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正>借代§61.另一种称为借代的转喻也常常吸引汉语修辞研究者的注意。这个术语译成俄语是(借用基础上的代替)。在俄语修辞概念体系中,它相当于(换喻),是其变体,称为(代称)。借代比起比喻来,是一种较抽象的修辞范畴,所以,阐明其语义性质有一定困难。(换喻)是希腊语词。它表示"名称的转移或改称"。因此,换喻可定义为:名称从一个概

  • 标签: 现代汉语修辞学
  • 简介:摘要本文从课前引导、课上引领、课后引发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引思、以定教、为而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让学引思
  • 简介:本文从教学概况、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与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对我们的双语词典教学作概略介绍,以求教于专家。

  • 标签: 双语词典学 教学 模式 考试 效果
  • 简介:想象是所有符号过程的基础,没有想象,符号无以形成。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出发,对两种不同的想象进行辨析论证,以讨论想象的整全定义。本文试图指出,即使是在梅洛-庞蒂所提出的“空间透视”中,物象的呈现也必须通过和意识相连接的想象才能完成,而并非身体感知能够单独完成。而想象的再语境化,因着发送者意图、接收者、渠道和概念域的不同,生产出不同的意义。

  • 标签: 想象 符号过程 再语境化
  • 简介:游戏乃是一种极端复杂的符号文本。这种复杂的文本性不仅体现在诸如体育赛事直播一类的场景里,也体现在人们亲身参与游玩的场合。其中,在后一种场景下的游戏既是被游玩的,也是被阅读的。本文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一类游戏之所以为文本的文本性,并初步探讨这类文本的一些形式特征。

  • 标签: 游戏 游玩 文本 阅读
  • 简介:1.80年代初中期,中国修辞出现了一个令语言其他分支学科刮目相看的学科整体大跃动。无论是学科的基础建设还是实际运用,无论是学科发展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景象。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分支学科 现状 80年代 基础建设 语言学
  • 简介:敦煌抄本韵书对传世及当代新撰辞书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其价值表现在辨明俗字源流、补充书证脱误、增收字形字义、剔除伪音伪义和走正承传讹误等五个方面。

  • 标签: 敦煌写卷 韵书 辞书 校勘
  • 简介:寄厚望于应用语言·笔淡·许嘉璐20世纪还剩下最后五个年头了。编辑部以“世纪之交的中国语言文字应用”为总题,邀请有关人士笔谈。应邀参加的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国家教委师范司副司长孟吉平、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程棠、北...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语言文字学 计算机网络化 识字教学 基础性研究 汉字编码
  • 简介:西方符号学理论在20世纪经历了蓬勃发展之后,在21世纪初又涌现出众多崭新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式。这些理论,虽然表面上纷繁复杂,但在深层上有着共同的逻辑基础,并作为一个整体反映着当今西方符号发展的大趋势。具体来说,当代西方符号发展的新思潮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从单一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走向与自然科学领域相结合的发展趋向;(2)从哲学思辨方式走向以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信息论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发展趋向;(3)从符号静态性研究走向符号动态性研究的发展趋势;(4)从符号文化性的泛化研究走向符号文化性的内在研究发展趋势;(5)从理论思辨走向实际应用的研究趋势。

  • 标签: 当代西方符号学 发展趋势 探究
  • 简介:“山寨”一词无疑是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流行语之一。它源于广东话,最初是指由民间IT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现象,即我们俗称的“山寨手机”。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靠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外观时尚吸引了大量买家。不仅如此,“山寨”一词还迅速渗透进了文化领域,从山寨产品到山寨明星,山寨红楼梦,山寨鸟巢,山寨百家讲坛,进而到2008年底的山寨春晚。一时间,以“山寨”冠名的各种事物充塞了人们的视听。“山寨文化”一词也不胫而走,成为连主流媒体都加以关注的普遍的社会现象。

  • 标签: 符号学 山寨文化 文化产业 流行语
  • 简介:傅惠钧教授所著《修辞与语文教学》一书于2016年9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7章,45万余字。该著以“大语言”修辞观与语文观为理论基础,致力于创建一个既富有新意又切合应用的修辞分析系统,为修辞研究开辟新途,

  • 标签: 浙江大学出版社 语文教学 修辞学 修辞分析 修辞研究 语文观
  • 简介:在语言的应用研究中,法律语言的应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由此形成了法律语言。兰溪(1986)指出:所谓“法律语言”,指的是全民在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法律事务这一领域中的语言的应用。他还对法律语言的历史做了总结,他认为,自从历史上产生法律制度以后,人们对法律语言一直十分关注,中外历代学者对法律语言也发表过不少真知灼见。

