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对出生缺陷预防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计划怀孕的500例妇女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前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另选取同期500例计划怀孕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未对其进行孕前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0.8%,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2.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备孕夫妇进行孕前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进而提升人口素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孕前优生检查 风险评估 出生缺陷 预防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在减少出生缺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产前诊断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40332例孕妇进行早孕期B超筛查及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其q,2200例做产前诊断。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羊水染色体或高分辨超声检查,确诊发育缺陷数314例(O.78%),缺陷种类按发病频率依次为多发畸形(16.86/万)、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5.87/万)、颜面部畸形(10.91/万)。会诊病例中311例及时终止妊娠;其余3例患者采纳会诊意见继续妊娠,产后随访中2例轻度侧脑室扩张患儿积水自然消退、1例单侧肾缺如患儿,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诊断作为出生缺陷的Ⅱ级预防,有效避免严重畸形儿的出生,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 疑难病例
  • 简介:中国学者提出"环境悬崖"概念,绝不是为了学术炫耀或以辞藻的新颖博人眼球,要勇于承认"环境悬崖"的存在及其危害,对生态环境始终怀持敬畏之心、忏悔之心、谦卑之心和惜爱之心。相反,以盲目乐观、自欺欺人的态度看待环境问题,受伤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当你望着深渊,深渊也在望着你"。借用尼采

  • 标签: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盲目乐观 环境问题 中说 环境公益诉讼
  • 简介:目的通过对山东省巨野县近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及缺陷种类分析,探讨出生缺陷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比较历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出生缺陷顺位特点、终止妊娠的孕周及结局。结果2011-2013年巨野县住院分娩34319例,其中有出生缺陷487例(≥28周457例、〈28周30例),出生缺陷报告总发生率142.0/万,其中≥28周出生缺陷报告发生率133.1/万,〈28周出生缺陷报告发生率8.7/万,历年趋势平稳。其中≥28周出生缺陷脐疝居首位,占畸形总数的23.2%,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占17.1%,其他依次为外耳畸形15.5%、总唇裂8.3%、多指畸形7.9%;〈28周出生缺陷中,神经管畸形占畸形总数的43.3%,其次是总唇裂23.3%、肾脏畸形10.0%。结论加强孕期对出生缺陷的预防、检查并适时科学干预,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改善不良预后。

  • 标签: 出生缺陷 畸形 监测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入院、入院7d、入院15d体重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发展性照顾,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发展性照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计划怀孕育龄妇女来说,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县的育龄妇女1000名,这1000名育龄妇女都满足该地区的生育政策和标准要求,按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分成两组,观察组500名,都接受了系统化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照组500名,没有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研究比较两组孕后情况和新生儿缺陷产生情况。结果经过临床信息研究和对比,在两组孕妇异常妊娠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两组孕妇新生儿缺陷产生率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干预效果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喂养方式与婴儿体重及佝偻病的关系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2月体检的婴儿27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喂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观察婴儿的体重情况和佝偻病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纯母乳喂养在体重超标方面,均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P<0.05;在佝偻病方面,母乳喂养均低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P<0.05。结论婴儿体重及佝偻病与喂养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婴儿实施母乳喂养的方法,能够对婴儿成长给予较多的营养,促进婴儿对营养的充分吸收,在体重增加方面明显,可以更好的降低出现佝偻病的情况。建议在今后的喂养方式上,积极选择母乳喂养。

  • 标签: 喂养方式 佝偻病 体重 婴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份发表在《儿科学》的研究发现:在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美国有31名两岁以下儿童因在汽车座椅睡觉被带子勒住窒息而亡,该报告是要警告父母们将宝宝绑在汽车座椅睡觉的危险性。该项研究称,许多家长用座椅或携带式的设备如汽车座椅、摇椅或婴儿椅作为婴儿睡觉的地方,殊不知,这可能导致潜在的伤害或死亡。

  • 标签: 婴儿 汽车安全 汽车座椅 儿科学 睡觉 危险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婴儿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最佳位置。方法:选取2015年6~8月3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将其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A组选择在大隐静脉留置,B组选择在小隐静脉留置,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儿意外拔管、管道堵塞、穿刺点感染、药物渗出、静脉炎和脱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B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优于小隐静脉,不仅能够有效延长静脉留置时间,而且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婴儿
  • 简介:摘要由于经典理论认为胸腺只在机体胚胎期免疫发育中具有决定作用,外科医生在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过程中“常规”切除胸腺。近年来,逐渐积累的证据显示胸腺在机体成年后并非多余,其在成年后免疫功能的维持,和特定病理状态下的免疫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整理近年来小鼠与低龄期婴儿胸腺切除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分类计数、胸腺输出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及IgG滴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低龄期婴儿 胸腺切除 淋巴细胞计数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15例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知识宣传。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干预后两组儿童定期体检以及接种疫苗参与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疫苗接种、营养指导等4项健康知识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月龄段儿童定期体检参与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Ⅰ、Ⅱ类儿童疫苗按时参与平均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增加婴儿家长的儿童健康知识,提高儿童定期体检参与率,对预防疾病和保证儿童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儿童健康知识 定期体检
  • 简介:美国得克萨斯州卫生部门9日证实,近日该州哈里斯县一名女婴出生后不久因感染寨卡病毒死亡,这是得州发生的首例与寨卡病毒有关的死亡病例,也是美国首例婴儿感染寨卡病毒死亡病例。得州卫生部当天说,这名女婴死于与寨卡病毒有关的小头症。她的母亲怀孕期间到萨尔瓦多旅行时感染寨卡病毒,最近的检测结果证实了这名女婴患了小头症。今年7月份,得州曾宣布该州首例儿童小头症病例,这名儿童也是在哈里斯县。

  • 标签: 婴儿感染 怀孕期间 哈里斯 出生后 化脓性结膜炎 新生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单位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110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孕期营养干预指导,另选同期不参与营养干预的11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体重增长情况和巨大儿的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体重增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孕期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孕妇的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婴儿出生率,大大降低了产妇生产的痛苦。

  • 标签: 孕期 营养干预 膳食指导 巨大儿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仪征市2013至2015年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3至2015年仪征市中医院、鼓楼仪征以及市人医3家单位上报的出生缺陷儿监测数据,并分析出生缺陷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3年上报比重20.98%,2014年上报比重37.10%,2015年上报比重43.55%;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25.81%排行首位,其次为多(并)指的发生率14.52%。结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逐年上涨,缺陷儿多为男性且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较高,选择合适的生育年龄可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仪征市 出生缺陷 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