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腔内手术已经成为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疾病本身情况及治疗手段的局限,术后可能出现内漏,导致疾病复发。凝胶是一种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产生性状变化的高分子凝胶,能够在腔内治疗后的瘤颈及瘤腔注射,产生占位效应,有效阻断血流,防止内漏发生。而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以与弹簧圈及药物结合,发挥更大的腔内治疗优势。

  • 标签: 水凝胶 动脉瘤 栓塞
  • 作者: 韦丽春 张熠杰 黄沙 姚斌 李想 陈旭源 黎彦 付小兵 吴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胸外科,广州 510515,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39,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暨皮肤损伤修复与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4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科,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综合科,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改性纳米生物玻璃凝胶的制备以及它的理化、生物学特性。方法(1)取400 mL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悬液67 mL,制备纳米生物玻璃悬液,观察其悬浮稳定性。(2)制备终质量分数为10%明胶、1%海藻酸钠的凝胶,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凝胶基础上加入实验(1)制备的纳米生物玻璃悬液,制备终质量分数为0.5%生物玻璃、10%明胶、1%海藻酸钠的凝胶,设为实验组。观察2组凝胶在4、25 ℃的成胶情况并记录成胶时间及在37 ℃的熔解情况并记录熔胶时间。另取2组凝胶,4 ℃冷浴后用25 g/L的氯化钙溶液交联,用杨氏模量测定仪测量压缩模量。另取2组凝胶,同前交联后于-20 ℃冻干,测量相关体积并计算孔隙率。样本数均为3。(3)取12只24 h龄C57BL/6J小鼠乳鼠,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Fb),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培养第3代Fb,用于后续实验。取Fb,制备细胞浓度为1×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按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实验(2)制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液态凝胶,培养12、24、48 h,每组各取3孔,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4)取第3代Fb,制备细胞浓度为(3.0~4.5)×107个/mL的单细胞悬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管,加入绿色荧光探针DIO染色,分别加入实验(2)中制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液态凝胶9 mL,同前交联后制备载细胞凝胶。培养3 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凝胶中的存活情况;同前制备载细胞凝胶块但不加绿色荧光探针DIO,培养7 d,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凝胶中的黏附及伸展情况。(5)取6周龄雌性BALB/c-nu裸鼠12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在背部制作直径为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分别放入1块实验(4)制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载细胞凝胶块。伤后7、14 d,每组取3只裸鼠,收集创面及创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纳米生物玻璃粒子可在水中均匀分散,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2)2组凝胶在37 ℃下均呈熔融状态,均未见粒子析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凝胶在37 ℃下的熔胶时间分别为5、10 min,在25 ℃下成胶时间分别为30、180 min,在4 ℃下成胶时间分别为5、10 min。实验组凝胶压缩模量为(53±6)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kPa(t=6.364,P<0.01)。实验组凝胶孔隙率为(86.1±2.1)%,与对照组的(88.2±4.4)%相近(t=1.210,P>0.05)。(3)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所占比例较大,符合Fb形态学特征。培养12、24、48 h,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为(84±4)%、(89±4)%、(130±10)%,与对照组的(89±5)%、(90±4)%和(130±11)%相近(t=1.534、0.611、0.148,P>0.05)。(4)培养3 d,2组细胞在凝胶中形态完整,未见细胞核裂解、消失,细胞质保持完好,并且实验组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培养7 d,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凝胶中黏附、伸展,且实验组细胞在凝胶中黏附数明显多于对照组。(5)伤后7 d,对照组、实验组裸鼠创面面积均缩小,且实验组减小更明显,2组裸鼠创面及创周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分布。伤后14 d,对照组裸鼠创面面积大于实验组,且创面及创周炎症细胞明显多于实验组。结论纳米生物玻璃凝胶具有良好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载细胞潜能,同时还具有促创面愈合能力,在临床应用方面有着较好的潜力。

