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100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治疗,比较两组患牙的治疗效果和6~1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一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经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治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率为88.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治疗急性牙髓炎便捷、高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必兰麻在管内麻醉拔除根髓时的止痛疗效。方法采用必兰麻管内注射法作为实验组;2%盐酸利多卡因管内注射法为对照组。对于两组的止痛效果分别按数进行统计,0级、Ⅰ级、Ⅱ级合计为有效,统计出有效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必兰麻管内注射法对残髓的麻醉有较好的临床止痛效果。

  • 标签: 必兰麻 残髓 根管内注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牙外伤性冠折露髓采用一次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外伤致前牙冠折露髓的符合治疗指征的80例患者12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颗。实验组行一次性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年后观察疗效。结果经一年后观察,两组患牙根治疗后疗效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从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简化治疗过程的角度看,一次性治疗用于前牙外伤性冠折露髓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前牙外伤 冠折露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管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一次性治疗的观察组(36例)与采用常规多次治疗的对照组(36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一次性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疼痛率为38.89%;常规多次治疗的对照组治疗1周后,疼痛率为55.56%。观察组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4.44%,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5.00%,两组治疗一年后手术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一次性与常规多次治疗相比,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更为显著,有效缓解疼痛,提升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管 多次根管 隐裂性牙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收治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传统多次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进行治疗,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牙髓炎患者(P<0.05)。结论给予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一次根管治疗术,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传统多次根管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根管治疗术式治疗后,观察组44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5.45%,对照组44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6.36%,组间疗效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定向实施一次根管治疗术,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相比多次根管治疗术,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隐裂性牙髓炎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0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根管治疗术后填充程度差异分成超填组、适填组和欠填组,观察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发生率。结果超填组、适填组和欠填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41.7%、86.7%和40.0%,治疗后痛疼发生率分别为43.8%、8.1%和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填充对牙体牙髓病有不同疗效,适填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有效率最高且疼痛发生率最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根管填充 牙体牙髓病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预备方法对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24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步退技术进行预备,B组患者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预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19.35%,满意率为88.71%;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6.45%,满意率为98.39%。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预备有助于降低约诊间痛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根管治疗 根管预备 约诊间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就诊者10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填充程度将其分成3组,将填充适量的60例就诊者分成适量组,将填充超量的22例就诊者分成超量组,将填充不足量的20例就诊者分成不足量组,对比3组在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及疗效。结果适量组、超量组、不足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77.27%、50.00%,适量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适量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其他两组;适量组、超量组、不足量组的疼痛率分别为6.67%、45.45%、45.00%,适量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适量组在疼痛率方面优于超量组、不足量组。结论对选择不同的填充程度会对牙体牙髓的治疗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对比,适当填充取得的疗效最优,且可控制治疗后发生疼痛的几率,临床上应尽量选择适当填充的方式。

  • 标签: 填充程度 不同根管 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70例,依据患者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当做参照组,接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当做实验组,最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比参照组,实验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可知,实验组和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应用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髓炎患者接受一次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医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来划分成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中的患者均接受分次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一次性治疗。待治疗一段时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检测指标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术后2d的VAS评分、GI评分以及术后继发感染率均比较低,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牙髓炎患者行一次性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继发感染发生率,缓解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临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