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在无水碳酸钾与麦草碱素质量比4∶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h的条件下制备麦草碱素基活性炭,探讨了麦草碱素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麦草碱素基活性炭的得率为17.9%,碘吸附值为827.5mg/g;用麦草碱素基活性炭处理100mL苯酚溶液时,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250mg/L、麦草碱素基活性炭投加量0.1g、吸附温度30℃、苯酚溶液pH值约7时,麦草碱素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于80min时达到平衡.麦草碱素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等温式描述.

  • 标签: 碳酸钾 麦草碱木素 活性炭 吸附 苯酚
  • 简介:大豆秸秆是聚糖含量较高的一种农业纤维废弃物,采用碱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条件(包括预煮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对大豆秸秆中不溶性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煮温度80℃,碱液浓度15%,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h时,大豆秸杆中不溶性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34.3%。低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嗜热踝节菌聚糖酶为低聚糖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在嗜热踝节菌聚糖酶的催化作用下,大豆秸秆聚糖水解的最佳条件,大豆秸秆在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实验结果显示:底物浓度为1.0%,酶添加量为30U/mL,温度设定为60℃,水解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低聚糖的得率最高,为24.2%,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大豆秸秆 木聚糖 碱法提取 水不溶性木聚糖 低聚木糖
  • 简介:本文对红麻本质部化机浆磺化和H2O2漂白后的残余酶解素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磺化和漂白后素的提取率下降,残余素的平均分子量减小,磺化后红麻木质部酸溶素含量增加,素中酯键和烷基芳基醚键等连接型式有一定程度的断裂,素自由基减少,共轭羰基、邻醌结构和酚羟基有所增加,H2O2漂白可以破坏部分邻醌结构和共轭羰基,而素中甲氧基、酚羟基含量有所上升。

  • 标签: 红麻 木素 磺化 漂白
  • 简介:山东食品发酵研究院中协食品添加剂中心的细菌内切聚糖酶工业化生产项目通过了专家技术鉴定。其内切聚酶的芽孢杆菌,经中国疾病预防中心鉴定,它属安全无毒菌株。在面包和馒头中添加20~50ppm产品的试验说明,实验组孔隙均匀,产品口感得以改善,产品体积增加15%。经和等量国外进口产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标签: 山东食品发酵研究院中协食品添加剂中心 内切木聚糖酶 工业化生产 产品品质
  • 简介:从粉单竹中提取竹沥液,探讨了竹沥液对粉单竹磨素、粉单竹未漂及漂后APMP磨素发色基团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木素发色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竹沥液中含有发色基团,且竹沥液会吸附在素上,从而增加素共轭羰基的含量;经紫外光照射后,素及吸附在其表面的竹沥液会生成新的发色基团,进而影响粉单竹APMP的白度和返黄程度。

  • 标签: 粉单竹APMP 竹沥液 木素 发色结构
  • 简介:研究了以硫酸盐素为原料告成生物可降解型聚氨酯材料的方法,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各种素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氨基甲酸酯结构形成的影响。采用TGA和DS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素原料所合成的聚氨酯的物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素具有典型的聚多元醇结构,用开绿灯作原料合成的聚氨酯与典型的PEG型聚氨酯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虽然素的添加对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a)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然而添加素可以使得聚氨酯在400℃以下的分解百分率明显下降.说明以素为原料的聚氨酯高分子具有较好的耐热件能。

  • 标签: 聚氨酯材料 合成 原料 硫酸盐 多元醇 木素
  • 简介:对热置换麦草乙醇法制浆黑液中的溶出素进行了分级分离提纯,并采用FT-IR、^13C-NMR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出素中由于温度变化析出的部分占有很大比例,当温度降至50℃时,黑液中可溶解的素达到了总量的29.7%。一部分β-O-4结构的素随着素大分子的溶出转移到乙醇溶液中,而不是在发生断裂后再溶于蒸煮液中。在溶出素中,低分子质量部分中包含了更多的羟基和羰基结构,其中包括大量的共轭羰基结构。伴随着α-O-4键的断裂,部分Cα上发生了与芳香环的缩合反应。

  • 标签: 溶出木素 分级 结构 乙醇法制浆 热置换
  • 简介:探讨了聚糖酶处理对NaOH-AQ麦草浆HD漂白的影响.结果表明,AU-PE89聚糖酶处理可以有效改善NaOH-AQ麦草浆HD漂白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当酶用量为7.5U/g时,漂白效果最理想,白度增值为3.3%ISO;同时,AU-PE89聚糖酶处理还可以降低HD漂白废液的CODCr,减少漂白污染.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聚糖酶处理后纸浆的纤维结构变得更疏松,纤维更加润胀柔软.

