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随着人们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也在发生改变,肾衰竭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而肾衰竭的病人为了能够维护自身机能功能的平衡,都需要进行规律的透析。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要选择,建立和使用动静脉内瘘能够尽可能延长维持性透析的时间,良好的内瘘是保证血液透析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因反复穿刺动静脉内瘘,会导致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感染、 狭窄、 血栓、 功能不良、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及患者的生命质量,故加强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对护理干预提高围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进行探析, 旨在定期维护动静脉内瘘,从而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东省康复医学科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现状,并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规范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降低输液使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山东省内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应用的相关情况。调查内容包括2021年1月1日至5月31日时间段内总出院人次、脑卒中患者出院人次和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包括静脉输液药物、原因、输液时间、用药天数等);静脉输液对康复治疗效果、脑卒中并发症和住院费用等的影响,以及所在医院对降低静脉输液率的态度和有效措施等。收集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山东省康复医学科脑卒中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为31.72%,静脉输液药物种类以改善循环和营养神经为主。输液时间短对功能恢复未产生不良影响;输液时间长会影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功能恢复,导致其并发症增加。静脉输液脑卒中患者日均费用较无静脉输液患者显著减少,药占比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输液脑卒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与无静脉输液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提高了药占比,且长时间输液影响功能恢复,对康复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应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静脉输液使用,规范其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输液 康复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数据中心要保持稳定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旦动力、环境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甚至损坏机房中的硬件设备,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许多机房不得不采取24h值班,定时巡查环境设备的设施。所以数据中心日常维护工作烦琐,但又很重要。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对数据的完全依赖,承载数据计算、运行的数据中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更突显出点检工作的重要。

  • 标签: 动环监控 点检 平台 利用率
  • 简介:翻译作品评判的标准在于翻译标准的科学性、明确性和可行性。按照科学陛的界定,确认这一标准具有科学性;其明确性在于其受众的接受性,而受众的接受性由于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可以得到迅速的查证,因此使翻译作品评判的标准做到了少数服从多数,言之有据。

  • 标签: 翻译作品 评判 标准 搜索引擎 大众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胰岛素笔错误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名圈员组成,确立以“提高出院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笔使用正确执行率”为活动主题,先后按计划制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决策并执行等步骤进行实施,确定评估效果。结果:出院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笔正确执行率由45.12%提高到76.59%,目标的达成率和进步性都达到了标准。结论:开展品管活动,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病人或家庭使用胰岛素笔的误差,同时也可以提高圈员团队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笔 错误使用率 效果
  • 简介:胸透、胸片、CT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南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刘骏方教授介绍说,X线透视、拍片、CT都属于医学影像技术的一种,都是通过X射线对人体内部进行透视或摄影做检查。当用于胸部检查的时候,就分别称为胸透、胸片和胸部CT。

  • 标签: X射线 胸透 使用率 英国 医学影像技术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胰岛素笔不规范使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的成立,确定以降低胰岛素笔的不规范使用为活动主题,活动计划拟定,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与干预前比较,胰岛素笔不规范使用错误例数由248例降至136例。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胰岛素笔不规范使用错误例数,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全体圈员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在临床中持续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注射 不规范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护士听诊器使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综合ICU、外科ICU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听诊器的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运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护士听诊器使用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听诊器的使用。结果:ICU护士听诊器使用为23.8%,影响护士听诊器使用的原因主要有重视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护理工作量大等。管理后,护士使用高达92.4%,与管理前的2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 ICU 护士 听诊器 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提高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两组共220例患者及19名护士对留置针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由37.99%提高到61.27%。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外周静脉留置针 使用率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QCC手法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根据PDCA循环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我科新生儿腕带使用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从原来的63.6%上升到86.96%,上升了24.3%。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腕带的正确使用,降低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的发生,确保护理操作活动的正确执行,同时还能减少护士工作量,杜绝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腕带正确使用率 运用
  • 简介:摘要:化学成分分析是食品检测的一个主要内容,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仪器是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分析是检测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分析技术之一,液相色谱仪具有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简单和分析能力强的特点。液相色谱仪作为食品检测重要仪器,提高其使用效率,成为各食品检测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食品检测实验室 液相色谱仪 使用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及延长留置时间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专题活动小组,确立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及延长留置时间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查找原因,设立目标,落实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18个月后,我科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较开展活动前显著升高(P<0.01),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1),圈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圈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我科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显著增加,留置时间延长,临床管理及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品管圈 使用率 延长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骨科住院患者留置针使用,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方法我科于2014年1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投票取名为“滴水圈”,确立“提高骨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为活动主题,对目前患者留置针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住院患者的静脉留置针使用从20%提高到60%,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骨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

  • 标签: 品管圈骨科住院患者 留置针 使用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眼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眼科手术的发展,更多的低值耗材使用其中,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且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程度不高,更易出现过期、损坏、浪费等现象,从而造成耗材花费的增加,本篇将通过对眼科手术室低值耗材的现状问题剖析,结合微信平台的使用探讨改进方式与措施,通过增加近效期的耗材使用,有助于在更加高效、方便地利用耗材的基础上节省生产成本,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从而提高眼科手术室医护质量。

  • 标签: 微信平台 手术室低值耗材 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自2018年-2021年由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变化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措施下,I类切口手术病人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由45.7%降至25.24%。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对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I类切口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预并发症因素对提高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8月我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选取9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并发症管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因并发症因素造成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意外拔管)由35.16%下降至8.79%。结论通过干预并发症因素,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并发症 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 HFNC )使用呼吸机的频率。 方法 本次研究将老年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设为研究对象( 70 例),研究时间在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4 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理念分成两组,对照组行使面罩吸氧( 35 例),实验组组予以 HFNC 吸氧( 35 例),对两组患者各项功能指标与呼吸机使用频率比较。 结果 由两组 各项功能指标与呼吸机使用频率可知,实验组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HFNC 在老年呼吸功能衰竭中更为有效,患者使用呼吸机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 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机 经鼻高流量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儿科门急诊患儿留置针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儿科门急诊于 2019年 1月正式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以 2018年 1月 -12月为对照组( 600例,常规护理),以 2019年 1月 -12月为观察组( 590例,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对比每年最后 3个月两组患儿留置针使用情况,同时对比患儿 /家属对护理工作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 10月留置针使用 21.52%, 11月留置针使用 24.74%, 12月留置针使用 32.03%均较高于对照组( 3.16%, 6.17%, 12.00%, x2=21.093, p=0.000; x2=23.002, p=0.000; x2=38.211, p=0.000);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89.83%(满意 297例,比较满意 251例),对照组总满意度为 56.67%(满意 159例,比较满意 181例),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x2=29.132, p=0.000)。。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儿科门急诊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患儿留置针使用有积极作用,同时可明显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及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儿科门急诊 留置针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精神病房保护器具规范使用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对活动前所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选定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经过为期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病房护理人员保护器具规范使用得分从平均81.55分提高到92分,规范使用提高率提高12.8%,目标完成率56.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精神病房护理人员保护器具规范使用,营造护理人员团队合作及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 保护器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为主题,对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 标签: 腕带 新生儿身份识别 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