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疾病的防治实践中去的一门科学。在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时,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增多,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另外,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上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过去的单纯生物一医学模式已发展到今天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而研究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认识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如何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是皮肤科工作者今后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研究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身健康,对皮肤病患者保健、养生和疾病的治疗、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皮肤病 心理分析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近十余年来,激光美容医学大规模开展,已成为治疗色素性皮肤疾病、血管瘤、血管畸形、多毛症、不良文身以及嫩肤除皱等美容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或首选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只有对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患者辅以合理的临床护理,特别是加强术后防晒护理,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 标签: 皮肤激光美容 防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微波疗法用于皮肤性病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皮肤性病患者微波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治疗分级。结果寻常疣、睑黄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皮肤纤维瘤、皮下囊肿、鸡眼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100%、100%、960%、900%、100%、100%,各类皮肤性病治疗效果满意,皮肤纤维瘤、尖锐湿疣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P<005)。110例患者中98例一次治愈,8例二次治愈,4例三次治愈,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绝大多数患者可一次治愈(P<005)。本组患者术后均褪尽瘢痕,美观性良好。结论微波疗法用于皮肤性病临床治疗有满意的综合疗效,患者一次治愈率高,安全美观。

  • 标签: 微波 皮肤性病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0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泌尿造口后的造口周边皮肤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行泌尿造口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泌尿造口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定期回访,记录患者术后造口皮肤炎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及造口知识宣讲后,仅发生1例造口组织黏膜分离,1例造口周围皮肤感染炎症,1例出现尿路感染,造口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通过制定合理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糖尿病泌尿造口术后护理方案,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感染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 泌尿造口 皮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坑道兵易患真菌性皮肤病的原因及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卫生队收治的46例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诊治、预防及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总结。结论对于坑道兵所患真菌性皮肤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官兵个人卫生健康教育,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坑道兵 真菌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 诊疗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大气污染是指当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达到对人体的环境造成破坏时的空气质量。其中pm10、pm2.5、臭氧、氮氢化物、硫氧化物及碳氧化物是评估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全球约有370万人由于空气污染而死亡。大气污染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人体的皮肤作为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因而极易受外界机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故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

  • 标签: 空气污染 湿疹 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饮食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腋窝皮肤横形皱襞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对87例腋臭患者,采用腋窝皮肤横形皱襞1~2个长2.5~3cm切口,浅筋膜层分离并掀起皮瓣,直视下修剪去除大汗腺组织并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形成超薄皮瓣的方法治疗腋臭。结果除2例患者约2mm宽皮缘轻微裂开、1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外,其余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均无血肿、积液、感染、伤口裂开、皮瓣坏死等发生。随诊6~12月,全部患者双侧腋窝无异味残留,腋毛明显减少,外观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腋窝皮肤横形皱襞切口直视下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安全而有效的腋臭治疗方法。

  • 标签: 腋臭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患者患糖尿病多年,因服用有中药蜈蚣的中药汤剂致皮肤严重过敏及脱发,症状严重,预后缓慢,提请临床注意。

  • 标签: 蜈蚣/副作用 药疹/病因学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不明,发病年龄为20~40岁,男性略多见,好发于躯干和下肢皮肤[1]。其发生于乳腺皮肤时,临床容易误诊。现将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 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目的:克隆培养SD大鼠皮肤真皮多能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以期为组织工程再生牙齿探寻一种可靠的成体干细胞.方法:采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出生1d的SD仔鼠掌趾部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并对其进行分子标志分析.结果:培养获得的SD大鼠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7株单克隆来源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较高的细胞群体倍增能力;同时,这部分细胞高表达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44和CD90;成骨诱导后可形成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后可见细胞内出现脂滴.结论:利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可获得具有类似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真皮多能干细胞.本实验成功培养并获得了单克隆来源的真皮多能干细胞,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皮肤 真皮 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随着对免疫机理不断深入的认识,口腔与全身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现就超敏反应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5类口腔与皮肤共患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并对这5类疾病的指导性诊疗建议进行论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 标签: 口腔 皮肤 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3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基础疾病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在3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中单纯性皮肤瘙痒患者180例,内服药物引起的皮肤瘙痒患者40例,原发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患者80例。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患者的病因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同时要做到合理的用药,避免药物引起的皮肤瘙痒,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活力细胞对改善皮肤细胞活性的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自体活力细胞技术配合高浓度生长因子,对照组给予电针透刺法。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部位皱纹评分比较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活力细胞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皮肤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 标签: 无创焕颜术 皮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帮助。方法2014年6月-2015年5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各4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皮肤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2组糖尿病足、化脓性感染、水疱病、瘙痒等皮肤损伤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皮肤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皮肤护理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皮肤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提出皮肤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了4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预防的预防控制门诊皮肤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门诊皮肤科 相关因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病理皮肤患者已达4亿,尤其是偏远村镇占了6~7成,青少年儿童患病不容忽视。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住院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求得到身体上的护理,还希望自身的担忧、焦虑等心理状态,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这就要求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变患者对医院的陌生和恐惧感。患者对自己疾病好转信心明显提高,也消除了性病患者自卑、紧张的心理,能面对现实,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临床中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是药物不能替代的,今后在工作中要继续创新,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皮肤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 标签: 皮肤病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时对比红光照射联合传统药物外敷和单纯药物外敷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红光照射联合传统药物外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传统药物外敷治疗,分别对慢性皮肤溃疡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传统药物外敷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红光照射 皮肤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