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成为基因组研究重点。基因表达分析是基因功能研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SAGE)是一种可以直接对细胞基因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实验技术。SAGE技术极具竞争力.不但能够获得特定细胞或组织基因表达谱全貌,而且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状态下表达谱来确定某一条件下细胞表达特定基因。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进展及其在神经肿瘤领域中应用。

  • 标签: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70岁以上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242例接受胃癌手术70岁以上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影响短期手术效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2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发生率高(5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96例,39.7%),最常见并发症是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年龄≥76岁、合并基础疾病、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240min、术前血红蛋白〈80g/L是70岁以上胃癌患者手术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胃癌患者外科医师不要放弃根治机会,但要重视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处理,提高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多学科协作,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高龄胃癌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仍然是安全

  • 标签: 胃癌/外科学 高龄 危险因素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例24h胸腔引流量250~400ml,予禁油腻食物并予以高蛋白支持;6例24h胸腔引流量400~700ml,予生长抑素治疗并间隙性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1例24h胸腔引流量700~1200ml,予胸腔灌注金葡素注射液。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所有患者拔管后无胸闷、气促、心率加快症状,3d后复查胸片未见明显积液。结论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易损伤胸导管分支及交通淋巴管,引起乳糜胸并发症,采取个体化精准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乳糜胸 临床诊治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左胸后外侧路径手术和I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疗效。方法选择21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为左胸切口组(75例)和Ivor-Lewis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Ivor-Lewis组淋巴结阳性率为(4.99±1.08)%,与左胸切口组(5.24±1.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切口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Ivor-Lew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中出血量少于Ivor-Lew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96%,与左胸切口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点和弊端,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考虑肿瘤大小、位置、扩散程度及患者承受能力,决定最佳手术入路。

  • 标签: 中段食管癌 淋巴结清扫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黑色素瘤冷冻免疫瘤苗激活自体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Ⅲ期黑色素瘤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Ⅲ期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分别接受TIL+白介素-2(IL-2)和IL-2治疗2个月,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总体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以及治疗副反应。结果两组OS和R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1个淋巴结侵犯者OS和RFS均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耐受治疗良好,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L+IL-2治疗能显著改善Ⅲ期黑色素瘤患者OS和RFS,只有1个淋巴结侵犯者治疗效果比〉1个淋巴结侵犯者好。

  • 标签: 黑色素瘤 肿瘤浸润细胞 白介素-2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胃癌转移到男性生殖系统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本院诊治1例残胃癌术后左侧精索转移患者资料,同时检索2015年10月之前PubMed、Medline、Ovi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上已发表胃癌转移到男性生殖系统相关文献,将符合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文献纳入,提取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42篇文献,共提取44例患者资料。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7.3±14.3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5.1(5.1±6.79)个月。单纯左侧生殖系统转移15例(34.1%),单纯右侧生殖系统转移21例(47.7%),双侧同时转移8例(18.2%)。33.3%患者首诊生殖系统转移癌.随后检查发现胃癌。原发胃癌病理分化程度差病例占89.6%(26/29),转移癌病理分化程度差病例占93.3%(28/30)。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结论胃癌转移到男性生殖系统罕见,原发胃癌与生殖系统转移癌分化程度低,且患者预后极差。

