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重组大肠杆菌作为一种常用的表达系统,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蛋白。然而,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还可能影响蛋白的表达量、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因此,研究温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对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蛋白产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温度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以及蛋白的表达规律,旨在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温度 重组大肠杆菌生长 外源蛋白表达
  • 简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可以对其起到积极有效的保护,也有助于对其进一步挖掘与完善,以及促进文化的对外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具有独特性,在外宣中如何进行汉英翻译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及其汉英翻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功能语境视角下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理论,探讨其汉英翻译,可以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宣翻译提供参考。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能语境 旅游 翻译 扬州
  • 简介: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三江经济、文化、交通的相对滞后性,使三江源地区的文化保护事业与文化产业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产业的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都较落后。如何合理、有序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立法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三江源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尤其是玉树地区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修复、整理和保护工作正在进行,如何有效的通过相关的立法和行政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调查三江源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现状,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方法,以期提高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的价值认识,从而提高三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水平,发扬非物质文化在社会发展及经济中作用。

  • 标签: 三江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 简介:根据电影本身的功能需求来改变,电影是由物质转换到非物质的过程,所以电影的最终就是要人们释放自己的情感

  • 标签: 物质非物质 非物质转换
  • 简介:前面借贵刊浅谈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一些问题,今天再来谈一下与酸、碱、盐相关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内容。酸、碱、盐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在初中化学中从电离的角度给这三类化合物下了定义,我们就从电离出来的相同结构的离子谈起。

  • 标签: 物质结构 物质性质 初中化学 化合物 电离 离子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的宣翻译和国家当前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不谋而合。归化异化翻译理论更适合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已得到了翻译界的认可。文章以扬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翻译为研究对象,针对非遗宣翻译的目的及特点,以功能语境理论为指导方针,以归化异化翻译为手段,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翻译。

  • 标签: 外宣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能语境 归化异化 大运河
  • 简介:美的形式蕴涵在纷繁的自然景物中,画家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并把它转移在画面上,艺术创作贵在真情流淌。“诗从肺腑出,出则然肺腑。”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练,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

  • 标签: 审美个性 花鸟画 自然景物 形式蕴涵 艺术创作 艺术手段
  • 简介:徐伟华的名字在广西盆景界家喻户晓,他在岭南地区乃至全国也不乏敬慕者,这一切皆归功于他在盆景艺术方面的造诣。走进他的华毅盆景园,人们即刻被他那几百盆盆景所吸引。

  • 标签: 盆景艺术 艺术大师 广西 岭南地区 盆景园
  • 简介:如今的中国画界传统文化流失,中国元素消沉,多数人居然显得那样的心安理得。而我也许是经历与师承的关系,却醉心于传统文化带来的那份博大、深邃与宁静。于是,从文化的回归到精神的回归,我顺着写意花鸟的特有魅力,我写我意我自在,努力寻求中国画传统写意精神的回归。寻求写意花鸟观念意蕴的回归——写照心神;

  • 标签: 写意精神 传统文化 中国画 回归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 简介:采用开顶式气室模拟研究喷施亚精胺(Spd)和EDU对O3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测定的生理指标包括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GR)、抗坏血酸含量(AS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APX)。结果表明,喷施Spd和EDU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叶片的SOD、POD、CAT、APX和GR活性,降低MDA和ASA含量,提高GSH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当Spd的浓度为0.25、0.50和0.75mmol·L-1时,小麦叶片POD活性比对照处理提高90.0%~226.7%,CAT活性提高21.4%~40.6%,APX活性提高164.2%~191.0%,MDA含量降低9.7%~42.5%。喷施300mg·L-1EDU可导致小麦叶片POD、CAT和APX活性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76.8%、27.4%和128.1%,MDA和ASA含量降低,GSH含量提高25.6%。以上结果说明Spd和EDU是2种比较有效的缓解小麦O3胁迫的抗氧化剂,可用来防护O3对小麦的毒害。

