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9例子宫壁间妊娠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重点是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加强心理护理,保证特殊药物正确使用,术后密切注意HCG的下降情况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和护理,9例患者治疗经过顺利,均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壁间妊娠  异位妊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皮瓣长22~30(24.5±0.8)cm,皮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皮瓣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蒂腹直皮瓣联合对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皮瓣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皮瓣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观察皮瓣运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皮瓣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皮瓣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皮瓣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腹直肌皮瓣 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1例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眼外麻痹(CEPO)的成人发病型张力障碍患者就诊于内分泌科,患者既往自10岁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上眼睑下垂,左眼为著,并呈进行性加重,临床诊断CEPO,但行线粒体全基因测序发现A3796G错义突变,故明确诊断为成人发病型张力障碍,予以降糖及改善代谢治疗。线粒体复合体ND1亚基的A3796G突变导致“眼睑痉挛”张力障碍者较为少见,需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

  • 标签: 张力障碍 眼肌麻痹,慢性进行性外侧 糖尿病 线粒体肌病
  • 作者: 张德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安院区 厦门市第三医院  妇产科    361100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福建省某三级医院妇产科的产妇12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干预组(早期盆底康复训练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评估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及自我效能得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及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高,但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情况,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 盆底肌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单一盆底训练与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产妇盆底力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足月妊娠分娩的产妇,经与患者详细讲述病情和治疗方法后,征求患者意见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行单一盆底训练即Kegel运动;观察组33例行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漏尿量、盆底力、尿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漏尿量、盆底力和尿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漏尿量、盆底力和尿动力学康复效果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训练可以改善盆底力,改善漏尿和尿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比单一盆底训练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脑瘫患儿膝过伸的治疗中运用生物电反馈联合内效贴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瘫膝过伸患儿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抽签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为研究组实施生物电反馈联合内效贴治疗,均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对比患儿膝过伸角度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膝过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膝过伸患儿接受生物电反馈联合内效贴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运动疗法,患儿膝过伸角度得到有效缩小,粗大运动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脑瘫 膝过伸 生物肌电反馈 肌内效贴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和末梢对儿童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74例儿童采血资料,其中43例儿童为静脉采血,另31例儿童为末梢采血,比较两种检测方式检测结果。结果:儿童静脉采血血常规检验中MCH、MCHC、MCV水平与末梢血常规检验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采血方式下PLT、RBC、WBC、Hb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静脉采血相比于末梢采血血常规检验准确率更高,为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尽量选择静脉采血方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末梢与静脉在血细胞检验结果中的作用。方法:挑选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接收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采集方法将新生儿划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抽取静脉,对照组抽取末梢,对比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PLT、HCT、HGB、RBC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细胞WBC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比末梢在血细胞检验结果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提供准确数据。

  • 标签: 新生儿 末梢血 静脉血 血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腹直鞘和低位前锯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1-2022.12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镇痛,观察组采取低位前锯复合腹直鞘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鞘和低位前锯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直肌鞘 前锯肌阻滞 肝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下斜减弱术对先天性上斜麻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特别关注三个月术后的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01-2023.01,4年内收治的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a(20例,下斜部分切断切除术)、对照组b(20例,下斜后移术)和观察组c(20例,下斜转位术)。对三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下斜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术后三个月的短期观察中。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作用显著,针对垂直角度大于15三棱镜度患者,下斜转位术在歪头改善和眼位改善方面表现出最显著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羊水过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随机分为参照组(能量合剂治疗)、研究组(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治疗),各3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分娩时≥37周率高于参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

  • 标签: 羊水过少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右旋糖酐 羊水指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