  • 标签: 胃癌 男性 生殖系统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多层螺旋CT表现以及多层螺旋CT对残胃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22例残胃癌螺旋CT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残胃癌螺旋CT表现。结果22例残胃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印戒细胞癌5例,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7例,高分化腺癌3例。残胃癌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好发于吻合口,CT表现为吻合口及残胃胃壁受侵犯最常见,其次为贲门区胃壁,再次为食管下段及空肠,表现为胃壁增厚,僵硬,形态不规则,不均匀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对残胃癌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一定依据,CT表现可与病理类型相对应并对外科手术方式及其他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残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背景与目的:生长激素腺瘤诊断和治疗方法不一,疗效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诊疗经验,探讨现代诊断标准制定意义和治疗方案可行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例共95例,其中Ⅰ级29例,Ⅱ级36例,Ⅲ级30例,侵袭性腺瘤11例。除1例接受额下入路手术外,其余94例均接受经鼻蝶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手术组)62例,术前结合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手术+药物组)33例。采用目前国际标准方法来评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全部病例中,手术全切除81例(85.3%),次全切除14例(14.7%),其中11例侵袭性腺瘤均为次全切除。IGF-1恢复至与性别和年龄组相匹配正常范围者64例(67.4%)。除外侵袭性腺瘤,手术组全切除率为94.7%,IGF-1恢复正常者39例(68.4%),手术+药物治疗组全切除率为100%,IGF-1恢复正常25例(92.6%)。结论:经鼻蝶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首选方法,术前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缓解术前高血糖、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用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IGF-1水平,正常IGF-1水平预示患者生存时间接近正常人群。制定和实施国际统一生长激素腺瘤诊断标准对于疗效评估、术后随访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生长激素 手术 生长抑素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非肝硬化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进行总结.方法采用本中心自1995年至2001年问手术切除96例经组织学证实非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8/96).术后1年、3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4%、62.5%、47.9%及38.2%,中位生存期为57个月.术后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6.3%、39.6%、33.3%,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8个月.TNM分期是患者总生存及无瘤生存独立预后因素.术中出血是影响行治愈性切除手术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论治愈性局部肝切除是非肝硬化肝癌有效和安全治疗方法.对术后肝内复发患者建议采取积极局部治疗以延长生存.

  • 标签: 肝细胞癌 非肝硬化 肝切除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颅内肿瘤,脑转移瘤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颅内转移瘤诊断和最佳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经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综合治疗8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预后。术前明确有肿瘤或肿瘤手术史76例,另4例术前肿瘤性质不明。结果:手术行转移灶完全切除者50例,其中原发病灶完全切除者28例,原发灶放疗或化疗者22例;多发灶只清除1个者11例:其余19例只行放疗加化疗。原发病灶中肺癌40例,占已知病灶52.6%,病理类型以腺癌和低(未)分化癌为多见,分别为41.2%和36.4%。本组生存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3年零7个月,中位生存期17个月,平均生存期16个月,只行放疗加化疗者平均生存期11个月。与同期未经综合治疗者相比,本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脑转移瘤诊断一经确立,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态度、手术切除肿瘤、去骨瓣减压、明确病理类型至关重要.再针对病理类型行放疗和,或化疗等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帮助。

  • 标签: 颅内转移瘤 诊断 综合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泌乳素腺瘤在垂体分泌性腺瘤中所占比率较高,临床治疗观点各家不一。本文分析总结了垂体泌乳素腺瘤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5年间124例垂体泌乳素腺瘤病例临床表现、内分泌学、影像学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泌乳素腺瘤男性患者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性功能障碍多见;女性以月经异常、溢乳多见。手术组平均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男性1875.22μg/L,女性376.6μg/L。男性肿瘤直径平均38.05mm,其中83.3%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在女性则为15.25mm和49%。术后,男性PRL降至385.84斗g/L(P〈0.05),15例性功能障碍者13例改善,82.6%视力视野障碍得到改善;女性PRL降至23.93μg/L,(P〈0.05)。微腺瘤不孕者术后受孕率达81.25%,高于药物治疗组33.33%(P〈0.05)。结论:男性患者具有发病年龄高、肿瘤大且呈侵袭性生长、泌乳素水平高等特点。而女性有发病年龄较低,多为微腺瘤,手术治疗后泌乳素水平控制率高,不孕患者受孕率高等特点。我们提倡以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

  • 标签: 泌乳素腺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差异,旨在发现合理治疗策略。方法:对1984年至1997年间14例男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和3例分别进行了传统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根据病情术后选用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应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无病生存期进行了比较。结果:淋巴结转移率和ER受体阳性率分别为69.2%、70.0%。改良根治术、传统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期为63mo、118mo,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鉴于男性乳腺癌是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最理想治疗方案为传统根治术,术后再选用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 标签: 男性 乳腺癌 诊断 治疗 生物学行为
  • 简介: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世界肿瘤杂志》刊载论文关键词,揭示(《世界肿瘤杂志》研究热点及其发展变化,为(《世界肿瘤杂志》及肿瘤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维普数据库中获取关键词,运用词频分析方法,分别经过建表、统计、汇总、整理后,归纳出了近7年来肿瘤学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轨迹。结果结论肿瘤作为肿瘤学领域基础内容,是《世界肿瘤杂志》刊载论文经久研究热点。化疗、手术治疗、胃肿瘤和肺肿瘤是《世界肿瘤杂志》刊载论文重要研究热点。免疫组化和基因表达是《世界肿瘤杂志》刊载论文新研究点,将会成为《世界肿瘤杂志》刊载论文发展方向。

