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中医肾病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接诊的100例不同的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气肾病特征以及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效率。结果:100例患者中96例经中医治疗肾病症状有所好转,治疗效果高达96.00%。结论:肾乃先天之根本,其内藏着先天之精华,不同的肾病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肾病 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童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结核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男性 86例,女性  51例,就诊年龄13.04±5.05岁,农村或乡镇80例(58.4%),城市57例(41.6%) ,常见的症状为咳嗽99例(76.7%)和发热51例(38.9%),除发热外仅24 例(18.3%)伴有其他结核中毒症状(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白细胞计数(7.23)×109/L,IGRAS阳性率87.6%(106/121),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82.9%(29/35 ),痰涂片阳性率17.5% (20/114) ,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26.2% (27/103),96.9%患儿为接种卡介苗,19.7%有活动性结核的密接史,原发性肺结核3 例( 2.2% )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 例(2.9 % ) ,继发性肺结核 67例(48.9 % ) ,结核性胸膜炎 25 例( 18.2 % ) ,支气管结核19例(13.8 % )其他肺外结核19( 13.8 % ) ,胸部 CT 主要表现为结节影伴空洞18例(13.4%)、肺实变2 例(1.5%)、支气管播散24例(18.3%)、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36例(27.5%)。好发部位依次为上肺57 例(41.6%)、下肺45例(32.8%)及双肺33例(24.1%)、肺部中叶9例(6.6%)。结论:儿童肺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并肺外结核诊断困难,需要结合接触史、卡介苗接种情况、胸部影像学表现,提高儿童结核的诊断,对限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肺结核 临床特征 儿童
  • 简介:摘要:白族属于少数民族,白族人民的主要聚集地是云南大理,白族具有浓厚的文化,其中白族舞蹈可以让其文化艺术魅力得到充分体现,白族舞蹈的审美性与观赏性都比较强。本文主要探究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 标签: 白族舞蹈 审美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猩红热是我国儿童和青少年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2011年以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猩红热发病率升高,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emm基因型和主要超抗原型别的病原学特征是否出现明显变化仍不明确。虽然猩红热的重症率和病死率极低,但猩红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加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传染病的疾病负担。为进一步做好猩红热的预防控制工作,一方面需加强病例监测,持续关注猩红热疫情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需全面深入开展病原学、免疫学、传播动力学、多学科交叉的生态学研究。

  • 标签: 猩红热 发病趋势 临床特征 病原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pemphigus,Hailey-Hailey disease,HHD)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HHD家系中9名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和家系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发病,皮疹表现为水疱和糜烂,部分患者伴瘙痒;皮疹分布于腹股沟、腋下、颈部和肛周等皱褶部位。3个HHD家系系谱分析显示HHD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结论HHD符合常染色体遗传模式,在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型有一定差异。

  • 标签: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家系 临床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辅助诊断工具,已被证实能有效提高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并被国内外的皮肤科医师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多数皮肤病而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的金标准,而皮肤镜下所呈现的特征大多有其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背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一步辅助临床医师鉴别皮损良恶性、指导活检取材等。本共识阐述了黑素细胞肿瘤的常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国内皮肤科医师的理解和认识。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皮肤镜检查 病理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特征及碳青霉烯酶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罗定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经临床分离、鉴定为黏液型PA的100份菌株,分析菌株药敏性和耐药表型,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库,开展产酶筛查,分析云浮地区黏液型PA耐药特征及耐碳青霉烯类酶的流行特征。结果 100株黏液型PA标本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7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7.0%和15.0%;其中耐药菌株有63株(63.0%),多药耐药菌株19株(19.0%),广泛耐药菌株2株(2.0%);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有25株,主要来自ICU(48.0%);20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中有8株产碳青霉烯酶(占40%),其中产金属酶5株(占25.0%),产丝氨酸酶2株(占10.0%),同时产金属酶和丝氨酸酶的菌株1株(占5.0%);耐碳青霉烯酶菌株数有随年代增长趋势。结论 云浮地区黏液型PA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相当部分为多药耐药菌株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通过检测PA产金属酶可间接反映碳青霉烯类耐药水平。

  • 标签: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特征 碳青霉烯酶流行特征
  • 简介: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实验材料,探讨图形编码条件下,意识.无意识记忆的具体性效应。实验采用2(材料: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2(材料呈现时间;3000ms和300ms)两因素混合设计,结果显示:①意识、无意识提取中均存在具体性效应。②在意识和无意识提取中均未发现加工水平效应。该研究验证了双重编码理论。

  • 标签: 意识 无意识 记忆 图形 具体性效应 实验
  • 简介:摘要论文介绍了一种喷墨打印机Gerber图形光栅化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由Gerber语法规则,对Gerber文件进行解析,得出Gerber文件数据信息;由解析得出的Gerber文件数据信息,计算图像的参数信息,调用预设图形的光栅化算法;最终得到需要预览的图像以及数据信息。系统还实现了对有序边表填充算法进行改进,运用基于阈值的有序边表填充算法,缩短算法的执行时间,提高Gerber光栅化的效率。

