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语言是音义配对的系统,但有时会出现有义无音的现象.这种现象,句法学上通常以"空号"来表示.但没有声音时,我们怎么知道是否有空号存在,这空号应该有什么意思呢?本文的主要论点是这些"空号"的存在和意义是由句法中的中心语(head)的选择限制来决定的.中心语的词汇特性决定了是否须有空号出现以及该空号如何解释.这个分析法是依赖词汇特性,不像删略法是根据语境删略句中已经生成出现的某些成分.在文献上,各式的"删略"结构,如谓语省略(VP-ellipsis)、动词省略(Gapping)、截省(sluicing)等大部由删略法来分析.这种删略分析无法解释汉语中谓语省略的各种句式及其意义.依据词汇特性来决定空号是否生成不但能分出这些谓语省略的句式和意义,而且还能正确地说明为什么一般语言,如汉语、英语等,都不可以省略中心语:这些语言都没有真正的动词或名词短语的中心语删略现象.删略并不是只要语境清楚就可.删略操作是在最简方案中视移位为拷贝合并时,为了要把一个有上下结构的句子或短语线性化所需要的运作.

  • 标签: 空号 删略 基础生成 谓语省略 中心语删略 成分缺失
  • 简介:“嵒”“喦”是两个不同的汉字,但因为形体相似,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常有混淆的现象。《汉语大字典》在处理这两个字时就存在字形误认、音义错位的问题,所以需要从字形、注音、释义等方面进行辨正。

  • 标签: 注音 《说文解字》 《广韵》
  • 简介:听、说、读、写是人类社会基本的语言技能。这些语言技能的形成和培养都必须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基础,而词汇的掌握是积累语言材料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词汇角度讲,听和读主要需要接受性词汇知识,而说和写主要需要产出性词汇知识。但在教学中该如何结合四项语言技能教授词汇?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 标签: 词汇知识 任务 语言技能
  • 简介:  几日前有学生来谈读书,带着一部清人著作,不是刻印本,而是一个今人弄的原文和白话对照本.某不爱看白话版古书,但学生拿着书,总要瞧它几眼.不瞧则已,每一眼看去,都有点不对味的东西.……

  • 标签: 古文今译 名字古文
  • 简介:<正>古文《醉翁亭记》篇中,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一句,其中“渔”和“鱼”,是两个音同义不同的词。前者是捕鱼的意思,或谋取不应得的东西的意思,后者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两者在古文中较易区分。在现代汉语中,两词意思未变,也能明显区分。然而,有些报刊在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常常搞错,特别是把“渔轮”、“渔场”、“渔港”、“渔捞”、“渔业”、“渔民”等中的“渔”写成“鱼”,造成明显的错误。诚然,“渔”和“鱼”有时也通用,如“渔鼓”、“渔具”、“渔网”、“渔讯”等,也可以、写成“鱼鼓”、“鱼具”、“鱼网”、

  • 标签: 渔鼓 《醉翁亭记》 渔捞 鱼具 渔网 鱼网
  • 简介:一般来说,前缀改变词义,后缀改变词性。然而,我们发现在相当一部分单词中。后缀不仅标示了词性,还影响了词义。标示相同词性的不同后缀常常都可以接在同一词根之后,它们所派生出的单词在意义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这也给词义的辨析增加了难度。

  • 标签: 后缀 词性 词义辨析 单词 词根 前缀
  • 简介: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着文字同形的现象。这些偏旁首先可能来源不同,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或讹变、或省简等,这些字形渐渐趋于相同,这就给后来的释字带来一些难度。

  • 标签: 文字学 同形 讹变 字形
  • 简介: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家有一位国王。这位国王的女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她的双眸清澈明亮,有如矢车菊一样美丽;她的秀发乌黑亮泽,散发出比风信子还要芳香的气息;她的脖子颀长白嫩,令白天鹅也自惭形秽。

