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耶肺孢子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154例PJ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预后情况,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1例)与存活组(103例),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54例PJP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53.7±14.8)岁。其中,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占85.7%(132/154),肾脏疾病患者27.9%(43/154),结缔组织病患者33.1%(51/154)。临床症状方面,发热81.8%(126/154),咳嗽59.7%(92/154),呼吸困难52.6%(81/154)。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LDH)561.0(434.3,749.0)IU/L,91.3%(95/104)患者LDH 升高;CD4+T淋巴细胞<400个/μl和<200个/μl的患者分别占88.0%(95/108)和57.4%(62/108);74.4%(67/90)PJP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BG)>100.0 ng/L。影像学检查,CT检查90%(117/130)患者可见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网格影。死亡组患者LDH 690.5(528.8,932.3)IU/L,高于存活组502.5(381.8,657.0)IU/L(Z=-3.375,P=0.001);死亡组的白细胞计数9.8(5.8,12.6)×109/L高于存活组的7.3(5.0,10.1)×109/L(Z=-2.392,P=0.017);死亡组淋巴细胞比例5.3(3.2,9.3)%,低于存活组9.6(5.6,17.2)%(Z=-3.262,P=0.001);死亡组年龄(69.8±14.5)岁,高于存活组(50.6±14.0)岁(t=-3.756,P=0.001);死亡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均值(64.8±17.7)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存活组(73.2±20.5)mmHg(t=2.345,P=0.021);死亡组患者合并细菌/曲霉菌感染为55.1%(27/51),高于存活组21.5%(22/103)(χ2=15.372,P=0.001)。结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易发生PJP;CD4+T淋巴细胞、LDH、BG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PJP的重要参考指标;年龄、LDH、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动脉氧分压及是否合并细菌和/或曲霉感染与PJP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乳酸脱氢酶类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1,3)-β-D葡聚糖试验
  • 简介:摘要沙门是革兰氏阴性,导致伤寒及胃肠炎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病原。沙门通过自身的毒力基因编码一系列的毒力因子以达到其感染宿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沙门的致病机理,目前已经建立鼠,牛,线虫等动物模型。通过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沙门主要利用其毒力岛1和毒力岛2编码的三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促进沙门入侵宿主细胞,并有助于其在宿主细胞的存活和复制。另一方面,宿主的遗传学和抵抗力也影响沙门感染的易感性。本文主要关注沙门感染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沙门比对试验的检验分析。方法选择鼠甲型副伤寒沙门及伤寒沙门分别与检验中常见的其他物种肠杆菌属细菌组合成染虾仁模拟样品十组,根据现有的检验标准GB4-2010、GB4789.4进行沙门检验。结果十组样品均检验出干扰及沙门,检验结果准确。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与沙门属A-F多价O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反应;粘质沙雷可抑制鼠伤寒沙门的硫化氢反应;甲型副伤寒沙门出现轻微的产H2S现象;培养48小时后BS平板才能观察到显著的菌落特征。结论培养中发现的检测技术问题应用于动物、动物产品、水产品的沙门等肠杆菌属检验中,具有较佳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血清学 H2S 平板 肠杆菌属细菌 沙门氏菌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十堰地区加德纳(GV)感染途径的调查分析,以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578例女性,按其居住地分为2组:A组(城区)345例;B(乡镇)233例。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再从商品清洗液的使用、豢养宠物和性伴多少3个方面随机询问调查55例。结果:细胞学:A组:CⅡ344例,99.7%,CⅢ1例0.3%;B组CII231例,99.1%,CIII1例,0.9%,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V阳性率:A组:86例(86/345)24.9%,B组,35例(35/233)1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①清洁液使用:A组(27/30)90.0%,B组(6/25)24.0%,P〈0.0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豢养宠物:A组(7/30)23.3%,B组(1/2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性伴调查:A组8例(8/30)26.7%,B组,1例(1/2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妇女GV感染与商品清洗液的使用、豢养宠物和性伴多少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加德纳氏菌 线索细胞 细胞学检查 生活习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农民。左下肢皮肤瘢痕、斑块11a。11a前,不慎跌倒擦伤左膝下方皮肤,局部溃烂长期不愈。口服抗生素,外用碘伏,红霉素软膏治疗后无效,当地医院按真菌感染先后予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不规则治疗,期间皮损大部分愈合形成瘢痕。其后瘢痕逐渐扩大并时有疼痛。后又在当地医院按“瘢痕疙瘩”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2次,瘢痕未缩小却在边缘渐出现红色斑块,肿胀并有浸润。遂来我院就诊。

  • 标签: 着色芽生菌病 裴氏着色霉 治疗
  • 简介:近段时间以来.山东的部分地区蛋鸡沙门病发病较多,发病日龄从1日龄到400日龄不等,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而且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标签: 鸡沙门氏菌病 蛋鸡 发病日龄 防治 治疗效果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实验采用国标、VIDAS和快速测试片三种检测方法,对ACAS组织的冻干粉(模拟食品)中沙门的测定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检测,证明VIDAS和快速测试片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时耗短和效率高等特点。

  • 标签: GB 4789.4-2016 VIDAS   快速测试片 沙门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布拉酵母散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10 月诊治的慢性腹泻患者 88 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观察组给予布拉酵母散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拉酵母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27%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采用布拉酵母散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腹泻症状,药物安全性好,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布拉酵母散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慢性腹泻 疗效分析
  • 简介:爱尔兰研究人员迅速地检测沙门和李斯特病原体。这项研究由安全食品委员会实施。研究人员对500种不同的食品样品进行调查,ABAX检测沙门需要花费24小时,而传统方式需要4天时间;李斯特的检验时间也从7天缩减到48小

