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Excel2000是一个专门制作电子表格的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分析工具,利用Excel2000按台站高空探测报表高表-21的原始格式形式建立起台站的每月工作表和年度统计工作簿,并方便地在表、簿间引用,其工作表或工作簿的数据可以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和统计分析,不用编程便可简单地实现分类汇总、合并计算和排序等统计工作。

  • 标签: EXCEL2000 统计分析 高空探测 报表 应用 数学计算
  • 简介:随着信息科技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以及计算机美工设计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气象媒体开始使用美工设计来吸引公众的眼球,提升气象媒体的形象.文章根据内蒙古各气象媒体发展的现状,通过4个不同的方面探讨美工设计在气象媒体的运用情况.

  • 标签: 美工设计 气象媒体 动画
  • 简介: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电气设备以及那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电子设备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就是防护电涌过电压的一项重要措施。以104国道临海市青岭收费站的防雷设施改造工程为实例,通过分析收费站所处位置的雷击环境的恶劣程度,介绍工程的实施方案,重点阐述了电源SPD各项参数的选定过程和依据,以及SPD多年运行下来的实际检验效果。事实证明,正确配置安装的SPD是能够在恶劣的雷击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对减少雷电灾害和财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电涌保护器 SPD参数 雷击环境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前,信息通信系统现已配有110V/220V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交流停电后,这个直流系统是不断电的。将110V/220V直流电源系统引入通信中心机房,对通信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设备进行供电,一是110V/220V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DC—AC逆变电源模块的输入.交流220V供电输入和DC—AC逆变模块同时对中心网管系统和信息设备进行供电:二是110V/220V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通过负载均衡控制,合理地分配AC—DC整流模块和DC—DC电源模块的负载电流比例,保证所有电源模块处于有效的输出状态,交流停电时,全部的负载电流无损切换至DC—DC模块输出。交流停电后,由于110V/220V直流电源的不间断性。保障了通信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设备的供电连续性。

  • 标签: 直流不间断 负载均衡 逆变
  • 简介:针对格尔木市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现存状况,根据气象法律法规,分析格尔木市气象局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气象行政执法 问题 对策
  • 简介:文章利用2005年3月28~30日和4月26~30日极轨气象卫星NOAA-16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次的遥感监测数据,计算出可以反映地表热特性的土壤热惯量,制作出全区各盟市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产品图.并对图像进行拼接和增强等技术处理,然后对2005年春季内蒙古土壤墒情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干旱 遥感 土壤墒情 热惯量法
  • 简介: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结合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尝试建立西安24h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方法具有建模简单方便等特点,同时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温度和季节变化和数值预报模式的变化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与动力统计方法(MOS、PP等)相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卡尔曼滤波 数值预报产品 温度预报
  • 简介:从事过地面观测的气象人应该都不会对气压观测陌生,它是地面观测中最基本的观测项目之一,也是极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该要素观测值的精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各种要素的精度,因此提高气压观测的准确性,对每个台站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压观测 地面观测 气象要素 观测项目 观测值 台站
  • 简介:基于尺度站资料的气候监测业务系统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气候监测评价系统、气象灾害分析评价系统、气候分析评价系统所构成,具有数据处理、灾害监测、诊断分析、图形制作、分析产品自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用了全省密布的尺度站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进行开发,其工作流程符合省级气候业务和决策服务的需要,在实际业务对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等进行监测,监测时空精度及实时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中尺度 气候监测 业务系统
  • 简介:l概况应奥地利中央气象和地球动力研究所(ZAMG:ZentralAnstaltftirMe—teorologieundGeodynamik)数值预报中心(DepartmentofForecastingModels)邀请,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李跃清研究员、云南省气象局孙绩华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洪雄博士,于2014年1月7—12日访问了该数值预报中心,就山地科学观测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应用、复杂地形数值模式等问题与奥地利专家进行了研讨交流。

  • 标签: 奥地利 科技合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数值预报 高原气象
  • 简介:通过多年工作的体会加以总结和分析,以揭示探空值班过程,时常发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和避免。

  • 标签: 探空 问题 解决技巧
  • 简介:选取一组气象要素为数据源,分别利用Excel2007和SPSS17.0进行通径分析计算和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xcel2007通径分析实现步骤较为复杂,SPSS17.0实现通径分析简单快捷,且可直接得到最优回归方程和直接通径系数。两者在作统计分析前都要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析结果要进行显著性检验,直至回归方程各变量检验均为显著水平为止,最优的路径选择由决策系数决定。

  • 标签: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EXCEL2007 SPSS17.0
  • 简介:静止卫星规模利用站处理系统简介夏巧利(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系统功能及特点“静止卫星规模利用站处理系统”是接收、处理日本GMS卫星数据和我国FY一2卫星数据的实时业务系统,具有处理GMS一4卫星两个通道(红外、可见光)、GMS一5卫星...