  • 标签: 伤口愈合 生物相容性材料 水凝胶 纳米生物玻璃
  • 简介:摘要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三维网状结构的良好药物缓释载体,可在机体局部储存、释放药物并产生持续疗效。为满足临床实践中多元化的治疗需求,需对体内应用的载药水凝胶进行主动、无创的体外控释。近年来在超声响应性凝胶领域已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文在简介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特性及释药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对超声响应性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的响应机制、设计思路及特性、释药性能和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 水凝胶 药物传递系统 控制释放
  • 简介:摘要为了验证松花牌大量元素溶肥料在葡萄种植上应用效果,2019年5月至8月,我们在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明德庄园日光温室上进行了小区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大量 元素 水溶 肥料 葡萄 试验
  • 简介:摘要凝胶是一类具有化学或物理交联结构、具有高保湿和高吸水性但不溶于的三维基质支架材料。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好、可模仿天然细胞质基质等特点,使其在组织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神经组织工程是一个有望治疗严重神经疾病的快速发展领域,其中选择合适的基质支架材料并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和轴突生长对神经组织工程的总体设计至关重要。凝胶已广泛用于向组织中递送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抑制剂的拮抗剂和其他神经生长促进剂,以改善神经系统再生困难的情况,且已被证明是神经组织工程的优秀基质支架材料。对各种已应用于神经相关研究的凝胶系统进行了分类和讨论,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讨论了凝胶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 标签: 水凝胶 神经组织工程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为了验证松花牌大量元素溶肥料在葡萄种植上应用效果,2019年5月至8月,我们在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明德庄园日光温室上进行了小区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大量 元素 水溶 肥料 葡萄 试验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特长隧道数量的增多以及相应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确保隧道掘进速度的加快,需要针对特长隧道的特点来做好其中的涌综合反坡排水治理工作,这就需要对反坡排水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确保特长隧道的施工质量。本文就以跑马山2#隧道为特长隧道为例,介绍其排水方案、人员组织与管理还有相应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特长隧道 涌水 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2015-2019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衣原体感染者的流行特征。方法利用北京市呼吸道病原体监测系统,收集全市35 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资料,采集临床标本开展肺炎衣原体检测,并对阳性标本ompA基因的VD4区序列做进化分析。结果2015-2019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中肺炎衣原体总体阳性率为0.34%(129/37 46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在每年3月升高,5月达到峰值,7月回落,持续时间约5~8个月,不同年份流行季可能提前或推迟1~2个月;每年流行季肺炎衣原体月阳性率均≥0.30%。5~44岁人群高发,其中10~14岁组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最高;<25岁患者中,随年龄增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风险增加,≥25岁患者,随年龄增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风险降低;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0.33%(68/20 830)和0.37%(61/16 5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6,P=0.486);普通肺炎患者中的肺炎衣原体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与重症肺炎患者(χ2=36.797,P<0.01);40.31%(52/129)肺炎衣原体感染者标本中检出≥1种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排名前4位依次是:流感嗜血杆菌(15份)、肺炎链球菌(13份)、鼻病毒(8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份);129份肺炎衣原体阳性标本中的101株经测序鉴定均为A型。结论北京市肺炎衣原体每年呈单峰流行模式,流行季一般为3-7月,流行季节特征可用于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鉴别诊断,5~44岁人群好发,基因型以A型为主;如果连续2个月肺炎衣原体核酸阳性率超过0.30%,可初步认为进入肺炎衣原体高流行期;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生肺炎后进展为重症肺炎的概率较高。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衣原体 流行特征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儿科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为优化儿科医师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014年和2019年北京市儿科医师数量及相关数据,采用资源集聚度、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方法分析北京市4个功能定位分区的儿科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2010年、2014年和2019年北京市整体儿科医师资源按照儿童数量维度计算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86、0.276和0.286,配置比较合理;但是,按照地理面积维度分别为0.681、0.578和0.537,处于配置不合理状态;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儿科医师集聚度各年度分别为70.327、59.243和53.220,远高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结论北京市应合理规划和配置儿科医师资源,减少区域间差异带来的儿科医师资源配置不公平。应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逐步缓解日益增长的儿科医师资源需求与儿科医师资源配置不合理之间的矛盾。

