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出母猪产后乏情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应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对营养性母猪产后乏情,通过加强营养、增加运动、光照、公猪试情等方式,可有效地促使乏情母猪恢复正常发情;对疾病性引起母猪乏情,应用激素治疗,PGC+HCG组疗效显著,母猪发情率迭66.7%、配种受胎率迭87.5%。平均产仔数达9.85头。PGC组次之,PMSG组效果不理想。统计学分析,PGC+HCG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PMSG组和PGC组(p〈0.01)。表明疾病性母猪乏情主要是卵巢持久黄体病造成,应用PGC+HCG治疗,可迅速溶解黄体、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得到较好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产仔数。

  • 标签: 母猪 乏情 原因 对策
  • 简介: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真菌性鱼病,最常见病原体是水霉属和绵霉属一些种类.水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池塘养殖业中一种严重鱼类流行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水霉病 鱼类 防治 真菌性鱼病 霉菌感染 一年四季
  • 简介: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 标签: 长毛对虾 越冬试验 亲虾 海区 性腺成熟 人工育苗
  • 简介:仔猪水肿病又叫大肠杆菌病毒血症,常被养殖户称为小猪摇摆病,它是由定植在仔猪大肠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产生毒素所致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神经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皮下水肿和运动失调。断奶后1~2周龄仔猪多发,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较高,可达90%以上,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本病无明季节性,但春、秋季发病多,尤其是在气候骤变、阴雨季节和饲养条件突变时易引发。仅在2005年3月份,笔者诊治了莲镇桂水、新燕、白花等村散养户6例仔猪水肿病,除3头病情严重未治愈外,治愈了114头,治愈率75.8%。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仔猪水肿病 诊治 大肠埃希氏菌 治愈率 病毒血症 大肠杆菌
  • 简介:  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发生于当年11月至次年5月甲鱼越冬期,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经济效益.死亡者大多是雌鳖和体重200克以下稚鳖,病鳖身体消瘦,有时呈现肋骨外形,背甲颜色加深变黑,失去光泽;裙边柔软,并出现皱纹;活力减弱,四肢无力,反应迟钝.越冬死亡症不是单一因素结果,而是多方面不良因数共同作用结果,下面是对越冬死亡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探讨:……

  • 标签: 原因预防 后期死亡 死亡原因
  • 简介: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机能,可大大提高养猪生产技术指标,这是实现猪场良好经济效益基础。笔者在服务中发现,许多养殖户对母猪管理存在问题,在此,特就此问题与同行交流。

  • 标签: 母猪 管理 生产技术指标 繁殖机能 经济效益 养殖户
  • 简介: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重大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带来一个突出问题是蓝藻水华暴发.大规模蓝藻水华降低了水资源利用效能,引起严重生态破坏巨大经济损失,而蓝藻毒素产生给公众健康带来极大隐患.有关蓝藻毒素中毒事件也时有报道.引起蓝藻水华种类主要有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Anabaena)、鞘颤藻(Lyngbya)、束丝藻(Aphanizomenon)、颤藻(Oscillatoria).本文简要概述了蓝藻水华危害及其治理现状.

  • 标签: 蓝藻水华 危害 治理动态 环境问题
  • 简介:仔猪腹泻是指3月龄以内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群发病.尤其是以出生后3~7d以及断奶后10~18d仔猪多发,常表现厌食或拒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等症状,是一种典型多因素疾病,笔者就仔猪腹泻病因防制措施与同行探讨。

  • 标签: 仔猪腹泻 防制措施 病因分析 消化机能紊乱 饲料利用率 生长迟缓
  • 简介:流沙镇是我国海水珍珠养殖最早乡镇,已有3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被誉为“中国珍珠第一村”。珍珠生产高峰时产值曾达全国1/3强。现在全镇5个村委会,12000个农业人口中有85%从事珍珠产业。有珍珠养殖场1857个,