  • 标签: 法律语言 理论研究 法律语体 应用语言学 法律术语
  • 简介:<正>双重否定双重否定的性质§216.为了加强、强调肯定,在感情上渲染肯定,有时采用并用两个否定语气词的修辞方法。这种现象被称为双重否定。"通过两个否定来表示肯定,比之通常的肯定更为确定"。这种肯定可称之为强化肯定。否定语气词组"无非"有时也称为强肯定。包含双重否定的句子按其语义性质的特点同反问形式的句子相似。这两种情况下句子所用的都不是本义。在两种情况下都存在句法结构的变义,存在语义转换。构成双重否定的手段否定语气词§217.现代汉语拥有大量担任否定语气词功能的虚词。这些语气词相互组合,可以构成多种多样的双

  • 标签: 现代汉语修辞学
  • 简介:<正>六十年的演进经历了两次繁荣两次停滞,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呈螺旋形发展趋势的。一、六十年代流变的鸟瞰(一)陈望道《修辞发凡》为现代修辞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第一,建立了第一个修辞体系。第二,概括了一系列基本理论。第三,提出了两大分野说。第四,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第五,标志着汉语现代修辞的正式建立,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二)三、四十年代:从第一次繁荣到停滞。第一,繁荣期(1930—1937)。1、开拓了修辞的领域。2、继承《发凡)重视建立体系的传统。3、借鉴古今中外的修辞遗产。第二,停滞期(1938—1949)。(三)五、六十年代:从普及走向提高。第一,普及。《语法修辞讲话》和《修辞概要》的问世标志着白话修辞的正式建立;通俗修辞读物达数十本之多;修辞教材相继问世。第二,提高。1、理论研究的提高。2、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树立了又一座里程碑。

  • 标签: 现代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学体系 两大分野 语法修辞
  • 简介:<正>语法特点句子的功能类型和结构类型§380现代中国的文艺语言中使用多种多样的句法结构:不完全句和完全句、简单句和复合句。还使用所有功能句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这些句子的组合构成超越一般句子范围的各种句法结构的特别组织,形成所谓超句统一体或散文节段。但这些句子总是以共同的意思相联合、服从于作者创作文艺作品的共同目的。

  • 标签: 现代汉语修辞学
  • 简介:<正>1989年12月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张德明同志的《语言风格》,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体性》篇中将作品风格分为八种类型: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张的《语言风格》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把每一类型,作了相反的对比;一、简约、繁丰:捐表现的含量,词语的多少;二、含蓄、明快:指表现的曲直,词语的隐显;三、朴实,华丽:指表现的文采,词语的浓淡;四、庄严,幽默:指表现的气氛,词语的庄谐;五、文雅,通俗:指表现的深浅,词语的雅俗;六、谨严,疏放:指表现的态度,词语的严宽;七、刚健,柔婉:指表现的气象,词语的刚柔;八、平易,奇

  • 标签: 语言风格学 张德 词语 修辞风格 繁丰 《文心雕龙》
  • 简介:从符号出发,怀揣对传媒研究的观照,就此,开始一段思维的旅行。符号是进行意义活动独一无二的方式,无论表达、传播,抑或解释。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意义活动。传播同样认为,人可以不传播,但不可能不表意。人的意义活动像影子一样,充斥着周遭的全部生活,悄无声息地佐证着每个个体的存在。符号,

  • 标签: 传媒研究 符号学 旅行 思维 赵毅衡 词典
  • 简介:我们一直认为,作为研究人类“智能”外化特征的语言学家,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对于人类本身及其所处的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同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语言要想为人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发现“应用”它的领域。任何理论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虽然早在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就提出了“应用语言”这个术语,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直到本世纪40年代才逐渐步入正轨。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家 术语 领域 年代 外化
  • 简介:上古群母字部价在中古以前擦化,部价在中古以后清化,这是音韵常识。但为什么这么变,却是以前没有问过的问题。本文以实验语音、类型为工具来解答这个问题。并连带着处理浊声清化、浊擦音、日母元音值等问题。本文提倡的汉语实验音韵以普遍音变现象为考察对象,从物理、生理、心理学中的普遍原理来探索发生在汉语中的普遍音变的条件。而什么是普遍音变则是从共时类型和反复发生的历史音变来确定的。

  • 标签: 实验音韵学 普遍音变 音变顺序 群母 日母 浊声
  • 简介:一、引言2004年王铭玉教授的《语言符号》问世,该书由上编、中编和下编3部分组成:上编通过对语言、符号、语言和符号4个基本概念的概说来界定“语言符号”这门交叉学科,根据研究现状探讨语言与符号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而后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语言符号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语言符号学 “现代性” 解读 交叉学科 语言学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