  • 标签: 中规模利用站 静止卫星 处理系统 批作业 卫星数据 原始图像
  • 简介:2006年夏季(6-8月),中国降水主要分布型态为南方多雨。北方少雨,华南大部地区是主要多雨区。长江流域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特别是川东盆地遭遇了严重的高温热浪和伏旱袭击,而华南、江南等地又受到强台风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2006年夏季降水趋势预测成败的原因,提出了目前我国短期气候预测存在的一些问题。

  • 标签: 降水预测 青藏高原 东亚季风 台风 问题
  • 简介:在利用气候模式做未来几十年的气候预估,一般只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难以考虑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影响,这是由于其变化难以预测和预估.但是,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来源,并且观测表明太阳是一个可变的星球,因此太阳活动在未来气候预估是很重要的外强迫[1-3].近年有些研究[4-9]进一步考虑太阳活动的太阳黑子11年周期对气候的影响并试图在未来的预估中加入.本文对太阳黑子11年周期在多年代气候预估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作用 气候预估
  • 简介:1引言T42资料是中央气象台转发的H500hPa、H100hPa,5X5的格点资料,资料按候、旬、月的格式按日分别分发,计算机未组网前靠人工挑选,输入磁盘得到旬、月资料,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工作强度大,差错率大,给进一步应用候、日资料带来了诸多不便。1993年省气象台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从网络系统可以得到完整的T42资料,通过对T42资料的分析,编写了一套处理T42资料的应用程序,通过近一年的试运行,效果比较理想,达到了快速、准确、灵活、实用、方便的设计要求,现将T42资料的程序介绍如下。

  • 标签: 计算机网络系统 格点资料 应用程序 效果比较 气象台 差错率
  • 简介:1防雷行政管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陕西防雷工作起步于1989年,十几年来,历经坎坷,不断发展壮大。防雷工作的内容由最初单纯的检测技术服务,逐步扩大为雷电技术防护、雷电预警预报、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以及行政许可等,防雷社会管理由最初与公安、劳动、保险等部门合作借力发展,发展到现在运用法律独立行使管理职能,防雷社会管理工作的地位由过去从属地位发展到成为行业管理主体,防雷社会管理工作机构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全省各级防雷管理机构规范设置,执法工作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得到快速发展。

  • 标签: 防雷工作 社会管理 陕西 雷击风险评估 管理工作 行政许可
  • 简介:文章通过一段气象节目制作的实例,浅析了气象影视节目制作各种主要设备的综合使用及切换台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

  • 标签: 切换台 非线性编辑 灯光 编辑软件
  • 简介:电子公告牌(BuletinBoardSystem),简称BBS。其技术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BBS是计算机连网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一种计算机通讯格局。近年来,商业和业余BBS台站发展很快,主要用于技术性的信息交流及进行产品的...

  • 标签: 远程终端 文件区 压缩格式 专业服务 检测调制解调器 配置文件
  • 简介:适应气候变化在国际公约谈判及国内适应实践成为重要的关注内容,明晰适应相关的术语含义具有科学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比较适应相关术语认为,适应是行为方式或对策措施的界定,可不需量化数据支持;适应能力需有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产生量化性评价结果;适应性更偏重于能力属性,其基本结论是有或无、强或弱的判断,在适应性有量化结论支持或明确强弱确定时则等同于适应能力。脆弱性评价,暴露度体现主体对象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处境概况,敏感性表明气候变化对主体对象的影响,适应能力则是经济资本、自然资源、技术水平、社会保障四大要素的综合评价,各要素涵盖的具体指标需要酌情依据适应主体属性予以判别和遴选。适应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管理在主体范畴、驱动因子、行动目的上有所区别,但两者共同关注提高对气候变化/气候灾害风险的抵御、承受、恢复能力,以降低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

  • 标签: 适应 敏感性 脆弱性 复原力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