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选取3~5年级学生163人,采用实验法探究材料类型、相关性对儿童学习判断及重学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三年级开始,儿童就能够监测到自己对于图片的记忆好于词对,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监测能力。儿童对于意义材料的学习判断准确性更高,并且对于同义材料的监测优于反义材料。(2)儿童对于答错项目分配的重学时间显著高于答对项目,证实了监测—控制模型(MC模型),元认知监测对于元认知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材料类型 相关性 学习判断 时间分配
  • 简介:学生的问题行为与自身一些不合理信念或观念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和认知发育的不成熟,他们在描述事件时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使问题变得复杂,这时需要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利于教育者准确地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积极归因,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本文借助学生问题行为引发冲突的三个具体案例阐述了具体谈话法的概念、应用原则与使用方法。

  • 标签: 具体谈话法 问题行为 校园暴力
  • 简介:作为班主任,偶尔会收到学生的一些“来信”,除了一些反映班级问题的报告类信件之外,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求助信了。应该说,有效处理好学生的咨询求助类信件,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信任、升华师生情感,使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本质效应;相反,处理不好可能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因此,对于学生的来信咨询求助我们必须做好一些准备,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下面笔者以一则住宿生的生活困惑焦虑案例介绍为例,谈谈处理学生的“求助信”的一些实践经验。

  • 标签: 求助信 宿舍生活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