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近10年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文章介绍口腔OCT原理和主要功能,阐述口腔OCT在离体口腔组织断层成像、在体口腔组织的实时断层摄影、龋损牙体组织的早期诊断、牙体修复和窝沟封闭效果的评估、监控龋病发展进程、口腔黏膜疾病的无创诊断、口腔软组织癌前病变的无创早期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并与其他影像设备诊断进行比较,展望OCT的发展。

  • 标签: 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口腔 龋齿 早期诊断 椅旁操作
  • 简介:卡方检验(X^2)是临床应用(或滥用)最广泛的统计学检验方法之一,可用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也是X^2检验最简单和最为人熟知的应用形式。如果有第3个分类变量作为混杂因素,则可以采用分层X^2检验。但当维度更高,欲同时研究4~5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时,X^2检验显得就不够了,难以对多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给出一个系统而综合性的评价,也不可能在控制其它因素时估计变量的效应,此时应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

  • 标签: 卡方检验 延续 对数线性分析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DR5mAb-载替加氟主动靶向载药高分子微球,并鉴定其理化性质和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替加氟载药微球,以碳二亚胺法和生物素-亲和素法将DR5mAb与载药微球连接,构建DR5mAb-载替加氟主动靶向载药高分子微球。检测载药微球的一般性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体连接率,并对比碳二亚胺法和生物素-亲和素法的连接率;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株L02为实验对象验证其体外细胞靶向性。结果生物素亲和素法的载药微球抗体连接率高于碳二亚胺法(P〈0.05);靶向载药微球-7721组的细胞表面及周围有大量微球聚集,非靶向载药微球-7721组和靶向载药微球-L02组的细胞表面及周围均无明显微球聚集。结论DR5mAb-载替加氟主动靶向载药高分子微球可与肝癌细胞SMCC-7721主动靶向结合,有望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思路。

  • 标签: 载药微球 替加氟 主动靶向 肝肿瘤
  • 简介:摘要:医疗领域的3D高分子材料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可以用于仿制人体器官和组织,定制医疗器械和辅助器具,设计药物传递系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其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拓展,3D高分子材料打印技术将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推动医学领域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发展趋势 打印技术 医学领域 3D高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度(-6.00D~-9.00D)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个性化切削与常规准分子术后夜间视力问题发生率,以期获得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756例1512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应用个性化切削患者255例为个性化组、常规准分子手术患者501例为常规组,术后12个月观察有无存在夜间视力问题的并发症。结果手术12个月后随访,个性化组出现夜间视力问题(包括眩光、光晕或在夜间对光线过于敏感)。患者7例,常规组出现夜间视力问题患者89例,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6.00D~-9.00D)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个性化切削有良好效果,且比常规准分子手术更有优势,如准确预测性高、出现夜视问题等并发症少、术后疗效好。

  • 标签:
  • 简介:在长寿老人的行列里,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教授、学者们.是很突出的一部分。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并且他们总是把他们的智慧用于造福社会和他人。他们虽名声显赫,但却无视名利;他们功勋卓著,却从不居功自傲;他们能在光环和鲜花的辉映下像平常人一样生活,没什么不满,也没什么忧虑。他们的精神,他们健康长寿的因素,是最令人寻味的。

  • 标签: 科学研究 人生观 光学 长寿老人 健康长寿 智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LED舰用手术灯的光学设计效果。方法采用光学模拟软件lighttools,开展了全内反射(TIR)透镜的优化设计,以及舰用手术灯的照明特性分析,并对舰艇手术室照明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TIR透镜能够高效收集LED光线,收集率可达78%。经过二次光学设计,LED灯珠的光斑中心照度可以达到9.1 klx,单灯为42.5 klx,照明系统为200.0 klx。舰用手术灯的光斑直径为238 mm,光斑分布均匀。结论基于TIR透镜的新型LED舰用手术灯的照明指标能够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 标签: 新型LED 舰用手术灯 光学设计 中心照度 光斑直径
  • 简介:目的:为简单快速了解医用内窥镜系统的性能状态,研究设计一套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的定性检测装置。方法:根据医用内窥镜结构特点,如硬性内窥镜管身硬度大、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前端可弯曲等,并结合现有内窥镜检测装置的技术优势,设计一套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定性检测装置。结果:设计完成一套医用内窥镜系统定性检测装置,其中光学项目检测标靶5个,所对应的光学项目检测对比卡6个。结论:整套检测装置做到系统化和一体化,适用于定性条件下的检测,同时装置操作简单,满足医用内窥镜相关标准的测试要求,适合专业和非专业人员的使用。

