞蹈作品 《天鹅湖》 采访者 奥斯卡·王尔德
  • 简介:杜鹏的嗓音条件十分优越,音色甜润,音质纯净,唱腔无论高低疾徐,他均能应付裕如,且讲求韵味的醇厚悠远,令观众听来极富艺术享受。他的身段边式优美,不仅文戏唱做俱佳,而且近年来罕见于舞台的靠把戏,

  • 标签: 老生演员 剧情 嗓音条件 唱腔 韵味 艺术
  • 简介:在笛曲的创作中,单一的南、北派风格的笛曲已经逐渐被多风格、多地域的笛曲所代替,演奏家们根据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建立了一套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风格体系,并且都有其代表作。迪先生在继承传统笛子演奏方法的同时,先后创造性地运用了揉音、气助音等许多新技法,进一步丰富了竹笛的表现力。无论在演奏技巧上或作品创作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形成了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笛艺界独树一帜。

  • 标签: 马迪 笛子 创作风格 演奏技巧
  • 简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地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的四川清音,人们关注其源起与形成自在情理之中。然而,正史也好,坊间也好,对此莫衷一是。主要观点有三:一是认为四川清音为本土曲种,由唐宋巴渝民歌或明代小曲演变而来;一是认为其为舶来品,是苏州弹词等江南小调“远嫁四川的女儿”;一是认为它来自陕西,是以流行于陕西农村的郦鄂清唱为主,兼收并蓄各地民歌、戏曲音乐而形成。通过对清代巴县官府档案以及清代四川地方县志的查阅分析,参考四川说唱艺术传统和明清普遍流行的小曲,四川清音应该是在明清小曲基础上,吸收各地民歌俗曲、戏曲音乐等形成。四川悠久的说唱艺术传统是其灵魂,明清小曲是其骨骼(源起),包容八方民歌、戏曲等元素为其血肉,是有本土根基而又不乏外来风韵的地方曲种。

  • 标签: 四川清音 巴县档案 明清小曲 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