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某高校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状况,探讨M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郑州市某高校35岁以上人员338人,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体检和诊断。结果①郑州市某高校3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22.8%,男性高于女性;②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③男性、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该高校35岁以上人群MS发病率较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生食蔬菜的卫生状况,为制订生食蔬菜的有关国家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4789.38-2012食品微生物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进行,选择郑州市50家餐饮店中50份生食蔬菜,开展大肠埃希氏菌抽样检测。结果50份样品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33份,检出率为66%。结论饭店中生食蔬菜的卫生质量堪忧,应加强对郑州市饭店中餐饮食品监督查处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 标签: 生食蔬菜 大肠埃希氏菌 污染
  • 简介:会议时间:2014年3月20-22日会议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中央公园1号)主办单位:河南省口腔医院、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单位:郑州好博塔苏斯展览有限公司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郑州市 会议 口腔设备 展览 学术
  • 简介:摘要建设高效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是降低创伤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创伤救治工作中存在专科救治能力欠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院前救治能力不足。为此,笔者以郑州中心医院创伤中心为核心救治单位,从空间上构建“1小时创伤急救圈”,并结合所取得的初步成就,以此为模式开展创伤救治工作。笔者从建立郑州市“1小时创伤急救圈”模式所必需的时间空间要求、院前/院内创伤救治团队人员和硬件能力、信息化建设、创伤救治流程简化和创伤救治质量持续改进及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总结,为我国大型城市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创伤诊治中心 损伤严重度评分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妇产后梅毒防控宣教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产妇住院时登记的居住地将819份有效问卷分为城区组459份和乡镇组360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梅毒防控知信行情况。结果城区组产妇产后梅毒防控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6.31±1.05)分,明显高于乡镇组的(4.15±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物隔离方法、抗梅毒药物性能及用药方法正确率在城区组和乡镇组中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条目城区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乡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区组产妇产后梅毒防控宣教态度平均得分明显高于乡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组产妇认为医务人员实施产后梅毒防控宣教、知晓更多梅毒防控知识有必要的比例明显高于乡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接受过医务人员梅毒防控宣教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但城区组主动咨询的比例明显高于乡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性生活梅毒防控方式中两组产妇均以接受安全套为主,城区组产妇接受每次性生活前清洗生殖器的比例明显高于乡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组产妇接受宣教方式主要为面对面交流,而乡镇组以出院指导等书面材料为主。结论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后梅毒防控宣教工作在市区产妇中效果明显,对乡镇产妇梅毒防控宣教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标签: 产后梅毒防控 健康宣教 知信行情况 城乡差异
  • 简介:目的:了解2008—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8—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的PAE611株,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分别为50.73%、33.37%、29.1%、26.63%。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99.4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9.03%)、美罗培南(98.47%)、头孢哌酮/舒巴坦(98.1%)、环丙沙星(97.63%)、头孢他定(92.53%)等。PAE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趋势,PAE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基本稳定。结论:PAE耐药性基本稳定,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合理用药 监测
  • 简介:2016年11月25日-26日,为期两天的河南省红十字会2016年“红会送医计划”郑州项目实施医院护士培训班在新密市成功举办。新密市中医院、郑州中康医院、新郑市中医院、新密市平陌镇中心卫生院、新密市苟堂镇卫生院等单位的6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班由郑州市红十字会宣传部部长李祥新主持。

  • 标签: 医院护士 培训班 郑州市 河南省 红十字会 中心卫生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郑州市三院儿科门诊、病房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防保科人员进行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三院手足口病病例发病时间均以4-10月份为主,报告发病率以2-4岁年龄段为高,男女性别比为1.561。报告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4.47%,幼托儿童占31.71%。结论郑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水平可能会有加重趋势,提醒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托幼机构及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管理。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防控
  •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报告情况,为提高医疗机构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抽查郑州市省级、市级,县(区)级医疗机构共13家,收集2017年第1季度丙肝病例数据,与丙肝报告标准WS213—2008进行核对,根据抗-HCV、HCV-RNA阳性报告率、丙肝住院病例诊断分类正确率、急慢性分类正确率等指标分析郑州市医疗机构丙肝报告质量。结果13家医疗机构检出抗-HCV阳性者1117例,网络报告663例,总报告率为59.36%;检出HCV-RNA阳性406例,网络报告363例,总报告率为89.41%。核查的515例丙肝相关住院病例中,网络上报463例,未报告52例。住院病例网络报告的463例病例中,网络报告诊断分类正确318例,诊断分类正确率为68.68%;网络报告急慢性分类正确255例,急慢性分类正确率为55.08%。住院病例漏报率为3.98%(19/515)。结论郑州市丙肝病例报告率不高,存在误报、漏报现象,应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丙肝报告标准的培训,提高郑州市丙肝病例报告质量。

