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建立兔急性颅高压模型并确定其极限颅高压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急性颅高压兔模型,先将颅内压(ICP)增至16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120 min,判断ICP的波动情况;之后每增加10 mmHg设为一组,每组10只;当ICP增至某一数值,实验兔的ICP出现剧烈波动(波动幅度>15%)或24 h内病死率明显增加时,视为已达到ICP极限。之后,将极限值与上一组数值相加后平均,作为下一组的ICP数值,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最接近极限的颅高压值。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根据确定的ICP极限值进行加压,而对照组不加压,其余操作均同实验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影像学、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及Caspase-3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当ICP增至46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n=5)或死亡(n=5);而当ICP为16、26及36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ICP为41 mmHg和39 mmHg时,实验兔的ICP会出现较大波动(每组n=9)或死亡(每组n=1);而当ICP为38 mmHg时,实验兔的ICP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大脑压迫区存在明显的血肿,且脑沟、脑回模糊,脑水肿明显;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分别为(4.17±0.98)分、(0.67±0.22)分,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分别为(80.8±1.5)%、(78.8±1.1)%,P<0.05];尼氏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减少[分别为(83.5±11.3)、(113.8±17.9),P<0.05];Caspase-3的表达量增高[分别为2.04±0.39、0.32±0.27,P<0.05]。结论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的兔急性颅高压模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符合急性颅高压的特点,其极限颅高压值为38 mmHg。

  • 标签: 颅内压 模型,动物 颅高压值 极限 硬膜外球囊加压法
  • 简介:摘要胸部是CT扫描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查部位之一,它的横断面图像无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高,是常规X线摄影胸片的十几倍,一些常规X线检查难以定性的肺和纵隔疾病,通过CT的检查基本可以确诊。本文将就胸部检查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胸部 CT扫描
  • 简介:摘要医院病案流通踪管理的目的就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条形码等技术引入病案流通控制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实现对病案流通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从而提高病案流通管理的工作效率,解决因手工操作造成的病案踪管理的难点,达到精确踪每一份病案,充分缩短查找时间,及时提供查询信息。

  • 标签: 病案管理 示踪 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病案是医院为患者建立的医疗档案,包含患者的诊断依据,病案管理就尤为重要。我院不断完善病案管理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病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不仅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大大提升了病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研究针对病案控制及踪系统进行探讨分析,对医疗档案信息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病案 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全波长扫描同时测定倍生颗粒中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以下简称二苯乙烯苷)、阿魏酸、大黄酸5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Waters-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全波长扫描(190~400 nm);柱温30 ℃;进样量3 µl。结果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阿魏酸、大黄酸5种活性成分分别在203、260、320、316、254 nm波长段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0.210 μg(r=0.999 4)、0.027~0.432 μg(r=0.999 9)、0.038~0.600 μg(r=0.999 9)、0.005~0.084 μg(r=0.999 9)、0.003~0.048 μg(r=0.999 2);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17%~1.73%、0.40%~1.49%、0.21%~1.98%(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71%、92.44%、96.83%、105.71%、102.61%(n=6)。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为倍生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含量测定(中药) 人参皂苷Rb1 阿魏酸 大黄酸 倍生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 全波长扫描法 质量控制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右指屈侧无痛性肿块并屈曲受限半年入院.门诊检查:右指屈侧中节中段有一椭圆形包块,约1.0cm×1.5cm,边界清,质中等,无压痛,皮温皮色正常,指端无皮肤感觉障碍,诸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以中立位0.:MP:50.、0.、-20.:PIP:45.、0.:DIP:0.,被动活动正常.

