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的单组观察性研究,入选2021年3至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外科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的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评估后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人工瓣膜植入后立即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和峰值流速,计算即刻器械成功率。即刻器械成功定义为:(1)器械成功进入血管入路、被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2)植入瓣膜达到预期的疗效,即手术结束时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2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主动脉瓣最大流速<3 m/s,且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术后30 d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致残性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8.1±6.3)岁,其中男性8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10例。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器械的输送、释放和植入,输送系统成功撤出体外。术后即刻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为(7.55±4.08)mmHg,峰值流速为(1.78±0.44)m/s,与术前相比平均跨瓣压差以及峰值流速均下降(P均<0.05)。无严重的人工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11例(11/11)患者均达到即刻器械成功。术后30 d,1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瓣平均压差为(9.45±5.07)mmHg,峰值流速为(2.05±0.42)m/s,均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对于中国人群中传统手术高风险或不适合常规外科手术,且为传统内科治疗无法逆转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Prizvalve®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一种可行的、相对安全的方法,可进一步开展第2阶段的临床研究。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球扩式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ERCP手术病患采取心理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其对病患负面情绪、治疗效果等的影响。方法:从自2018年1月至11月进行ERCP手术病患中,随机选择80例,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病患在SAS、SDS评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即P>0.05,干预后,两组病患在SAS、SDS评分方面均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含义,即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含义,即P<0.05。结论: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ERCP手术病患采取心理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病患的SAS、SDS评分降低趋势较为明显,可以明显减少ERCP手术给病患带来的负面情绪,治疗效果较为良好,极大提高病患的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情绪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肌张力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ABA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6%)高于对照组(77.47%)(χ2=6.762,P<0.05);观察组肌张力恢复时间[(7.68±1.29)d]、反射恢复时间[(6.83±1.20)d]、意识恢复时间[(8.34±1.54)d]均短于对照组[(10.25±2.31)d、(9.17±1.86)d、(10.53±1.08)d](t=8.185、8.908、9.81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ABA评分[(40.37±0.65)分]高于对照组[(37.16±0.93)分](t=23.838,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26.37±4.25)pg/L]、IL-1β[(16.74±3.24)ng/L]、MMP-2[(78.39±16.57)μg/L]、TIMP-1[(179.32±17.65)ng/mL]和NSE[(13.52±2.19)μg/L]均低于对照组[(53.21±7.39)pg/L、(28.93±5.64)ng/L、(97.42±12.63)μg/L、(238.63±28.42)ng/mL、(21.43±2.89)μg/L](t=26.529、15.792、7.696、14.938、18.381,均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疗效良好,可降低血清TNF-α、IL-1β、MMP-2、TIMP-1和NSE水平,改善患儿神经行为功能。

  • 标签: 颅内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各4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阿卡波糖,以此促使患者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都能有所恢复,患者身心负担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肥胖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