  • 标签: 《公主与锡盒》 大学英语 双语阅读 童话故事
  • 简介:翻译至少包括三个过程:阐释过程、表达过程和接受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表达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阐释过程和接受过程都是为了表达过程服务的。当然,这里的接受过程指的是翻译者在完成了跨语表达之后,为了进一步润色而回过头来审视,以便进一步修正,让译文更为完美。作为翻译过程第一步的阐释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到位地为表达过程提供意义,为表达过程服务。阐释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表达。因此,翻译中的阐释和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一般意义的阐释主要是为了理解、衍生阐释对象的意义,而翻译的阐释行为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跨语表达。尽管翻译阐释和一般意义的阐释存在着目的上的不同,但它们毕竟都属于阐释行为,所以不妨借用一般性阐释学中对阐释过程的描述来探讨翻译的阐释过程。不过,在这里,这种探讨方式是回溯式的,只能借助翻译的结果来还原出译者在获得翻译结果之前的阐释行为,因为直接考察实施翻译行为的翻译者的内心阐释活动不易做到。

  • 标签: 阐释学 翻译者 翻译行为 训诂 接受过程 翻译过程
  • 简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 标签: 求人求
  • 简介:所谓“同素构造”,指的是这样一些语言单位,即由某些相同的语素组成的一组词(有时候也可能延伸为词组)。比如《青春之歌》中王凤鹃骂戴愉:“你这个笨蛋、傻蛋兼混蛋!”这句话里的“笨蛋”、“傻蛋”、“混蛋”三个词,都由一个共同的语素“蛋”。组成。这三个词就是一组同素构造。

  • 标签: 构造 修辞 《青春之歌》 语言单位 组成 语素
  • 简介:摘要本人将鉴赏能力进行了调试,降低了其要求,选择了以鉴赏童谣能力的培养作为切入点。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童谣的特点来培养低段学生听觉能力、语言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 标签: 童谣 低段学生 鉴赏 鉴赏能力
  • 简介:<正>郭良夫所著《词汇词典》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收集了26篇文章,多数是讨论词汇问题和词典编纂的,少数是关于语法、语言问题的。它们曾分别在《语文研究》《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语素和词词和短语》,讨论语素怎样成词,词和短语怎样划分,语法词和词汇词诸问题。由此得出结论说,语法词是临时词,不值得收入词典,

  • 标签: 词典编纂 词汇学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 语法词 中国语言学 诸问题
  • 简介:本文通过翻译实例,从翻译思维的两个方面,即理解思维和表达思维,对语境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分层次、由点到面地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例证,从而阐释翻译、思维和语境这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而又辩证的关系。

  • 标签: 语境 思维 翻译 理解思维 表达思维
  • 简介:摘要在侦探小说《罗杰疑案》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巧妙地借用坡《失窃的信》的模式,以在传统侦探小说中作为忠实助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作为罪案的凶手。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心理认同而使侦探罪犯的角逐变成了读者自己自己的智力较量,不自知地做了一回俄狄浦斯王。

  • 标签: 阿加莎· 克里斯蒂 侦探小说 第一人称叙述者
  • 简介:因是“久干久旱久热久闷”之后的“大雨透雨”,于是“听雨”之中,就有了一种近于急切的欢欣之情。为了勾绘这种“情”的形态,作者用了不少长句。

  • 标签: 长句 作者 形态
  • 简介:一、引言1.省略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口语书面语之中。省略具有多种修辞效果,或加强了剩余成分的印象,或使行文简洁,或使表达变得含蓄,或使未道出的话留有余韵。当然,这都是建立在正确使用省略的基础之上的。2.日语中省略成分、不出现的成分多,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已是人所尽知。对于以汉语

  • 标签: 日语学习 修辞效果 授受关系 人称代名词 语言能力 语法分析
  • 简介:符号关系词义郭聿楷北京外国语大学词义可说是语义学和词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对语言意义的关注首先就集中在词义问题上。古今中外,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立场和观念出发,以不同的观察视角,抱着不同的研究目的,用不同的理论和哲学思想作为依据,对...

  • 标签: 符号关系 词义理论 概念意义 语用意义 聚合关系 相互关系
  • 简介:情态问题应当放到言语产品,即篇章和话语中研究才能揭示情态的语义和语用意义。不同文体篇章中情态的表达程度和语义具有明显的差异。情态同篇章的文体特征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篇章的叙述基调。在语义层面,情态是篇章组织、篇章语义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法形式层面,情态的表达手段是篇章整体结构的重要粘连手段。

  • 标签: 情态 篇章 文体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