  • 标签: 中国 珍珠养殖 珍珠产业 农业人口 产值 中国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养猪户规模扩大.一些养猪户由于缺乏饲养管理技术,使得夏季猪患病增多.最为明显就是猪链球菌病和弓形体病,并出现了一些新流行特点和变化.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也为兽医技术人员对猪病诊断、防治增加了一些困难.在预防与治疗时应加以区分。下面笔者就这二种病分别作一简述,希望能给广大养猪户带来一些启示。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流行特点 防制措施 弓形虫病 夏季 饲养管理技术
  • 简介:龟类动物具有较高食用、药用观赏价值,历为国人所喜爱。由于人类对龟需求量猛增.加上龟成活率远高于鳖,促使越来越多养殖户开始养龟。随着养龟业不断发展,以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必须预防龟病发生,做到健康养殖,才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 标签: 龟病 预防 原因 观赏价值 养殖规模 健康养殖
  • 简介:阿拉斯加鲑鱼多由小型运输船从远离渔港捕捞船拔装后直接转运加工厂。在转运过程中,用冰或冷冻海水加以冷藏保鲜。这种转运系统可以保证在运输船往返于加工厂和渔场之间时,捕捞船能连续不断地进行捕捞生产。同时,该系统还有助于水产加工厂管理者按渔获物到达时间,高效率地安排劳动力,保证待加工渔获物能流畅、快速地流经加工厂各车间而生产出质量最优产品。

  • 标签: 保鲜 渔获物 捕捞生产 运输 加工厂 渔场
  • 简介:早期断奶仔猪易受生理、营养和环境影响,而产生应激影响其正常生长,其中营养因素最为重要,本文阐明了仔猪料中碳水化合物作用厦其消化酶分布特点。描述了仔猪时碳水化舍物消化吸收机理,并时几种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和利用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合理配制断奶仔猪饲料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仔猪 早期断奶 碳水化合物 营养
  • 简介:近几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但是,河蟹防逃技术始终困扰着北方广大养殖户.通过几年来对河蟹养殖户调查,和对南方先进养殖技术学习.我们总结了北方地区河蟹逃跑原因防逃对策.

  • 标签: 河蟹 防逃 原因 逃跑 北方地区 养殖技术
  • 简介:全世界约有海参900余种,其中有40种可供食用。1985年,全世界生产海参13500吨,大部分流入中国,小部分流入东南亚地区。中东阿联酋迪拜是中非海参中转地,香港是东南亚中转地。

  • 标签: 海参市场 历史演绎 中转地 食用价值
  • 简介:现代集约化养猪业,在搞好疫病防制,利用生产、生长性能优秀种猪,采用先进设备,先进饲养管理同时,关键还是离不开合理、全面的饲料营养搭配,才能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目前,猪用饲料原料多,产地各异,预混料品种繁多,良莠不齐,无论是原料还是预混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养猪场户正常生产,造成不良后果。根据生产实践,现就影响不同阶段猪生长发育饲料营养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饲料原料 营养因素 生长性能 养猪业 正常生产 疫病防制
  • 简介:水蛭,俗称蚂蟥,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是我国传统药用水生动物。水蛭干制品是一味中药,具有破血逐淤,通经消瘢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闭经、跌打损伤和淤血肿痛等。近年来,还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不错疗效。过去水蛭以自然捕劳为主,近年来,由于稻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导致水蛭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水蛭 养殖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 工业废水污染 环节动物门
  • 简介: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每年因多种疾病而死亡生猪约占养猪总数8%~10%.死亡猪中75%~80%以上为未成年猪。仔猪阶段(1~60d),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弱.尤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病原微生物功能极弱.这时正是仔猪处在生命最高危险期.许多时候环境变化是导致仔猪发病主要诱因。因此.创造和利用有益于仔猪健康成长外界环境条件.消除或避免有害因子和不良状态对仔猪影响.是仔猪管理基本任务。

  • 标签: 仔猪生长 环境变化 调控 病原微生物 饲养过程 系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