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哈密天山北路墓地是新疆东部地区一处极为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墓葬群。人物纹双耳彩陶罐是该墓地出土的唯一一件绘有人物形象的彩陶,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及文化内涵。人物纹双耳彩陶罐的器形和纹饰布局与河西走廊一带彩陶文化有必然联系,而纹饰所构成的生殖崇拜图像特征似乎与西方文化更为接近;将人物纹饰绘制于陶罐器耳与器腹贯连处的这种方式尚未见于其他史前文化中,应属该地区先民的创造。

  • 标签: 哈密天山北路墓地 人物纹双耳彩陶罐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 简介:水月观音图是州西夏石窟东千佛洞和榆林窟重要的题材,唐僧取经图又是州西夏石窟水月观音图常见的画面组成,计有5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唐僧取经图出现在州西夏石窟的原因多有探讨,其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经行州,在胡人向导石磐陀的帮助下偷渡玉门关的故事。但是作为晚唐五代宋以来流行的水月观音图像,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莫高窟壁画中却没有出现玄奘取经图。受此现象的启发,对州西夏水月观音和唐僧取经图作详细的梳理,结合沙州的壁画,可以看到唐僧取经图在州出现的轨迹。这里也有图像样式变化的不确定性,再次说明取经图出现在水月观音中是西夏时期观音信仰崇拜的新因素,而与所谓的写实画面表现玄奘在州的经历没有多大关系,更多体现出来的则是唐僧取经图在图像表达上的象征和符号意义。若再以东千佛洞第2窟水月观音中与取经图同时出现的一组往生观音净土的人物组合为讨论的议题,可以看到水月观音强烈表现西夏时期往生观音净土信仰的流行,以此为依据,可以引发对此组图像的新观察,这是之前研究者关注不够的问题。如果再结合几处洞窟功德主的西夏党项人民族身份关系,可以看到汉地佛教对西夏的影响。同时,以榆林第29窟为例,也能够说明在图像表达上,以玄奘为代表的汉人高僧在关键时刻对以国师为代表的西夏高僧的回避,实属佛教艺术发展史长河中有趣的现象。

  • 标签: 水月观音 唐僧取经图 玄奘 西夏佛教 观音信仰 图像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