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金吉院士是我国设备诊断工程的著名专家,曾任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2001年先后任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创建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和组建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国家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任中心主任。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设备诊断工程 机械故障 专家 工程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
  • 简介:4月12日至15日,全国知名蚕业专家、中国工程院士向仲怀一行在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杨彪站长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内江隆昌县、威远县,自贡荣县,凉山州德昌县、宁南县,考察四川“立桑为业”,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在德昌出席了中国蚕学会授予德昌县“中国果桑之乡”授牌仪式,在宁南出席了现代蚕桑生产模式现场会。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蚕业发展 四川省 蚕桑产业 农民增收 生产模式
  • 简介:候保荣院士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他主持了我国近海腐蚀环境调查与研究,并提出了“海洋腐蚀环境”的概念,建立起海洋腐蚀环境的理论体系。在我国不同海域,积极开展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防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建立海洋钢筋混凝土防腐蚀示范工程,推动了我国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技术进步,并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他是我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和海洋腐蚀与防护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也是海洋腐蚀界领军人物,在我国海洋金属腐蚀及腐蚀环境科学领域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为我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腐蚀防护 金属腐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腐蚀 腐蚀环境
  • 简介:<正>1997年12月,国务批准公布了中国工程新增选院士名单,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陈火旺名列其中。熟悉陈火旺经历的人们都由衷佩服,这个闽南山村铁匠的后代,在几十年的矢志追求中,生命之火越烧越旺:61年前立春的那天,闽南山区安溪县长坑乡,火焰通红的铁匠炉边,那位衣衫褴褛、目不识丁的陈铁匠喜上眉梢,为刚刚出生的儿子起名为“火旺”。60多年来,陈火旺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他的生命之火越烧越旺:由陈铁匠家相相辈辈中第一个中学生、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出国留学生,成为中国计算机历史上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的设计者、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巨型机 计算机软件 编译系统 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实验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著名的结构抗震减震专家、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隔震技术顾问。自1976年踏上唐山大地震灾区后,他20多年来致力于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房屋隔震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他曾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市劳模、广东省优秀教师等多个称号。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抗震 广州大学 大学教授 专家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简介:由中国工程主办,中国工程医药卫生学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承办,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办的中国工程工程科技论坛——“膝关节外科高层峰会”于2009年7月24~26日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隆重举行。大连市领导田树军、朱程清、施中岩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中国工程院 膝关节外科 中山医院 大连大学 中华医学会 医药卫生学
  • 简介:“航空和航天技术是20世纪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个最活跃、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的领域之一。材料构成了航天各式各样飞行器的躯体,如果没有能耐几千度高温的耐烧蚀材料和涂层材料,人类邀游太空的梦想不可能实现。”傅恒志院士在《百家讲坛》如是说。如今21世纪科学技术的猛速提升离不开航空的发展,而航空的发展更离不开材料高科技的更新。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冶金材料 高科技 傅恒 报国 《百家讲坛》
  • 简介:2006年9月7日,由中国工程主办、中国工程医药卫生学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50场)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汇集了相关行业的科学家、政府部门的官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等众多代表。

  • 标签: 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科技会堂 中国工程院 论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层管理者
  • 简介:引言结识王梦恕院士已经10多年了。当时我在大连市城建系统工作,整天马不停蹄地忙着修路架桥的杂事儿,王梦恕是久负盛名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与我素昧平生、山海相隔,我们却因一个偶然契机彼此相识,直至成为精神相契的忘年知音。2005年6月12日,我冒昧地拨通了王院士的电话,邀请他到大连来参加市政府于6月15日召开的海底隧道修建工程前期工作论证会。王院士稍稍沉吟后欣然应允,他亲切地对我说:“我现在在郑州,6月16日山东的同志约我去参加一个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会议。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底隧道 地下工程 专家 万里 系统工作
  • 简介: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真理往往是朴素的。他曾说,建筑结构本身是很美的,是内在的美.力量的美。这几句话在江欢成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连日的阴雨绵绵.加上出门的匆忙,我竟忘了带杂志名片、采访机等采访必须用品。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勘察设计 大象 建筑结构 采访机
  • 简介:那一定是他!一个白头发的老人,提着一只普通的蓝色公文袋。站在隔壁房间的门口。一个陌生的男人大声说:“错了错了,老人家。”白发老人略微愣怔了一下,旋即哈哈笑说:“那好,我去前面楼上看看。谢谢你啊!”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转身冲到门口,却看到,白发老人沿着扶梯下楼的背影。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得者 奖章 创新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