  • 标签: 肝炎 丙型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以河南省郑州大学为例研究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改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郑州大学13级学生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体质测试数据各1000份。通过查找文献、数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13级学生2013年至2015年体质检测指标(形态指标、耐力、心肺功能、肢体力量)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寻找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原因。结果通过数据比较13级学生2013年中形态指标肥胖率为13.20%,耐力及格率为90.90%,心肺功能及格率为80.00%,肢体力量及格率为92.60%。2014年中形态指标肥胖率为18.70%,耐力及格率为89.10%,心肺功能及格率为70.50%,肢体力量及格率为90.50%。2015年中形态指标肥胖率为20.40%,耐力及格率为87.20%,心肺功能及格率为67.50%,肢体力量及格率为87.30%。肥胖率逐年增长而耐力、心肺功能及肢体力量的及格率逐年下降。结论根据此次调查可知大学生健康状况逐年下降,肥胖率逐年增长而耐力、心肺功能及肢体力量的及格率逐年下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家庭、个人、社会和学校。为改变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需推进高校改革体育课程及教学模式,健全体质健康检测的工作机制。同时需在校园传承体育文化建设,增加投入体育设施比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 标签: 改善策略 大学生 现状 河南省 体质健康 郑州大学
  • 简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8年),河南省首批老年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唯一老年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老年病科前身是干部病房,成立于1955年,老一辈专家魏太星教授于1982年在原干部病房基础上成立了老年病科,2008年8月升级为老年医学部。

  • 标签: 老年医学 老年病科 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 重点科室 干部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现状,并分别从儿科护士和患儿父母角度分析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提供干预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郑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595名儿科护士和590名住院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评估两者在照顾患儿过程中互相配合的程度,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发放儿科护士版问卷595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66%(587/595);发放患儿父母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问卷583份,有效回收率为98.81%(583/590)。结果儿科护士和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总得分分别为(136.98±19.56)、(143.20±22.0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有无养育经历、个人月收入水平以及科室是儿科护士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以及患儿本次病程是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郑州市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受到双方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关注低年资、无养育经历、低个人收入水平的儿科护士与低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水平、病程长患儿父母之间的伙伴关系,通过一定的干预方法提升伙伴关系,从而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儿科 护士 父母 伙伴关系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郑州某校高三住校生及走读生心理状况与考试焦虑情况,为提高高三学生心理应对能力、制定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考试焦虑量表(TAI)分别对郑州某中学高三312名住校生、72名走读生进行心理测评,应用SPSS软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2.6%,其中住校生检出率为34.9%,走读生检出率为22.2%;住校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症状因子上得分高于走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TAI总分、TAI/W得分、TAI/E得分均高于走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考试焦虑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和考试焦虑的现象,其中住校生考试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比走读生严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 标签: 住校生 心理健康 考试焦虑 SCL-9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小时环境温度暴露对许昌和郑州市急救呼叫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许昌、郑州市2017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的逐小时气象资料、空气污染资料和急救呼叫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计算超额危险度(ERR),评估极端温度暴露对急救呼叫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逐小时温度暴露与急救呼叫次数呈“U”型关联。在许昌市和郑州市,低温和高温均会增加每小时急救呼叫次数。低温的最早影响出现在滞后22和52 h,ERR(95%CI)值分别为0.20%(0.00%,0.39%)和0.11%(0.00%,0.22%);高温的最早影响均出现在滞后0 h,ERR(95%CI)值分别为1.59%(1.09%,2.09%)和1.45%(1.22%,1.69%)。高温在滞后4~8 h对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呼叫次数影响最大,许昌市、郑州市的累积ERR值(95%CI)分别为8.70%(4.98%,12.75%)和3.89%(2.61%,5.22%)。结论高温暴露可在数小时内增加急救呼叫次数,而低温的影响在22 h后才会出现。

  • 标签: 温度 急救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2012—2014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与年增长率,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与构成比,用药频度排序居前10位单品种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排序比及限定日费用,用药频度排序居前10位临床科室的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排序比,从宏观上了解其临床应用特点。结果:2012—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逐年递减;销售金额有所增长,2013年较2012年增长6.33%,2014年较2013年增长8.28%;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48%、6.53%和6.19%;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排序靠前的均为抗肿瘤类、补益类、活血化瘀类和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但具体品种略有变化。按品种数计,中药注射剂主要集中在内科使用;按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计,其主要集中在骨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与普外科使用。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较为广泛,处方者应严格辨证施治、合理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 简介: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始建于1915年,前身是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1993年,被卫生部评为河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05年9月归属于郑州大学,更名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年5月,王建平院长、李新华书记带领领导班子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用四年的时间实现了由企业医院到大学附属医院的完美转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大学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 跨越发展 转型 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地区1-3岁釉质发育不全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对郑州及周边地区前来本院就诊的1-3岁213名临床初筛发现有不同程度釉质发育不全症状者,进行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213名受检儿童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200u/L者仅13例,占6.10%;200u/L—250u/L者84例,占39.44%;250u/L—300u/L者112例,占52.58%;≥300u/L者4例,仅占1.88%。结论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可作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儿童釉质发育不全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釉质发育不全 儿童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