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普萘洛尔,对照组口服5-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及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iL、ALB、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进而降低门静脉、脾静脉压力及TBiL、ALB及ALT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急救护理在小儿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的68例惊厥患儿,按接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组)和观察组(系统急救护理组)。调查并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并发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更短,并发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取系统急救护理模式对惊厥患儿进行急诊护理,能明显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并发,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性急救护理 小儿惊厥 急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研究的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研究现状。结果延续护理研究进展可归纳为4个主题,延续护理的概念和模式;肝硬化患者治疗的依从;肝硬化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必要;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论肝硬化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仍然存在,良好的延续护理使肝硬化患者治疗的依从显著提高,并发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肝硬化 延续性护理 研究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硬化的临床诊断经验,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8例原发性胆汁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2~10年,临床症状有乏力、纳差、皮肤瘙痒等,体征有黄疸、肝掌、黄斑瘤、肝脾肿大等。实验室检查ALT、AST、ALP等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18例均进行了肝穿活检,都符合PBC改变。结论原发性胆汁硬化容易漏诊误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是有价值的检测指标,最好做早期肝脏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肝硬化 胆汁性 抗线粒体抗体M2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胆汁硬化(PBC)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对其病理特征进行更全面的认识。方法 随机纳入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36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Seldinger技术以及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药物给予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所有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有30%~60%的栓塞范围,手术之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改善了血常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出现的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够代替代脾切除术。结论对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症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科2000年5月至2007年12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病脾切除术(包括同时行门奇断流术)者共计108例行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严密监测处理。结果本科2000年5月至2007年12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病脾切除术(包括同时行门奇断流术)者共计108例,无1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大出血导致严重并发。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严密监测处理可减少和避免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发生严重并发

  • 标签: 肝硬化 脾切除术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血栓形成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收治了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在70例患者中盲抽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35例作为实验组,实施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并发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更优,术后并发血栓形成的概率也大幅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血栓的治疗上,效果极佳,有效加快了患者的恢复进程,病症不适感也得到了极大地降低。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术 并发血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以小儿急性阑尾炎者 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分为参照组 40例与研究组 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者采用系统护理,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急性阑尾炎 生活质量 切口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轻中度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96例轻到中度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对照组加用双氯芬酸钠(75mg/次,2次/d),观察组加用甲泼尼龙(4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LEDAI积分、ESR、CRP、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泼尼龙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氨蝶呤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的疗效.方法:将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36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的46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U,3次/d,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疗效明显的有5条下肢,占20.8%;症状有改善的12条,总体有效率70.8%;没有变化的6条,1例因皮疹而中止治疗.对照组中3条症状有改善,其余没有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5).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诉.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疗效 盐酸沙格雷酯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又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的发生风险,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肝硬化脑病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肝硬化脑病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等指标。结果:从并发上看,试验组发生率2.86%,和对照组17.14%相比更低(P<0.05)。从EORTC QLQ-30评分上看,干预后:试验组(83.14±3.25)分,和对照组(75.28±4.9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肝硬化脑病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病人预后更好,并发发生率更低。

  • 标签: 预后 肝硬化肝性脑病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肝硬化脑病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肝硬化脑病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等指标。结果:从并发上看,试验组发生率2.86%,和对照组17.14%相比更低(P<0.05)。从EORTC QLQ-30评分上看,干预后:试验组(83.14±3.25)分,和对照组(75.28±4.9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肝硬化脑病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病人预后更好,并发发生率更低。

  • 标签: 预后 肝硬化肝性脑病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死亡与并发的关系,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30例肝硬化患者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和常见死亡原因。结果其中以50~59岁和40—49岁年龄组患者发病率高达33%、30.9%。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166例(72%),血吸虫硬化23例(5%)。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8例(12%),肝昏迷15例(6%),感染29例(13%),原发性肝癌16例占7%。230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5例,死亡率11%,死因中: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34%);肝昏迷13例,感染20例,占死亡病例80%。结论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的并发是提高肝硬化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肝硬化 临床分析 预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肿瘤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2%∶17.78%,X2=4.444,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的概率。

  • 标签: 脑肿瘤 手术 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
  • 简介:闭塞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其它疾病.目前早期诊断率还比较低,使部分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1].现将笔者临床所见26例漏诊患者治疗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闭塞性动脉硬化 老年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肝静脉(HV)多普勒频谱改变与肝纤雏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健康体检者和104例肝硬化患者的HV频谱图象作了对比观察。探讨了正常组与肝硬化组之间HV波出现的差异,比较HV波形的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所有正常组HV波形为HV0;肝硬化组HV02例(11.5%);HV150例(48%,HV242例(40.5%)。HV多普勒频谱改变与肝硬化分级也有关,肝功能损害程度在HV2组最重,HV0组最轻。不同程度肝硬化之间HV多普勒频谱的差异均有显著。结论肝静脉多普勒频谱在诊断肝硬化程度方面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肝静脉 多普勒频谱 肝硬化 相关性 肝纤雏化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淤积硬化属中医学“鼓胀”范畴。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硬化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