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449条规定:一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刑法》的这一规定,通常被称为战时缓刑制度,它是对我国刑法中缓刑制度的一种补充。本文拟从军事司法实践的角度,对战时缓刑制度适用中的若干问题,略述管见。一战时缓刑制度的特点战时缓刑制度与缓刑制度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缓刑制度。这主要表现在:(1)适用于特定的时间,即在“战时”才能适用。所谓“战时”,即战争时期的简称。对什么是战时,《刑法》第451条规定:“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

  • 标签: 战时缓刑制度 立功表现 犯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缓刑考验期 原判刑罚
  • 简介:战时期大后方司法改革是国家战时司法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家为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司法改革措施,主要有司法经费统一改由国库负担,增设法院、完善战时司法组织体系,简化诉讼程序并设立实验地方法院进行实践,改进战时检察制度等。战时司法改革的面向是全国性的。但除少数法令法规专门针对战区外,大多数均在大后方先试先行,并得到较好的实施且取得明显的成效。

  • 标签: 抗战大后方 战时司法改革 司法经费统一 简化诉讼程序
  • 简介:参照我国普通缓刑制度的立法规定,基于战时戴罪立功制度的价值内涵考量,本文认为我国战时戴罪立功制度在立法技巧,适用范围,考察事项,法律后果,适用程序,执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立法空白或严重不足,亟待立法完善。

  • 标签: 战时 戴罪立功 立法完善
  • 简介: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电影法治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其中对电影审查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是仍有改进的空间。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大国和强国,其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特别是中美两国的电影审查(电影分级)制度很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角度予以深入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电影审查的法律制度和实践上,各有其特点和国情,但也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中国可以逐步分阶段从电影审查过渡到电影分级制度。

  • 标签: 电影审查 电影分级 中美比较 比较法研究
  • 简介:<正>一、应尽快制定电影版权法一部高质量的影片的基础是剧本,如果编剧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好剧本就无从谈起。目前,剧作者对保护版权(即著作权,下同)的呼声很高,因他们早已吃够了苦头。现在电影界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手段,抢到了剧本就拍,社会各界也任意地将他人之作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根本不把剧作者放在眼里,常常是事成之后都不打声招呼,更不提稿酬了。例如某剧作者已经

  • 标签: 电影制片厂 版权法 电影事业 高质量 立法 电影界
  • 简介:国家领土完整原则和人民自决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冷战后,自决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使之与分离权的联系日趋密切,在殖民主义之外,单方面分离权挑战国家领土完整原则。但包括分离权的自决原则并没有成为实在国际法规范。为避免这两项原则之间的对立冲突,应当使自决原则的适用受到领土完整原则的限制;而在国内,一国应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 标签: 国家领土完整原则 人民自决原则 当代国际法
  • 简介:抗日战争大后方司法改革,是南京国民政府自建立以来推行司法近代化改革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的特定时空下演进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战时司法的特色。以战时首都和陪都重庆为样本,梳理和复原抗战时期国家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及其在大后方的实施状况,尤其是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及其实践,探讨和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视阈下,大后方司法制度改革的理性与经验,以及战时司法的社会功能,无疑有助于弥补抗日战争史研究和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研究的薄弱环节。

  • 标签: 抗日战争大后方 司法改革 重庆 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