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医推拿联合艾灸对于小儿腹泻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126例患儿实施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63例患儿。常规组患儿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患儿应用中医推拿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止泻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腹泻过程中应用中医推拿联合艾灸的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

  • 标签: 小儿腹泻 中医推拿 艾灸 抗生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脾虚型中风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中风后腹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6天。比较治疗后第3天、第6天两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量、腹胀的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脾虚型中风后腹泻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艾灸 脾虚 中风 腹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2月 本 诊所收治的(54例 )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 27例,对观察组给予 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桂枝茯苓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激素水平(FSH、 LH、 P、 E2)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激素水平( FSH、 LH、 P、 E2) 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激素水平更低(P<0.05)。结论:应用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能够降低患者的激素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子宫肌瘤中应用。

  • 标签: 桂枝茯苓汤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艾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艾灸联合西药在腰肌劳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采用针刺、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方法和常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0.16%要远远高于对照组75.41%,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艾灸联合西药治疗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腰肌劳损患者病痛,并促进患者腰部损伤组织的修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艾灸 西药 腰肌劳损
  • 简介:摘要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将收集到的168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社康中心收治的62例患儿,进行此次研究,选择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1例。给予联合组常规治疗,联合组实施艾灸+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体治疗有效率,联合组较参照组高,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艾灸 小儿推拿 风寒感冒
  • 简介:【摘要】面神经炎是由面神经(NF)的周围神经元损伤所引起,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面神经炎最为常见,约占患病总人数的 75%。面神经炎的年发病率为 0.11%至 0.4%。常见于 30 至 50 岁和 60 至 70 岁两个年龄阶段。除了出现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功能障碍外,它还可能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干眼症、充血、发音和吞咽功能障碍。在西医中,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面神经减压、面神经吻合术和其他疗法来治疗面 神经炎。中医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穴位埋线。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手段、艾灸治疗等三个方面入手,对艾灸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 标签: 艾灸 面神经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40例和观察组(针刺+艾灸)43例。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可显著缓解患者颈痛,降低复发率,且具有疗效、安全性高的优点。

  • 标签: 针刺 艾灸 颈椎病 临床疗效 安全
  • 简介: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科就诊的60例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3.3%.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波治疗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临床疗效确切,二者合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超短波 艾灸 颈椎病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晓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5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1年 第12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500
  • 简介:目的:探析面瘫患者接受艾灸联合手指点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室在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对接收的90例面瘫患者进行研究,经数字表法分组,采取艾灸治疗的45例患者选为对照组,采取艾灸联合手指点穴治疗的45例患者选为观察组。结果 经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43(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瘫患者接受艾灸联合手指点穴治疗,疗效明显更强。

  • 标签: 面瘫;艾灸;手指点穴;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艾灸治疗护理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1年4月-2022年10月,将我院9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艾灸治疗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治疗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护理前,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日间功能评分指标、催眠药物评分指标、入睡时间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睡眠效率评分指标,以及睡眠时间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护理后,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日间功能评分指标、催眠药物评分指标、入睡时间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睡眠效率评分指标,以及睡眠时间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失眠症患者实施艾灸治疗护理,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失眠症患者 常规治疗护理 艾灸治疗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和艾灸的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疗法的同时加入艾灸疗法实施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艾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艾灸 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2015 年 6 月 ~2017 年 6 月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 140 例 中风后尿失禁 的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0 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 ;观察组实施中医艾灸联合西医 治疗 。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实施 中医艾灸联合西医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自行控制小便情况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4.2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86% ( P < 0.05 )。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5.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14% ( P < 0.05 )。 结论 实施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 值得在 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与 推广。 【关键词】艾灸治疗 ;中风;尿失禁;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应用于压疮患者效果。方法将80例Ⅱ、Ⅲ期脑卒中后出现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腧穴热敏化艾灸。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脑卒中后压疮愈合。

  • 标签: 腧穴热敏化 脑卒中 压疮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