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弓形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欧、美、日等国高发病症。近年来,该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其概况进行总结。

  • 标签: 弓形虫 流行病学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1例隐翅皮炎患者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例隐翅皮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09月~2021年09月,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5.65±3.26),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6.59±2.33),两种护理手段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臭屁学名为“九香”,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等疾病。如食用过量,或食用时同时饮酒,发生中毒的几率会更高。如果中毒,可能会出现全身酸痛、肝肾功能损伤、凝血功能异常,还可能出现肝肾衰竭,危及生命。

  • 标签: 臭屁虫 横纹肌溶解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肝包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肝包病患者 58 例。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囊摘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 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 标签: 肝包虫病 外膜 内囊摘除术 外囊摘除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寄生病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病因治疗驱虫药物如丙硫米唑,灭绦灵。对症治疗酌情处理颅高压、脑水肿和癫痫症状。手术治疗。

  • 标签: 脑寄生虫病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肝包病人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52例病人度过围手术期,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宣教,认真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精心护理和配合及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细致的出院指导,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复发。

  • 标签: 肝包虫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370例包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剐、民族和地域、包寄生部位进行了统计,概述了包病的X线征象。

  • 标签: 包虫病 包虫囊肿 六钩蚴
  • 简介:摘要目的肝包病261例手术治疗的经验,非是对肝包性急腹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88年至2010年261例肝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主要并发症中感染为51%例次,内瘘16例次,破裂10例次,术后并发症为胆汁瘘,囊内感染,外囊残腔闭合不全等。本组手术率为98.6%,死亡3例。结论肝包对人体损害主要为肝包并发症。肝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非凡是对肝包破裂所致的急腹症立即手术,清除包内容物,并及时抗休克,抗感染,抗过敏治疗,术后及时给予抗包病药物治疗。

  • 标签: 肝包虫 手术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鼠妇的质量标准。方法考察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等测定方法。结果确立了薄层色谱条件,筛选出较合适的浸出物条件。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及重复性均较好,可为提高鼠妇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病外科治疗方案的合理化选择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46例肝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46例肝包患者44例根据具体病变情况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大大降低了复发率。结论对肝包病患者应根据具体病变合理选择手术方案,遵循“个体化”原则,可取得较好的冶疗效果,降低复发的机会。

  • 标签: 肝包虫 手术方式 合理化选择
  • 作者: 王延义(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卫生监督所黑龙江牡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它的病原体是一种球虫,该病属于寄生虫病的范畴。弓形虫病在我国发现较晚,1955年福建首次从猫、兔、猪和豚鼠等动物分离成功,并分别于1957年和1959年正式报道。1964年在江西发现我国第一个病例,同年福建也发现一例。但由于当时未引起重视,且缺乏诊断手段,发现的病例又不多,而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70年代后期,因猪弓形虫病大流行,而引起兽医部门的重视,掀起研究家畜弓形虫病的热潮。到80年代,卫生部门也开展了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上掌握了我国弓形虫病的流行特征。由于新技术的采用以及诊断试剂的供应,发现的病例也逐年增多。同时,由于医疗部门的介人,出现了以临床为中心的又一个研究热潮。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宜宾市翠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644002)【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43-02夏天到了,家里边的蚊子、蟑螂以及其他虫子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烦人的蚊虫,家用杀(驱)虫剂成为了人们的居家必备之品。但是,家用杀(驱)虫剂的使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对家用杀(驱)虫剂进行一下了解,看看它们的使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1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杀(驱)虫剂有哪些?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杀虫剂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卫生杀虫剂,专门针对家中的蚊子、蟑螂等;另一种是较少使用的药剂,专门用于家中花卉等观赏性植物的害虫灭杀。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经常使用的卫生性杀虫剂有哪些。1.1植物性杀虫剂:这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杀虫剂类型,他们对蚊虫等都具有或多或少的除杀能力,应用较为广泛的有鱼藤和除虫菊等。1.2昆虫激素类杀虫剂:人们使用较多的是性外激素和保幼激素类。1.3无机和矿物杀虫剂:砷酸铅、矿油乳剂等。不过,该类杀虫剂药效较低且对人体造成的毒性较大,在有机合成杀虫剂出现后已被基本淘汰。1.4有机合成杀虫剂(1)有机氯类:硫丹、毒杀芬等;(2)有机氮类:杀虫双、杀虫脒等;(3)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2家用杀(驱)虫剂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论是什么种类的杀(驱)虫剂,使用时由于其化学制成因素等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杀虫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毒性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并且,这种毒性还可以依据毒性强度分为轻微中毒、中度中毒、剧毒等多个类型。实验研究证明:若长时间接触杀虫剂造成的慢性毒性,可能会出现致畸、致癌等健康影响。此外,杀虫剂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由其主要杀虫成分造成,制成杀虫剂的辅助成分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我们通过以下几点具体来看:2.1现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杀(驱)虫剂大多制作成喷雾型,这其实加剧了其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影响。喷雾型杀(驱)虫剂的药效成分大多是滞留型的,这样在使用其进行杀虫时药品会先漂浮在空中。当中的有毒物质也随之在空气中停留,起到成功驱虫、杀虫的效果。但是,人们在使用时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小部分喷雾吸入;再加上漂浮在空气中的有毒成分可能会飘落到房间内的各个角落,此时食品、水杯等人们会入口的东西也会被有毒物质侵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有时在喷完杀(驱)虫剂后,会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国内有关九香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研究进行综述,为九香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九香虫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