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对社区矫正的认知程度随着社区矫正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本文针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能对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社区矫正 问题 解决途径
  • 简介:上海市公安机关在实施现代警务机制战略中以新一轮社区警务改革为核心,形成了警种联动、警社合作、警民沟通、外部考评四大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加强实体及网上警务室建设、推进警社合作,引入外部考评机制方面为新时期密切警群联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社区警务 警社合作 外部考评
  • 简介:北京市于2003年7月1日在3个区县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同年12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到9个区县,2004年5月1日试点工作在全市18个区县全面铺开。截止2006年6月底,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1204名,解除矫正5819名,现有5385名,其中缓刑2788名,占51.8%;剥夺政治权利1494名,占27.7%;假释940名,占17.5%;暂予监外执行127名,占2.4%;管制36名,占0.6%。

  • 标签: 社区矫正 北京市 剥夺政治权利 暂予监外执行 试点范围 服刑人员
  • 简介:社区矫正,是指在社区对犯罪人执行刑罚、矫正犯罪人不良心理与行为的一种活动,它与监狱改造具有同样的性质,但又有很多不同于监狱的特点。应该说,迄今为止,人们对社区矫正的内涵、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乃至争议。目前,中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而首先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认识社区矫正,以什么样的理念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上海市 现状 不良心理 先进国家 犯罪人
  • 简介: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的更高需求,为人民提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新时代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在当前社区矫正立法紧锣密鼓进行的情况下,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对社区矫正立法问题研究,健全并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尤为重要。

  • 标签: 社区矫正制度 立法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刑罚执行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 机制改革
  • 简介:当前,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初步形成了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司法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予以参与的矫正工作格局,基本

  • 标签: 体系反思 反思重构 我国社区
  • 简介: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需要充分调动社区各类资源对罪犯加以教育改造,为罪犯提供正常途径接触社会,逐步规范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守法公民。罪犯能否在社区执行刑罚不宜由法院、公安机关或监狱等公权力机关单方面决定,而应当通过召集相关各方进行入矫听证。入矫听证是廓清国家与社会关系、动员社会矫正力量、整合社会矫正资源的需要;是规范试点实践、实现社会控制路径转换、达至通过社区矫正的社会控制的需要;也是准确裁判、实现刑罚效果最优化的需要。

  • 标签: 社区矫正 行刑社会化 听证 程序 人民矫正员
  • 简介: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凭借其促进罪犯更好回归社会的矫正效果,已成为当今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社区矫正概念、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社区矫正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发挥其监督职能,使社区矫正整个体系得到良好地运行。

  • 标签: 社区矫正 现状 检察监督 完善措施
  • 简介:社区矫正制度是中国在少年司法制度上的一项大胆的探索,对其建立的现实依据以及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是建立与完善统一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前提.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社区矫正 现实解读
  • 简介:律师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律师是律师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一种新探索。现就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开展社区律师工作的实践做法,作一些粗浅探讨。一、武汉市建立社区律师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社区律师制度是指司法行政部门为全市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定期、定点进驻到社区"法务工作室"或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帮助调解矛盾纠纷的一项制度。建立社区律师制度,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 标签: 社区居委会 律师工作 武汉市 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律师制度
  • 简介:社区矫正从2011年明确规定于我国《刑法》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不断改进和完善,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生效实施,对社区矫正相关制度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并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但从司法实践来看,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环节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通过对北京市某区检察院2013到2014年以来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监督工作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现状和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监督为两条主线,探究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交付执行检察监督。

  • 标签: 社区矫正 交付执行 检察监督 机制完善
  • 简介:如果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足够牢固,老人的情感需求被关注到,自身的价值被认同,那么老人就不会盲目地对外寻求替代,也不会被骗子钻了情感空子.

  • 标签: 指南 人防 老年 情感需求 老人
  • 简介:预付款消费,卡好办、钱难退,怎么办?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怎么管?共享单车只退押金不退余额,如何维权?6月1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率队赴浦东新区进行《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并对预付款消费、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共享经济服务新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三个议题进行听证。

  • 标签: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听证会 人大常委会主任 监督 社区 个人信息
  • 简介:社区警务这个概念引入中国以来,就引起我国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区警务是目前我国公安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对构建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基本内涵、可行性、出现的错误认识进行辩证分析,从而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途径.

  • 标签: 中国特色 社区警务 辩证 思考
  • 简介:吸毒人群的戒毒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多元干预手段环环相扣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吸毒人群戒毒的干预、康复和矫治工作,关键是将关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生理)、人格重塑、提升吸毒人群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家庭治疗(家庭支持)和社区戒毒、帮教(禁毒社会工作者帮扶)相结合,使每个环节无缝连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吸毒人群戒除毒瘾。因此,本研究就是要对“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本研究基于笔者在南京市关沙酮维持治疗中心完成的300份问卷调查和南京市秦淮区187位社区戒毒人员的问卷调查;基于对14位秦淮区禁毒社工,10位戒毒人员家属的个案访谈而开展。

  • 标签: 社区戒毒 模式 禁毒社工
  • 简介:<正>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为犯罪与刑罚的裁判机关,人民法院依法充分适用非监禁刑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对人民法院参与矫正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非监禁刑 刑罚制度 监管改造 暂予监外执行 教育改造
  • 简介:近日,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的社区矫正人员缪某给区检察院送去锦旗。原来,2013年缪某获假释后申清办理户籍,由于当年被告人姓名系缪的曾用名,加上派出所因搬迁等原因造成其户籍资料遗失,虽经司法局等多个部门出面协调,但仍无果。

  • 标签: 矫正人员 锦旗 社区 检察院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