  • 标签: 医用内窥镜 标靶 检测项目对比卡 定性检测
  • 简介:[摘要 ]OCT 是一种 利用 红外光波反射 生物 内部微结构 并 成像 , 是继超声波 、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后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它具有无损伤、非接触、高分辨、 易操作 和实时 测量 性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关于 OCT 在检测和诊断牙体 、 牙周组织及口腔黏膜的早期疾病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OCT) 早期龋病诊断 牙周 口腔癌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特征。方法:对经眼底荧光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确诊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43例45眼,其中湿性型28例30眼、干性型15例15眼,按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0例43眼利用OCT分别进行检测。观察黄斑部神经纤维层(nervefiberlayerofmacular,MNFL)、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retinalpigmentepithelium/choriocapillaris,RPE/CC)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neurepitheliumlayer,RNE)的厚度变化。应用秩和检验比较其差异性。结果:MNFL厚度: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76.5±51.7μm、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32.5±7.6μm、正常对照组为27.7±6.4μm,湿性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NE厚度: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307.1±130.8μm、正常对照组为239.9±13.4μm、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223.4±22.6μm,湿性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PE/CC厚度: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115.3±30.6μm、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组为81.7±20.4μm、正常对照组为76.4±11.5μm,湿性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斑部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厚度随着老年黄斑变性病程的发展,其厚度增加。OCT可以作为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发生与发展的监测工具之一。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黄斑变性
  • 简介: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倍受关注,已经开始应用于对生物组织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的无损实时动态成像.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模型和光学仿真环境的建立是开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前向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实现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前向问题的仿真,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规律及光子被CCDCamera吸收的过程,并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 MonteCarlo方法 前向问题 仿真环境
  • 简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趋于广泛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目前在眼科领域尤其是眼底黄斑病变的检查中非常重要。我们对其在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近视性黄斑病变、黄斑水肿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中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病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也导致视觉损害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逐渐增高,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近视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同时也引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尽管近视的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但对儿童近视进行有效的干预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年来光学干预对儿童近视进展防控进行综述。

  • 标签: 近视 光学干预 防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线性总义齿固位稳定性。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24例,根据其牙槽嵴骨吸收程度进行分级,固位力测试仪对上下颌总义齿固位力进行测试。结果线性上颌总义齿固位力测试结果2例固位力值<30N,9例固位力值为30-40N,13例固位力值为>40N;线性下颌总义齿固位力测试结果Ⅰ+Ⅱ级为(3.73±0.58)N,Ⅲ级为(3.02±0.62)N,Ⅳ级为(2.67±0.71)N。结论在线性总义齿在功能状态下,剩余牙槽嵴骨吸收较为严重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和义齿固位性,更利于义齿功能的发挥。

  • 标签: 线性 总义齿 固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P6-A线性评价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ALT,TBIL,Ca,Glu,ALB和α-HBD六个项目为例,实验数据用EP6-A指南进行线性评价。结果ALT,TBIL的最适多项式为一次(线性),直接判定为线性;Ca的最适多项式为三次,每个稀释浓度的非线性误差小于临床可接受范围,为临床可接受线性;Glu,ALB的最适多项式为三次,得到缩小范围的线性;α-HBD的最适多项式为二次,得到缩小范围的可接受线性。结论EP6-A方法客观,更适用于临床,是目前较理想的线性评价方法。

  • 标签: EP6-A 线性 评价
  • 简介:摘要一般情况下,数据自然对数转换可使变量满足线性回归的应用条件。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自然对数转换、因变量自然对数转换和两者都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不能直接用X和/或Y的改变量解释回归方程和系数的原因,并阐述了用X和/或Y的百分比改变来解释回归方程和系数的原理。最后,用三个实例演示自变量、因变量、两者都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对拟合线性回归的结果进行了详细解释。

  • 标签: 模型,统计学 线性模型 对数转换
  • 简介: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fordProgeriaSyndrome,HGPS)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很低,大概是八百万分之一,患者出生的早期就开始出现衰老的容貌。

  • 标签: 早老症 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频次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安全性、有效性,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5年,医院低分子肝素相关不良反应44例,调取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74例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围术期日注射单次注射5000UI,观察组日注射2次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血小板出血、凝血障碍发生率29.55%(13/44)、全身性损害15.91%(7/44)、心外血管损害15.91%(7/44),静脉滴注45.45%,皮下注射45.45%,不良反应发生率时间20min~44日,平均(17±5)h,Ⅱ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1.36%,治愈率45.45%;术后3日,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对比差异、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受剂量水平影响并不明显,单剂量可满足需要;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累及系统较多,但多为轻微不良反应。

  • 标签: 血栓 低分子肝素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