  • 标签: 李斯特菌病 沙门氏菌 快速检测 食品样品 病原体 检验时间
  • 简介:本文采用沉淀集的方法,改进常规检验程序,在增后加入适量4%Na2Co3和3.5%FeSO4。充分混匀,使其沉淀集,提高检验方法敏感性,从而提高沙门的检出率,对192份生猪涂抹标本以常规法作对照进行二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沉淀集后95份生猪涂抹标本沙门检出率由常规法的10.52%提高到20%,97份乳猪涂抹

  • 标签: 常规检验 增菌 方法敏感性 菌型鉴定 斯坦利 检验时间
  • 简介:本文报导了从176件急性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的3株类志贺邻单胞及血清学分型结果,检出率为1.7%,检出了O10和O39血清型,从而填补了国内新的致人腹泻的类志贺邻单胞的O抗原群,其中一株与O1~O50诊断血清不凝集,这一菌株可能是一新的O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了病人与带菌动物间存在着共同的血清型,有可能发生人畜间的传播,造成人兽共患病,带菌动物可因粪便污染水源和环境,可经饮水和食物传播,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应引起广大临床和防疫工作者的重视。实验证实该三株类志贺邻单胞具有肠道共同抗原。

  • 标签: 血清分型 类志贺邻单胞菌 急性腹泻病 腹泻粪便标本 共同抗原 带菌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不同来源产志贺毒素stx2e亚型大肠埃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对2012年—2018年间监测中发现的3株人源、13株动物源及8株食品来源的携带stx2e基因亚型的大肠埃希进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根据全基因组序列,对菌株stx基因亚型、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系统进化关系及志贺毒素前噬菌体基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24株分为19种O∶H血清型和19种序列(ST)型,均携带至少1种耐药相关基因,其中19株至少对一种抗生素耐药。3株人源菌株分别属于不同血清型及ST型,但存在与之相同血清型或ST型的动物、食品来源菌株;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相同血清型或ST型的人源菌株分别与动物或食品源菌株具有较近亲缘关系。不同菌株间stx2e序列高度相似(>99.7%),但志贺毒素前噬菌体基因组成、大小等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我国对罕见的人源性stx2e亚型大肠埃希菌株特征进行报道,结合动物及食品源性菌株,表明我国stx2e亚型菌株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存在感染人的风险。

  • 标签: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2e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利用前增检查法对丹东口岸污水中沙门进行检索的研究结果。在48份污水样品中,有36份检出沙门,检出率为75%.共检出沙门150株,分别属于B、C1、C2、D、E1、E2、和E47个血清群,17个血清型.作者对分离培养基的使用效果,增培养的最佳条件、接种量的最适比例,H抗原的诱导等进行了实验观察:取得了满意结果。

  • 标签: 丹东口岸 污水 沙门氏菌 肠道传染病 增菌培养
  • 简介:宁夏某商品蛋鸡养殖场新进的8000只雏鸡到10日龄发病。为查找病因,给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无菌采集病死鸡病料,通过细菌分离、生化试验鉴定出2株鸡白痢沙门(H1、H2),结果用分离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是造成该鸡场此次疫病的主要病原;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对头孢吡啶、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四环素等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等耐药。临床选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鸡白痢 沙门氏菌 病原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2007年11月1日消息:据此间媒体1日报道,保加利亚南部哈斯科沃市已发现有46名儿童感染了沙门,目前尚未确定传染源。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表示,自10月初发现首批沙门感染者以来,卫生防疫部门共对该市2450名儿童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46名儿童感染了沙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已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幼儿园的管理和监控,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沙门是通过食物传播的一种病菌,禽肉、禽蛋是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 标签: 沙门氏菌 儿童感染 保加利亚 卫生防疫部门 食品生产企业 食物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3例经临床诊断为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联合抗菌治疗、对症治疗,总有效率100%,复发1例(4.34%)。结论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综合治疗以药为主,减少并发症和疾病复发。

  • 标签: 布氏菌病 抗菌治疗 对症治疗
  • 简介:2006年12月底。河南省新安县某养牛专业户饲养的31头黄牛(其中22头成年牛,9头3月龄犊牛)相继发生高烧、昏迷、严重腹泻,且粪中带有血块和黏膜。12月25日-头3月龄犊牛出现高烧,体温40.5℃,卧地不起。12月26日开始先排灰黄色稀粪。后排黑色和红色血样稀粪,持续5天.最后3天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于2007月1月1日死亡。12月28日其它牛开始陆续发病,其中有一头牛发生流产。经村兽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月1日到笔者处就诊.经过中西医综合性治疗。3天后病牛好转.5天后治愈,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中西结合防治 沙门氏菌病 黄牛 养牛专业户 综合性治疗 卧地不起
  • 简介:摘要:沙门属是一大类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致病能力强,感染动物后常导致严重的疾病,并成为人类沙门病的传染源之一。在世界各国的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居榜首。由于沙门属的细菌种类繁多,已发现2500种以上的血清型,使得传统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创建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沙门检验研究的核心问题。

  • 标签: 沙门氏菌 饲料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