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基于光的低相干干涉原理的光学成像技术,其成像深度受光学设计的限制,与成像分辨率互相制约。本研究在不影响成像分辨率的前提了,将成像深度扩大1倍,打破了应用局限性,使OCT在眼前节检查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 标签: 光学相干层析 低相干干涉 成像深度 晶体
  • 简介:摘要:在生物制药领域,色谱技术几乎是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唯一手段,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制品制造基本都依赖于色谱分离技术,而层析填料是影响色谱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层析填料的国际国内市场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对国产填料所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

  • 标签: 层析填料 市场概况 市场机遇 瓶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化铝柱层析精制三七总皂苷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总皂苷的含量,考察洗脱剂的浓度、洗脱剂的用量和吸附剂用量对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精制工艺为洗脱剂的浓度为55%乙醇,洗脱剂的用量为10倍吸附剂的用量,吸附剂用量为5倍三七总皂苷的用量。结论通过氧化铝柱层析精制后,三七总皂苷的收率大于70%,含量大于80%,说明此精制工艺是可行的。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氧化铝 高效液相法
  • 简介:结果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2)为展开剂能将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其他成分完全分离,丹参酮ⅡA对照品与供试品的薄层色谱图,1.丹参酮ⅡA对照品 

  • 标签: 中丹参酮 丹参中 丹参酮薄
  • 简介:《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实训“氨基酸的纸色谱”是常见氨基酸分析方法,为改善实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氨基酸纸色谱层析法的固定相、展开剂、点样方式和显色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经试验确定,以薄层板为固定相,V(正丁醇):V(甲酸):V(水)=15∶3∶2为流动相,移液枪点样,茚三酮加入展开剂为显色方式,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 标签: 氨基酸层析法 薄层板 茚三酮 分离
  • 简介:X射线成像技术在医疗诊断和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软组织等弱吸收物体,传统的吸收成像无法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本文介绍类同轴全息测量下的X射线相位衬度层析成像技术,重点讨论该成像技术的Bronnikov模型和基于Helmholtz方程的模型,及相应的重建方法。

  • 标签: 类同轴全息测量 相位衬度层析成像 Fresnel衍射 HELMHOLTZ方程
  • 简介: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之“实验化学”的“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出了“食用色素的提取和层析分离”的建议。由此,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在第19面“科学视野”栏目中介绍了色谱法,“实践活动”栏目则是“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人教版《实验化学》中安排了“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

  • 标签: 实验化学 分离 番茄红素 提取 化学课程标准 食用色素
  • 简介:为解决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检测问题,搭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成的深度学习模型。基于免疫层析试条图像的特点,搭建的模型通过学习本文提出的图像灰度特征、距离特征以及差分特征实现准确的图像分割。最后,对分割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实现最终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免疫层析定量检测。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条 深度学习 定量检测 图像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法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荧光层析法 血清降钙素原 性能分析
  • 简介:用18~20nm胶体金标记抗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抗体并制备金标垫,分别将羊抗兔IgG和纯化后的抗哈维氏弧菌抗体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组装制作了哈维氏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优化了该试纸条的制作条件,测试了其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哈维氏弧菌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费尼斯弧菌Vibriofurnissii、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damselae、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鱼肠道弧菌Vibrioichthyoenteri、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anguillarum、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ini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等9种常见水产病原菌无明显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3×10^5CFU/mL,5~10min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和适应基层推广应用等优点,可用于养殖鱼类病原哈维氏弧菌的现场检测。

  • 标签: 哈维氏弧菌 胶体金 免疫层析 试纸条
  • 简介:胶体金层析法检测尿HCG因其特异、简便、快速、灵敏度好而广泛应用于早期妊娠、病理性妊娠宫外孕及胎盘滋养层疾病的诊断、鉴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几例宫外孕患者的尿标本,多次检测试带条显示反应无效,即测定线和对照线均没有出现。后对标本进行稀释后,再次检测出现阳性结果,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我们做如下试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胶体金层析法 HCG试验 原因初探 无效 测尿 滋养层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痤疮颗粒制剂中芍药苷的薄层层析方法,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三种不同展开剂对该制剂中芍药苷的定性鉴别进行比较,研究展开剂对芍药苷定性鉴别的影响。结果CH3Cl3-MeOH-Et2OAC(731)以及CH3Cl3-MeOH-H2O(73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可使芍药苷完全解析,与干扰成分完全分离,Rf0.3-0.7。原标准中的展开剂CH3Cl3-MeOH-H2O不能分离芍药苷。结论经改进后的二种展开剂适合用于痤疮颗粒中芍药苷的薄层层析进行定性鉴别。

  • 标签: 复方痤疮颗粒 薄层鉴别法 芍药苷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金标层析法和ELISA法。由于ELISA法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金标层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金标层析法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金标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联用的方法分离纯化硫酸铵盐析后的纳豆激酶,并对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铵饱和度为30%,柱直径为20mm,PH值为6.4,缓冲液流速为2.0 mL/min,离子强度为0.05 mol/L时,经凝胶过滤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后,能得到纯度较高的纳豆激酶,纯化倍数为7.16倍,回收率为70.13%。本研究在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条件优化方面可为纳豆激酶生产的工业化提供参考。

  • 标签: 纳豆激酶 分离纯化 凝胶过滤柱层析 离子交换柱层析 条件优化
  • 简介:摘要:井间层析成像(CT)法依据电磁波在地下空间内辐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中,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变化而出现的背景场出现负异常的地质模型规律,进行岩溶与溶蚀沟槽的探测定位。主要用于岩溶、溶蚀沟槽发育地区地层勘察,划分场地岩溶规模,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为施工预警、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是一种可靠高效的勘探方法。

  • 标签: 井间层析成像(CT) 溶洞 电磁波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急诊检验中能快速、准确检测HIV抗体,临床探究胶体层析法用于抗体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部70例标本分别采用ELISA法以及胶体层析法对HIV抗体进行初次筛查,同时将结果与HIV质控血清、免疫印迹法,检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层析法抗体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为96.0%、96.0%、92.9%、85.0%,ELISA法依次为100%、96.0%、97.1%、90.0%,两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检出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急诊HIV抗体检查时,使用胶体层析法准确度高。

  • 标签: 急诊 准确度 胶体层析法 HIV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