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求足彻底治愈的最佳途径。方法将临床已确诊的足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①特比萘芬试验组。②伊曲康唑试验组。③氟康唑试验组。④咪康唑霜试验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求从治疗之日起采取预防真菌再感染的措施,如更换新鞋、袜及鞋垫,不与他人共用浴具等生活用品。对照组除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其他无特殊要求。结果4个试验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分别比4个对照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各提高27.1%、24.8%、26.6%、25.5%,经统计学处理,各组的x^2值均〉3.84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皮损周围真菌的生存环境,是足彻底治愈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足癣 治疗 环境
  • 作者: 刘光毓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西昌市人民医院四川西昌615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5-01牛皮癣也被称作是银屑病,这种病症的发生不仅会给人的身体在成一定的伤害,还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因此,需要对牛皮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强对于牛皮癣的防治,这对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很大帮助。1牛皮癣的简单介绍牛皮癣主要指的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表现为炎性红色丘疹,大约有绿豆大小的现状,之后就会逐渐扩张,进而形成棕红色斑块,在其附近有炎性红晕,在皮肤表面有很多层灰白色的鳞屑,如果将鳞屑轻轻除去,可能就会产生淡红色的并且发亮的薄膜,被称作是薄膜现象。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病,可能会经常发作。对于很多患者看来说,牛皮癣在冬天的病情要比夏天严重,只有少数患者是相反的。牛皮癣病情可以分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进行期主要是指患者可能会在患病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皮疹出现,而之前旧的皮疹也在不断发展,形状也在扩大,鳞屑变得越来越厚,炎症也在加重,会有很明显的痒,让人不由自主想去瘙痒,患者的皮肤的敏感性也变高。静止期主要是指患者没有出现新的皮疹,但是,旧的皮疹却依然没有消失。退行期主要是指患者的炎症慢慢开始消退,身体上的鳞屑也变少,皮疹变小并且变得平整,皮肤周围会出现浅色晕,牛皮癣到最后,患者的皮肤上会留下一些暂时性色素,这些色素会在皮肤上沉着。2牛皮癣发病的病因是什么?牛皮癣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免疫因素、遗传、内分泌、感染、药物因素、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由于发病原因比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3牛皮癣的治疗牛皮癣的治疗可以将其分为不同阶段。对于轻度牛皮癣患者来说,皮肤损伤占整个皮肤的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果牛皮癣是中度与特别严重的情况,就可以使用联合疗法进行治疗3.1药物治疗外用药。轻度牛皮癣使用的外用药物有焦油制剂、糖皮质激素类等,比较经常用到的焦油制剂包括糠馏油、煤焦油、松馏油、黑豆馏油等,使用这些药物的浓度一般为百分之五,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在牛皮癣发生的部位进行外涂,也可以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全面治疗,这种治疗针对头皮银屑病、慢性稳定性银屑病、掌跖银屑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是孕妇,特别是只有三个月的孕妇。这种方法需要禁止使用,部分有毛囊炎的患者与痤疮比较严重的患者也不可以使用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各种非法小广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因其久治不愈,被群众戏称为"城市牛皮".对于"城市牛皮"大家既感到深恶痛绝又感到十分头痛,如最近报刊就报导了约20个制造城市"牛皮"团伙兴风作浪,以很小的成本就搞得厦门市劳民伤财的事实,为了迎接200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厦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城市牛皮"专项治理工作,全市的12条"三乱"整治示范街和马拉松赛道让人眼前一亮.

  • 标签: 城市管理 “牛皮癣” 非法小广告 药剂清洗 近似色覆盖
  • 简介:有两件关于城市“牛皮”的事情。笔者安装空调,需要请人在墙壁上打孔。依照习惯,笔者首先想到了楼梯口墙面上到处乱写的“专业打孔”小广告。可是下楼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张小广告,

  • 标签: “牛皮癣” 机会成本 广告 城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虚假大学现象也是一种"病",有病就得治。在现阶段,根治首先需要主管部门的重视,有重视才可能有宣传、监管和查漏补缺的机制,以及对相关法规的反思和完善。高考在即,民间机构"上大学网"最新公布了73所虚假大学。2013

  • 标签: 民间机构 查漏 假文凭 钓鱼网站 野火烧不尽 网络诈骗
  • 简介:摘要阐述嗜脂性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浅表真菌性皮肤病花斑前期的中西医治疗成常态化的现状,指出花斑引起的皮肤色素改变及恢复的研究有待深入。