  • 标签: 臭氧 亚精胺 EDU 小麦 抗氧化系统
  • 简介:本研究观察腺病毒介导hPDGF—A/hBD2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体外以及移植后体内局部的基因表达情况。将已成功构建和包装的hPDGF—A/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体外感染原代分离培养的BM—MSC后,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目的基因蛋白的表达。收集经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的无血清培养上清,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培养上清中分泌的hPDGF—A的促迁移效应。将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局部点状注射至大鼠放射创伤复合伤创面,在各时相点进行冰冻切片并观察创面移植的BMSC的分布,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体外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的大鼠BM—MSC表达报告基因EGFP。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双基因修饰的BM—MSC表达hPDGF—A和hBD2。划痕实验证实双基因修饰BMSC培养上清组在8、12、24和30小时的愈合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创面移植的外源性基因修饰的BM—MSC显示,至少在移植后2周之内BM—MSC可以较高水平地表达以EGFP为指示的基因。创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基因从第3天开始表达,第7天达到高峰,第21天仍有少量表达。结论:hPDGF—A/hBD2双基因修饰BM—MSC在体外、体内均可使目的基因得到有效表达,成为hPDGF—A/hBD2双基因修饰BMSC促进难愈创面愈合的基础。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血小板源生长N子A 防御素62 创伤愈合
  • 简介:物质在德国物理学家WalterOelert的领导下,一个国际科学小组于1995年底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创造了11个反物质原子,并对它们进行了证实。什么叫反物质原子?一个正常物质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一个或数个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

  • 标签:
  • 简介:许多物质,有些是来源于自然,被用于改变应用者的精神状态,这些物质包括苯丙胺、大麻、可卡因、迷幻药、乙醇、麦角酰乙二胺、毒蕈、阿片类镇痛剂和挥发性物质。依据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改变感觉还是刺激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以进行分类,尽管各组之间存在着重叠,如那些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合理用药 药物滥用 急性中毒
  • 简介:本论文探讨非物质和非物质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工业设计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非物质主义设计思潮是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其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在设计艺术范围的讨论,也被提到了设计艺术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的高度,当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虽然各国经济发展的状态不同,但人类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关联的,毕竟世界是一个地球村。

  • 标签: 设计教育 非物质主义 工业设计 设计思潮 设计观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泌体miR-223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分别与胃癌细胞共培养(未加为对照组),检测miR-223表达量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是否通过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巨噬细胞转染miR-223拮抗剂,分离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transwell、划痕实验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及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后,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253.2±6.3(对照组)、451.8±12.8、453.4±14.4,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98.4±5.1(对照组)、276.5±10.3、257.3±8.5,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miR-223(1.00±0.00、8.83±0.91、9.57±1.03)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巨噬细胞通过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阻断巨噬细胞miR-223表达后,其来源泌体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明显降低(215.6±9.2、402.5±11.6、253.7±10.4,均P<0.01;91.5±8.2、263.4±9.3、105.8±9.3,均P<0.01)。胃癌细胞与巨噬细胞来源泌体共培养后PTEN mRNA表达下降(1.00±0.00比0.26±0.03),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AKT通路激活,细胞骨架重塑。阻断miR-223传递后这一激活作用减弱。结论巨噬细胞通过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靶向PTEN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转移。

  • 标签: 巨噬细胞 胃癌 外泌体 miR-223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针刺疗法和周神经阻滞治疗颈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64例C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痛点针刺治疗组(A组)和周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每组32例。A组行MTrPs针刺疗法治疗,B组行周神经阻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周期结束后(以下简称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颈部关节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同时记录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ROM较治疗前增加(P<0.05)。A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NRS、NDI评分较B组降低(P<0.05),CROM较B组增高(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rPs针刺疗法和周神经阻滞均能显著缓解CEH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部活动度和生活质量。MTrPs针刺疗法1个月后临床疗效优于周神经阻滞治疗。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激痛点 细银质针 神经阻滞
  • 作者: 李晨曦 龚忠诚 郑佞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腔医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Wake Forest Baptist Health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 Im
  • 简介:摘要单核巨噬细胞是一种功能多样、对不同的微环境信号应答表现出不同反应的集群。根据受到的不同刺激,巨噬细胞可极化为经典活化型(M1)及替代活化型(M2),是巨噬细胞功能表现的两个极端。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乏氧状态、原癌基因MYC、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等密切参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生M1-M2型别的转化。其中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会受肿瘤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而表现出M2表型,这些极化的巨噬细胞在促进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和破坏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作用显著。肿瘤细胞来源的泌体具有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可参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过程。本文综述了来源于多种癌细胞的泌体,详细讨论了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肿瘤泌体的内容物在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行为中的作用及其涉及的信号机制。

  • 标签: 肿瘤 外泌体 炎症反应 M1/M2型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