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病友入门”栏目将连载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倪青主任为新病友们倾心撰写的文章。文章共分为五部分,详细全面地介绍了中西医防治糖尿的基本知识,敬请广大病友们关注。这五个专题分别为:诊断提前,得病时可以无症状;防微杜渐,提倡早诊断早治疗初诊住院,系统评估综合治疗;定期检查,了解病情强化控制药物治疗,最佳方案是个体化;保护胰腺,不要拒绝打胰岛素饮食治疗,平衡膳食三个固定;运动疗法,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中医疗法,正确选择避免盲从;陶情冶性,花鸟虫鱼心旷神怡

  • 标签: 糖尿病 初诊 担心 广安门医院 中西医防治 内分泌科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及餐后24小时血糖测定。结果教育组在心理健康状况、饮食控制、药物依从性、血糖控制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应激素质,建立医患互动氛围,起到防病治病的双重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FTO基因与2型糖尿等疾病密切相关,与其他基因发挥协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使得FTO(fatmassandobesityassociated)基因成为第一个普通人群肥胖候选基因,其在下丘脑核丰富表达,参与能量平衡的控制。P-TO基因是2型糖尿的易感基因,FTO基因变异与肥胖和糖尿的发病风险相关联。

  • 标签: FTO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型糖尿病 肥胖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体重指数
  • 简介:高血压是糖尿的常见合并症或伴发病之,流行状况与糖尿类型、年龄、是否肥胖以及人种等因素有关,发生率为30%~80%.中国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30%伴有高血压。I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压常与肾脏损害加重相关,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通常是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并存的表现.高血压也可出现在糖尿发生之前。糖尿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糖尿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心血管病 视网膜病变 流行状况
  • 简介:糖尿与甲亢可同时发病,也可先后发病。目前,对于糖尿合并甲亢还是甲亢合并糖尿,尚无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两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由于遗传缺陷,加上病毒感染、饮食、环境、情绪等因素影响,造成免疫平衡的破坏,产生免疫疾病之间的重叠现象。

  • 标签: 合并糖尿病 甲亢 治疗 同时发病 遗传缺陷 免疫学基础
  • 简介:我今年75岁,患糖尿已经42年。在这42年间,我的体检结果都正常,且期间没住过院,每年的医药费控制在2000元左右。我认为糖尿并不可怕,只要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三结合,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标签: 糖尿病 医药费控制 体检结果 饮食疗法 药物疗法 运动疗法
  • 简介:2013年9月23日~27日,全球最大的糖尿学术会议——第49届欧洲糖尿研究协会(EASD)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这个热辣开放、富有活力的地中海沿岸城市隆重举行。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的18000名代表参会。会议由座谈会、主题演讲、辩论等六部分构成,涵盖了基础和临床领域,反映了糖尿认识、治疗和预防的最新进展,折射出当下糖尿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趋势。本刊编辑部邀请亲临现场的主任医师佩文撰文,为大家带来现场盛况。

  • 标签: 欧洲糖尿病年会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巴塞罗那 主任医师 西班牙 地中海
  • 简介:内脂素以前被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由淋巴细胞分泌。新近又发现它也可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且血浆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命名为内脂素(Visfatin)。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脂素与糖脂代谢、肥胖症有密切关系,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概述。

  • 标签: 肥胖程度 内脂 糖尿病 脂肪细胞分泌 B细胞克隆 增强因子
  • 简介:①控制体重在合理状态,体质指数24以下;②选择谷物、杂粮、薯类、杂豆作为碳水化合物来源,避免摄人精制糖;③每天坚持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至少30分车中,做到吃动平衡;④保证充足的睡眠,使第二天精力充沛;⑤按时监测血糖、血脂、血压;⑥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⑦戒烟限酒;⑧定期检查眼底、肾脏功能检查;⑨注意保护足部;⑩缓解压力,保挣心情舒畅。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碳水化合物 食盐摄入量 控制体重 体质指数 精力充沛
  • 简介:糖尿合并妊娠,是指在原有糖尿的基础上合并妊娠,又称孕前糖尿。孕前糖尿大多为1型糖尿。但是,由于儿童和成人肥胖症的患病率增高,2型糖尿以及成年发病型糖尿亦随之增多;加之40岁以后怀孕妇女的增多,高龄孕妇中2型糖尿的患病率亦增高。故孕前糖尿在许多地区越来越多见。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妊娠 孕前 2型糖尿病 评估 风险 1型糖尿病
  • 简介:对58例糖尿并低血糖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常见原因为降糖药物选择不当或剂量不当、进食、运动不合理;预后与年龄、低血糖持续时间、纠正速度、是否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密切相关。结论:加强糖尿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减少低血糖脑发病率改善预后。

  • 标签: 低血糖脑病 原因 预后
  • 简介:有许多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在5~10年,平素血压常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常常2~3天吃1次药,药物也变换不定。随着高血压病史的延长,有些患者会逐渐出现不规律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比较明显。有些患者会时常感到心悸,心跳“不规律”,自觉“心神不安定”。于是人们常常产生这样的疑问: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吗?病情会很严重吗?

  • 标签: 高血压病史 心脏病 诱发 降压药物 毫米汞柱
  • 简介:本文研究是以综合医院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为主体服务于糖尿病人,目的是希望管理好糖尿病患者。方法:选择2008年2~4月期间就诊的门诊及住院部2型糖尿220例,分成新发2型糖尿组,2型糖尿组,给予①糖尿教育讲座;②专科护士每月一次电话随访并交代复诊及注意事项;③管理人员每2月一次通知病人到院义诊,听讲座;④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血管彩超、眼底镜检查;⑤以上管理方式坚持3年。结果:两组病例3年来能坚持者约占25%,其中新发2型糖尿组为25.3%,2型糖尿组为26.3%。结论:较强的内分泌专科医护团队在医院单方面努力仅25%患者可能取得糖尿良好控制,而另75%专科医生可能会失败。良好的糖尿管理应以病人为中心,社区上门服务,专科医生指导,政府部门全力支持。

  • 标签: 糖尿病 管理模式 糖尿病治疗
  • 简介:王女士一直视儿子为“命根子”,平日对他更是百般溺爱,想吃麦当劳绝对不给买烧饼,想喝饮料也绝对不会给白开水,想吃什么马上就给买什么,从来不对儿子说个不字。可眼看着儿子今年虽然只有12岁,体重却达到了75公斤。看着胖胖的儿子,一贯相信“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李女士终于意识到,儿子的体重似乎过于“健康”了。于是,李女士开始对儿子的饮食加以限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儿子 麦当劳 体重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的营养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某社区确诊为糖尿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营养预防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相关血检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收缩压、舒张压等均低于教育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糖尿病患者正确的营养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营养预防措施 干预效果
  • 简介:据报道,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绝大多数都是1型糖尿,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餐、甜食、油炸食品改变了他们的饮食结构,儿童与青少年2型糖尿也在逐渐增加,总的来说,这部分特殊人群的糖尿发病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童青少年糖尿不容忽视。

  • 标签: 世界糖尿病日 儿童青少年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饮食结构 油炸食品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糖尿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母儿并发症的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2例与同期糖尿合并妊娠期患者12例,分别作A、B组,A组患者视病情采取饮食控制与必要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全部饮食控制与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结果GDM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糖尿合并妊娠患者,母儿的并发症明显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合并妊娠患者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结局。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母儿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