  • 标签: 木聚糖酶 HD漂白 麦草浆 扫描电镜
  • 简介:对我国北方阔叶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进行深度脱素的改良硫酸盐法蒸煮(EMCC),得到EMCC纸浆。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从原料和EMCC纸浆中分离出原料素和纸浆残余素;采用酸析法从EMCC蒸煮黑液中分离出黑液溶出素样品,再经弱酸水解得到纯的黑液溶出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对所得素样品分别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检测,分析了EMCC蒸煮过程中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得出素结构谱图,对原料素、纸浆残余素和黑液溶出素结构中各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研究素结构在EMCC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标签: 三倍体毛白杨 EMCC ^31p-NMR 木素结构变化 木素相对分子质量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本色废纸浆氧脱素前高锰酸钾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纸浆的作用。结果显示,pH值和高锰酸钾用量是预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高锰酸钾具有脱素和活化素结构的双重作用,可以提高氧脱素的选择性,预处理后残留在纸浆中的Mn^2+对氧脱素影响很小。

  • 标签: 本色废纸浆 高锰酸钾 预处理 氧脱木素
  • 简介:玉米芯水解制糖的生产过程中,阴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是关键的环节。借助液相色谱分析了D30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不同酸碱度情况下对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糖纯度在不同条件下都有所下降,除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转化为阿拉伯糖外,还其他副反应发生;糖在碱性环境下比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更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及其他副反应;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糖异构为阿拉伯糖的反应速率;D201树脂对糖差向异构化反应的促进作用远强于D301树脂。

  • 标签: 木糖 阿拉伯糖 差向异构化 阴离子交换树脂
  • 简介:以麦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规烧碱-蒽醌法蒸煮。采用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分别从原料和纸浆中分离出原料素和纸浆残余素;采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素试样,经弱酸解得到提纯的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有的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蒸煮的进行,麦草纸浆残余素的平均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升温后期和保温初期是造成素平均分子质量降低的主要阶段;黑液中溶出素的平均分子质量则逐渐增大。

  • 标签: 麦草 烧碱-蒽醌法制浆 木素分子质量
  • 简介:探讨了用An-76真菌聚糖酶漂白NaOH-AQ麦草浆,结果表明,经酶处理后纸浆白度和囊合度提高,KMnO4值降低,酶处理浆的可漂性增加,尤其对过氧化氲漂白影响较大,白度提高3%~4%ISO。酶处理浆的强度提高。

  • 标签: 漂白 麦草浆 酶处理 AQ 可漂性 纸浆白度
  • 简介:对桂术预水解硫酸盐浆无元素氯漂白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与少氯漂白方法比较。结果表明,Kappa值为12.2的未漂浆,用0-D1-E-D2-A漂序,漂白浆的白度达到93.1%SBD;当用0-Dl-E-H-D2-A漂序时,浆的粘度低,废水BOD5和CODcr含量升高1Kappa值为7.4的来漂浆用D1-E-D2-A漂序,可以把浆漂至90.6%SBD的白度。

  • 标签: 硫酸盐浆 桉木 少氯漂白 漂白浆 白度 KAPPA值
  • 简介:糖酶(EC3.2.1.8)能专一性地催化水解硫酸盐浆中的聚糖而提高硫酸盐浆的可漂性.聚糖存在于浆中的形式有:聚糖衍生有色物、素-聚糖复合体、机械性缠绕素的聚糖及影响纤维润胀的聚糖.聚糖酶在硫酸盐浆含氯漂白流程中的作用底物可能不同于过氧化氢漂白流程中的.聚糖酶在硫酸盐浆含氯漂白流程前可能作用于机械性缠绕素的聚糖或与素化学键连接的聚糖,从而改善浆的漂白性能;而聚糖酶处理过氧化氢漂白的硫酸盐浆可能作用于与素化学键连接的聚糖或聚糖衍生有色物,直接漂白硫酸盐浆.聚糖和素在纤维细胞壁和不同的纤维类型中的分布,对聚糖酶辅助漂白硫酸盐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硫酸盐浆 木糖 过氧化氢漂白 木素 纸浆 氯漂
  • 简介:对桉化学浆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及其超滤处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H三段漂白废水的主要污染来自C、E两段,占总负荷的80%左右。用本试验的PS膜进行超滤处理后,漂白废水的BOD5值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 标签: 桉木 化学浆 超滤处理 CEH三段漂白 特性 漂白废水
  • 简介:关于低聚糖的检测方法现在在《药典》中没有规定,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低聚糖相关产品的检测方法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参加了低聚糖行业标准的制定。此文介绍了硫酸水解法测定低聚糖的方法。并对方法学的建立作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水解 高压液相 方法学建立
  • 简介:利用水预水解法先提取桉木片中的半纤维素,然后对水解后的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探讨了P因子(预水解因子)与水预水解及后续KP法制浆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水预水解提取液中戊糖和糠醛等成分随P因子变化的特点,以及P因子与浆料得率、卡伯值、黏度及物理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P因子变化对提取液和黑液中糖类组分的影响。

  • 标签: P因子 半纤维素 水预水解 硫酸盐法制浆 桉木
  • 简介:研究了乙醇麦草浆纤维表面的形貌学特征、化学组成和素的分布。AFM研究结果表明,未洗涤乙醇浆纤维表面被无定形的素完全覆盖,素颗粒的数量和大小随洗涤逐渐减少减小;洗涤四段的乙醇麦草浆纤维微细纤维清晰可见,但仍然可见素颗粒。研究还表明,乙醇浆纤维表面素为球状颗粒,这是素分子内聚力作用的结果。素在纤维表面沉积所产生的素颗粒的大小、分布和形貌学特征与素性质和浓度有关。XPS分析结果表明,乙醇麦草浆纤维表面O/C比远离纤维素O/C比的理论值而接近素O/C比的理论值,证明乙醇浆纤维表面存在素。同时对乙醇浆卡伯值的变化进行了测定,表明快速冷却洗涤法乙醇浆卡伯值高的原因主要是在蒸煮和洗涤过程中溶解素在纤维表面二次吸附和沉积造成的。

  • 标签: 乙醇制浆 木素沉淀 AFM XPS 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