  • 标签: 喷墨打印机 Gerber 光栅化 有序边表填充算法
  • 简介:目的:根据口内哥特式弓描记轨迹图形的特点,对哥特式弓描记轨迹进行分类,并探讨每种分类的判读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54例无牙颌患者,运用美国GenevaDental公司生产的口内哥特式弓描记仪描记运动轨迹,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偏侧咀嚼习惯、旧义齿的咬合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瘫痪帕金森综合征等全身疾病,运用spss的ordinregression分析这些因素与轨迹分型的关系。结果:根据哥特式弓描记图形大致分为5种类型:尖顶型、圆顶型、多顶点型、偏侧型和单点型。偏侧咀嚼,旧义齿的咬合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瘫痪等全身疾病对分型存在影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尖顶型描记轨迹颌位关系位于尖顶的顶端,易于判断,圆顶型多位于圆顶两边延长线所组成的角的角分线与圆顶的交界附近,多顶点型需要对每个顶点进行验证,偏侧型位于偏侧方的顶点附近单点型就是这一点的位置。偏侧咀嚼,旧义齿的咬合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瘫痪等全身疾病对分型存在影响,影响的作用依次减小。

  • 标签: 颌位关系记录 哥特式弓描记 轨迹分析 义齿 全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包括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4例。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脑电图呈轻~重度异常;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脑膜血管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麻痹性痴呆MMSE和MoCA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神经梅毒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2014年在番禺区中医院就诊的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2014年8~1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登革热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100%),肢体酸软乏力(97.09%),头痛(64.08%),皮疹(45.63%),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分别占84.47%和75.73%,血清AST、LDH、CK和α-HBDH结果高于参考值上限分别占76.70%、46.60%、55.34%和67.96%。结论上述病例均为普通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

  • 标签: 登革热 临床特征 诊断
  • 简介:目的:鉴定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性状特征,为石斛类药材的品种整理、鉴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来源、性状鉴定方法。结果:总结26种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为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石斛的品种整理及其与混淆品的鉴别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斛 药材 性状鉴定 混淆品 杯鞘石斛 束花石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临床上可以脑缺血或脑出血发病.出血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络膜前动脉的破裂出血是引起烟雾病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再出血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烟雾病 脑出血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细胞瘤眼底表现等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例(12只眼)临床确诊为视网膜细胞瘤患者,整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及分析瘤体大小、位置,眼底表现,退化类型等。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确诊年龄5~39岁,中位数为14岁;单眼发病8例,累及双眼2例。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斜视4例,其余为视力差、眼前黑影或遮挡、体检发现异常。瘤体平均最大基底径为5.70 mm(范围2.69~8.69 mm),平均厚度为2.28 mm(范围0.61~3.76 mm)。12只眼均为单灶瘤体,后极部瘤体5个,中周部瘤体5个,周边部瘤体2个。眼底表现:10个瘤体为半透明视网膜占位病变,11个瘤体内含有钙化团,12个瘤体周围均伴边界明显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6个瘤体伴脉络膜萎缩改变。退化类型:1型瘤体2个,2型瘤体1个,3型瘤体9个,无4型瘤体。1例患者对侧眼合并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检测提示RB1基因突变。平均随访28.7个月,所有患者瘤体均稳定,无恶性转化表现。结论视网膜细胞瘤是临床较少见的良性视网膜肿瘤,具有半透明视网膜占位病变等特征性眼底表现,应予以定期随访。(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26-530)

  • 标签: 视网膜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 基因检测 随访研究 视网膜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肠白塞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肠白塞病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并发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针刺试验结果;消化道受累部位、溃疡形态;同时比较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例肠白塞病患者中,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26例(55.3%);消化系统症状以腹痛最常见,其他依次为腹泻、纳差、腹胀和肛周脓肿,发生率分别为80.9%(38/47)、46.8%(22/47)、42.6%(20/47)、36.2%(17/47)、2.1%(1/47);并发症以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为主,发生率分别为40.4%(19/47)、4.3%(2/47)、4.3%(2/47);37例(78.7%)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36例(76.6%)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36例(76.6%)红细胞沉降率加快,22例(46.8%)存在轻度以上的贫血(血红蛋白<90 g/L);针刺试验阳性25例(53.2%);消化道受累部位依次为末端回肠和回盲部、结肠、食管、十二指肠和空肠、胃、直肠,分别占57.4%(27/47)、27.7%(13/47)、23.4%(11/47)、23.4%(11/47)、17.0%(8/47)、8.5%(4/47);47例(100.0%)均出现口腔溃疡,62.1%(18/29)的患者内镜下表现为多发溃疡,按形态依次为圆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分别占48.3%(14/29)、34.5%(10/29)、17.2%(5/29)。女性肠白塞病患者的外阴溃疡发生率高于男性肠白塞病患者[85.7%(18/21)比30.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9 ,P<0.01);女性与男性肠白塞病患者的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发生率和针刺试验阳性率比较[100.0%(21/21)比100.0%(26/26)、85.7%(18/21)比76.9%(20/26)、42.9%(9/21)比50.0%(13/26)、52.4%(11/21)比58.3%(1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肠白塞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外阴溃疡等,女性肠白塞病患者较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外阴溃疡;内镜下表现以多发溃疡多见,按形态依次为圆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好发部位以末端回肠和回盲部最多见,其他依次为结肠、食管等部位。

  • 标签: 肠白塞病 临床特征 消化道症状 内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