  • 标签: 世界肿瘤杂志 关键词 词频分析 文献计量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至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41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通过加强肠内营养管道护理、心理护理,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419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42例出现轻度腹泻,8例出现腹胀,予加热营养液、减少营养液量、减慢输注速度等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重度腹泻,予暂停营养液输入,给予止泻药物注入后缓解。结论在细致护理下,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护理 肠内营养 风险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2和顺铂联合腔内给药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38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后联合注入重组人白介素-2和顺铂,2次/wk,连续2wk。判断指标总有效率(CR+PR)、生活质量状况及毒副反应。结果本组38例病人总有效率为73.7%,生活质量状况提高52.6%,4例发热(10.5%),2例胸痛(5.26%),心电图、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白细胞介素-2和顺铂联合腔内给药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一定疗效。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白介素-2 顺铂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gallbladdercarcinoma,UGC)治疗经验,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00例LC术中及术后诊断为UGC1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6例胆囊癌病例中,在LC术中诊断7例,LC术后诊断有9例,其中Nevin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7例、Ⅳ期1例.患者5年存活率NevinⅠ期为100%,Ⅱ期5年存活率为66.7%,Ⅲ期和Ⅳ期未有5年存活者.结论UGC患者存活与肿瘤分期相关,NevinⅠ期胆囊癌,行LC即可.LC术中怀疑有胆囊癌应及时行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NevinⅠ期以外UGC应该尽早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 意外胆囊癌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收治2例患者及国内文献报道5例生长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例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22~72岁,平均43.0岁.临床表现腹痛4例,腹泻3例,腹部包块1例,低血糖1例.误诊为其他肿瘤4例,包括胰岛细胞瘤2例,胰腺囊腺瘤1例,十二指肠类癌1例.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1例患者行活检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生长抑素瘤,免疫组化生长抑素(SS)表达均阳性.结论生长抑素瘤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确诊需靠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灶是本病最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生长抑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外科治疗规范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85例为对照组;制订并实施外科治疗规范后,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101例作为实验组,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总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6例,对照组85例、实验组101例,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实验组(15.83±6.8)天,对照组(21.02±9.7)天;P=0.000,术前住院时间:实验组(5.93±4.1)天,对照组(8.01±6.1)天;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5.5%,实验组22.2%;P=0.035。第一次下地活动时间:对照组(15.39±7.6)天,实验组(8.00±6.3)天;P=0.000。Haris评分优良率:对照组90.2%,实验组86.4%;P=0.510。死亡率:对照组11.8%,实验组12.6%;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规范化外科治疗后,能有效缩短总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髋骨折 卒中 老年人 规范 治疗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左侧海马脑PXA进行头颅MRI检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MRI在左侧海马发现直径约0.8mm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稍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部分囊影呈现高信号,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其余脑组织信号均匀,异常信号影未见。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含较多砂粒体、似黄色瘤样,与正常脑实质界限欠清,细胞形态多样,由梭形、单核样及椭圆形等形态细胞组成,多核瘤巨细胞也散在可见,瘤细胞胞浆有的含脂滴,瘤细胞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灶区附近可见散在淋巴粒细胞浸润。对PXA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染发现,肿瘤细胞表达中GFAP、CD34、S-100、Vimenin为阳性,EMA、CD163、NF、NeuN染色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2%;对其进行网状纤维染色,可发现网状纤维网将瘤细胞分割包绕于其中。结论:脑PXA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其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多形性 黄色 星形细胞瘤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误诊情况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2.7%。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40.9%,Ⅲb~Ⅳ期患者高达81.8%,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肺癌认识,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常规行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支纤镜、CT或MRI检查等,以减少误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年肺癌预后。

  • 标签: 肺肿瘤 青年人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