  • 标签: 卫生人力 资源分配 儿科医师 公平性 北京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和放射防护状况,规范介入放射诊疗行为并促进放射防护监管措施的落实。方法以北京地区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并成立市区两级调查组,逐级调查各区域截至2020年底介入放射工作基本情况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对指标参数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截至2020年底,北京地区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医疗机构93家,800 mA(含)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36台;开展介入放射学手术135 593例,年介入手术量在1 000例以上的40家,10~1 000例的41家;介入放射工作人员3 539人,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者为99.0%,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防护培训通过率分别为96.9%、99.5%和95.8%;配置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3 532件,其中98.9%的机构配备了分体式铅衣或一体式铅衣,但6.5%的机构未配置铅防护眼镜、54.9%的机构未配置铅防护手套。结论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防护状况和防护管理总体较好,但应结合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的现况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人员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放射防护培训和防护用品的配置与使用。

  • 标签: 北京地区 介入放射学 放射诊疗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院前急救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降低院前急救护士离职率、稳定院前急救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2所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护士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要人口学特征、工作量、医患关系、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以及离职意愿。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40份,其中141人(41.5%)表示偶尔考虑离职,40人(11.7%)表示经常考虑离职,职业认同得分为(33.29±6.00)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3.70±14.9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单位、健康自评状况、职业认同水平、职业倦怠水平、工作年限、工作量、医患关系以及职称晋升压力的护士离职意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水平、平均每班次出车次数、健康自评状况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职业认同水平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护士离职意愿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合理排班制度并增加岗位人员配置;建立院前急救护士分流政策与职称晋升制度,并设立岗位风险特殊津贴;培养医疗救护员承担患者转运和搬抬工作,以降低院前急救护士的离职意愿。

  • 标签: 卫生人力 院前急救 护士 离职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地区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16年11月至2020年9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胆道门诊初次就诊北京本地患者(户籍在北京时间≥12个月)为调查对象,设计《饮食习惯与胆囊结石发病率的相关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胆囊结石情况,代谢指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史、女性生育次数、女性绝经情况、女性绝经者绝经时长、体质量下降史),饮食指标(饮食荤素搭配情况、每月摄取咖啡次数、每月饮酒次数、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每周不吃早餐次数、不吃早餐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每周不吃晚餐次数、不吃晚餐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胆囊结石家族史,生活习惯(每月熬夜次数、熬夜时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每天久坐时间、每周体育锻炼评分)。观察指标:(1)问卷调查结果。(2)影响胆囊结石发生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 036份,收回完整问卷1 004份。1 004例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中,男329例、女675例;年龄为(44±12)岁;BMI为(24±3)kg/m2。1 004例患者中,有胆囊结石史659例,无胆囊结石史345例。(2)影响胆囊结石发生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咖啡次数、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影响1 004例问卷调查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比值比=1.03,2.26,1.74,1.01,1.01,2.22,1.06,95%可信区间为1.02~1.05,1.09~5.18,1.22~2.53,1.00~1.03,1.00~1.01,1.60~3.11,1.01~1.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1 004例问卷调查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1.03,2.26,1.82,1.01,2.22,1.06,95%可信区间为1.02~1.05,1.11~5.13,1.28~2.62,1.00~1.02,1.60~3.09,1.01~1.12,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北京地区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胆道疾病 结石 影响因素 饮食习惯 生活习惯
  • 作者: 丁立新 王风 杨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核医学发展现状,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制定相关医疗政策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2019年北京市拥有核医学相关科室的医疗单位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当面呈送与电子邮件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或科室的概况、业务设置、影像设备规模、科室人员、诊疗工作量、放射性药物使用许可证、承担教学科研情况等信息。结果2019年北京市从事核医学的医疗单位有39家,大部分集中在三级医院(87.2%,34/39)。有核医学相关科室40个,其中1家单位拥有1个独立的核医学科和1个独立的PET/CT中心。科室总建筑面积为35 000 m2,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人员596名,但核医学物理师、化学师依然较少。在40个科室中,设置门诊30个(75.0%)、开展核素治疗28个(70.0%)、开展单光子显像37个(92.5%)、开展正电子显像16个(40.0%)。拥有大型核医学影像设备83台,其中PET/CT 21台,配置安装规模显著提升。2019年大型影像设备共显像232 838例次,开展核素治疗的单位有28家,总治疗数为7760例次,但开展的常规核素显像项目较为单一,核素治疗项目较少。40个科室全部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其中5个科室具有Ⅳ类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12.5%);有12个北京市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9个有教学任务,在研的基金项目106项。结论目前,北京市核医学科室体系已初具规模,规划管理也初见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新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转化。