  • 标签: 花斑癣 中医 西医 联合 治疗近展
  • 简介:是皮肤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中医称之为“脚湿气”。近年来中医治疗足疗效明显,取得一定进展。该文就有关中医外治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概述。

  • 标签: 足癣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花斑的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方法。方法对84例花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联合治疗花斑,总有效率达92.9%。结论花斑是由球形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角质层浅表性慢性真菌病,好发于青壮年,早期诊断,及时、规则、全程使用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花斑癣 马拉色菌
  • 作者: 赵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济南市民族医院山东济南250012)【摘要】牛皮癣是一种十分难治愈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山东省立医院老中医刘纪明主任医师在诊治牛皮癣方面有独到的经验,以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为主,通过刺激经络,调整内在脏腑状态,运用司外而揣内辩证法治疗疾病。上述研究中,针对牛皮癣患者采用刘纪明针刺进行治疗,同时笔者有幸跟随刘老学习,对其牛皮癣的治疗略有所得,特总结如下:【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237-01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因状如牛领之皮而得名,中医称为“白疕”。是由风寒湿邪阻滞皮肤或素体血热炽盛,久蕴生风化燥,皮肤失养则出现层层白屑;瘀血阻络或血热炽盛,迫血妄行则有点状出血现象。临床早期表现为皮损颜色鲜红,病程日久,皮损顽固不退,肥厚粗糙,变为淡红色,其上鳞屑附着紧密。患者阵发性瘙痒,因搔抓而致皮肤苔癣化,加速皮损程度。1病例资料李某,男,29岁,职员,2型糖尿病病史。平素嗜食肥甘厚味及寒饮,2年前,背部及大腿内侧出现红色丘疹,后逐渐扩大成块。曾接受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发病初期患者后背部、双上肢外侧,双大腿前侧、外侧,满布棕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干燥的银白色鳞屑,局部干裂出血,瘙痒明显,反复发作。试用多种方法不效,遂来诊,诊时刻见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余症同前。刘老认为该病人风寒湿邪阻滞皮肤,致肌肤失于濡养而起病。患者体质尚可,治疗以祛邪为主,久病多虚,佐以扶正。2治疗方法初诊方药以土茯苓15g,防风10g,连翘15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徐长卿15g,党参15g,甘草9g,400ml水煎服。日一剂。14剂后上方加白茅根15g,继服14剂。治疗期间配合口服维生素C片4片,每日三次,以促进皮肤愈合[1]。针灸治疗处方:鸠尾、关元点刺,不留针。风池、大柱、夹脊穴、血海、百虫窝、委中、承山、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外关、合谷,均双侧取穴。配合疏密波电针治疗,留针30分钟。针刺时并用艾条在后背皮损处熏灸。隔日治疗一次,如此治疗3月,病情控制,皮损面积逐渐缩小,病变处皮肤变薄,残留暗色色素沉着。随诊一年,未复发。3体会目前,我国对于牛皮癣的临床症状已具有较多的研究,同时取得较好的成效,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牛皮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择90例牛皮患者,其均为我院收治的病例,以随机方式将以上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实施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高,且和对照组差异显著,前者为97.78%,后者为73.33%,数据比较差异为P<0.05。结论中医治疗牛皮的效果好于常规西医治疗,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 牛皮癣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治疗手足,方法采用来苏儿溶液泡脚治疗,根据病人自身情况,最好每晚坚持此种方法进行治疗20次左右。

  • 标签: 手足癣
  • 简介:在临床中应用中药净散药液浸泡治疗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探讨其治疗足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试管内药基法研究了中药净散抗真菌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 癣净散 真菌 足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手、足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4例手足并发感染的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致病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手足并发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搔抓习惯、洗手次数、手足病史等是引发手足并发感染的主要因素。224例手足并发感染的患者中,治愈的有141例,显效53例,有效29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2.9%,总有效率为99.6%。主要致病菌依次为红色毛菌、须菌、絮状表皮菌、紫色毛菌。结论在手足并发感染的患者中,大多数由于搔抓习惯导致不同部位的致病菌传播,手、足均是由致病菌在手部与足部之间的相互传染引起的,是皮肤菌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在对其治疗方面,需要针对不同致病菌引起的手足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并改变患者搔抓习惯,以便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 标签: 手足癣 并发感染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