  • 标签: 痛风 示指功能障碍 病例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医学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独立学科,要求临床教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接轨,从而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进入临床打好基础。通过对留学生妇产科临床教课经历,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关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留学生,妇产科学,示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MRI全脊柱扫描及其后重建技术诊断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5例脊柱侧弯患者使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全脊柱扫描,对接颈、胸、腰各段脊柱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分析其现象,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多位患者扫描得出,15例患者属于椎体及附件发育不良、6例属于Chiari畸形、3例属于中央管扩大或脊髓空洞、1例是脊髓纵裂。结论MRI全脊柱扫描的应用,提高了各种脊柱侧弯畸形诊断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实际意义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畸形MRI全脊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合理的肛瘘核磁检查序列、扫描方法及优化的扫描参数以获取优质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方法通过选取不同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不同,从图像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走形情况方面来分析图像质量。结果肛瘘核磁检查选取自旋回波类序列,平行或垂直肛管走形的扫描方法、优化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有助于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的走形。结论肛瘘核磁检查,序列选取合适,扫描方法合理,优化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能为肛瘘的诊断提供最优的图像。

  • 标签: MRI 检查设备 扫描方法 参数优化
  • 简介:鼻骨骨折在临床经常遇见,由于其解剖特殊、结构复杂,普通X线片及普通CT扫描很难暴露其全貌,我院从1997~2003年就30例头面部外伤疑有骨折的患者分别行鼻骨普通冠状和改良鼻骨冠状扫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骨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 简介:柯太夫:我是个“吃货”,喜欢掰中各样的美食.,包括海鲜,但是我偏偏对海鲜过敏。上一次吃海鲜,为了防止过敏,我提前吃了抗过敏药,结果还是发生过敏,搞得很狼狈。我提前吃了抗过敏药怎么还是会过敏呢?

  • 标签: 海鲜过敏 药作用 抗过敏药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匹配相似轮廓线的有限分法,这个方法是Dncan^[1]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Duncan的方法是通过优化一个二次指标函数来匹配两条轮廓线的。这个指标函数由一个与弯曲能量有关的曲率项和一个弹性约束项组成。Cohen^[2]指出Duncan的方法可能造成两条轮廓线上点不是按顺序一一对应。他提出用有限元来解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新的弹性约束项,得到的优化方程不但容易计算而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本文讨论了用有限分法解这个方程的方法,对于复杂形状的轮廓匹配可以用多尺度来解决。

  • 标签: 图像处理 轮廓匹配 有限差分法
  • 简介:有的人在乘坐飞机、轮船、火车或汽车的过程中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晕动症状。传统的理论认为,运载工具在运行中增速减速、上浮下降、拐弯斜倾等都会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可刺激人体内耳的前庭器官。当刺激强度超过内耳前庭器官所能耐受的限度时,就可发发“晕动病”(也称“运动病”)。但这种“理论”对许多现象并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标签: 服药 晕车 前庭器官 乘坐飞机 刺激强度 加速度
  • 简介: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容易发怒或攻击性强的男性,体内抗癌免疫细胞机能较一般人偏低,特别是压抑愤怒越甚者,细胞抗癌能力越低。

  • 标签: 抗癌能力 易怒 免疫细胞 日本国 攻击性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目的通过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对照,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取代轴扫描模式的可行性。方法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岁。分别接受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模式扫描,轴扫描参数:140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kV、150mA用于颅脑部,每周2s。螺旋扫描参数:120kV,150mA,每周0.6s。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双盲,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测量评估。结果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描模式可有效去除颅底部伪影,并能减少扫描时间和扫描剂量(轴扫描模式与螺旋扫描模式对比,CTDI55.43mGy/37.80mGy;DLP662.10mGy.cm/498.28mGy.cm;扫描时间12.0s/7.2s)(P〈0.001)。结论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并可取代轴扫描模式。同时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还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并可进行影像的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正确诊断率的优越性。

  • 标签: 螺旋扫描CT 轴扫描CT 头部CT影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采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成人胸部扫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胸部检查的82例患者,对比两组的患者图像优良率和病灶影像学征象状况。结果:研究组在图像优良率和病灶影像学征象状况随稍低于常规组,但组间数据P>0.05说明不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胸部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图像质量和病症检出率方面,不具备明显差异,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扫描 CT低剂量 成人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