  • 标签: 核医学 核医学科,医院 现状调查 北京市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大气PM2.5和O3暴露对SD大鼠嗅觉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8周龄的SD大鼠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分别饲养于大气污染物暴露系统和清洁级实验环境中,并检测各系统的PM2.5和O3浓度。采用食物小球埋藏实验(BFT)评价不同饲养时间SD大鼠的嗅觉损伤的程度,并采用重复性方差分析两组大鼠的BFT时间差异。结果暴露组大鼠暴露PM2.5和O3浓度分别为(22.65±11.47)、(12.36±5.87)μg/m3;对照组均为0 μg/m3。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M2.5和O3暴露组BFT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F=6.49,P=0.031);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BFT所用时间有所延长(F=61.69,P<0.001)。结论大气中PM2.5和O3暴露可能导致大鼠嗅觉损伤。

  • 标签: 空气污染 颗粒物 臭氧 嗅觉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7年北京地区捐献供肺进行分析。方法对128例供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原发疾病、呼吸机支持时间、氧合指数、肺部影像学结果、气管镜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全国完成肺移植299例,供肺平均利用水平为5.82 %(299/5135)。北京地区2017年捐献肺脏463例,其中有128例达到了初步评估的标准,成功获取肺脏72例,占捐献总数的15.55 %。男性110例(85.94 %),女性18例(14.06 %),年龄(39.61±10.67)岁;机械通气时间(7.59±2.93) d。获取组氧合指数(450.37±67.79)mmHg,放弃组(338.49±116.15)mmHg(P=0.020)。获取组降钙素原中位数为0.195 ng/ml,放弃组为0.349 ng/ml(P=0.042)。结论氧合指数和降钙素原水平是决定供肺是否可以利用的独立影响因素。北京地区捐献供肺的前期维护相对成熟,供肺利用率高,值得在全国推广。

  • 标签: 肺移植 供肺 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医疗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也随之增加。然而医院在医疗风险法律防控和法律事务处理方面的能力却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法律事务需要。作者通过介绍在医院开展医疗风险法律防控的创新实践,对医疗法律事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动医院法律事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 标签: 医院,公立 医疗法律 律师顾问团队 医疗风险 法律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延缓老年人衰弱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原北京市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应用衰弱指数(FI)评价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衰弱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1 557名老年人,老年人FI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9(0.08),其中男性为0.08(0.07)、女性为0.10(0.08),女性FI值明显高于男性(Z=5.376,P=0.000),随增龄老年人FI值增大(H=329.698,P=0.000);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增龄、生理失能越严重、过去1年住过院、近3年住过院、对目前生活状态不满意的老年人FI值相对高(β’=0.082、0.236、0.336、0.065、0.089、0.193,均P<0.05),而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和睦、可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数多、参加集体组织活动的频率高、定期体检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FI值相对低(β’=-0.049、-0.052、-0.089、-0.047、-0.045、-0.219,均P<0.05),且生理失能对FI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龄及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结论以FI的方法评价中国老年人的衰弱情况及特性与国外研究类似,对于评价中国老年人的衰弱情况也适用;老年人衰弱状况除与自身的生理与疾病等内在因素有关外,同时与社会、心理、行为等这些可干预因素均有关,应采取针对相关因素的综合性措施延缓老年人衰弱的进程。

  • 标签: 衰弱 相关因素
  • 作者: 周月红 王克霞 石慧敏 王婧 朱留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党委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2218,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人力资源部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2218,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务管理部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2218,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教学部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2218
  • 简介:摘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作者介绍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构建现代医院治理体系的实践:医院成立了由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和清华大学共建共管的理事会;制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章程》统领规范决策、执行、监督运行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借鉴台湾长庚医疗体系的经验,建立医疗与管理分工协同治理的专业化、职业化管理模式和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等,以期为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医院,公立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治理体系 理事会 协同治理
  • 简介:摘要食管黏膜发生良恶性病变或较大损伤时,极易发生狭窄,如何防治食管狭窄,国内尚无内镜下规范化治疗的相关共识。202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联合组织全国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讨论,提出了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防治专家共识,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作用。本共识内容分为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狭窄预防、食管良性狭窄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治疗4个部分,共17条陈述建议。

  • 标签: 食管狭窄 预防措施 内镜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