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AP)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脂血症已成为AP的一个较常见的病因,并能诱发和加重AP的病情进展,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由于近年来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AP病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得到揭示,故本实验试图从肠道屏障功能改变方面对高脂血症与AP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肠屏障功能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大鼠 病情进展
  • 简介:<正>63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扩肝治疗,实验组加服健脾补气为主中药(生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30g,佛手12g,柴胡15g,丹参15g,田七粉3g,茵陈15g,田基黄20g,鸡骨草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次,3~4周为一疗程。结果:第一次介入治疗前吲哚靛青绿15分钟潴留(ICGR16):实验组(11±7)%,对照组(11±7)%,

  • 标签: 肝储备功能 肝癌介入治疗 中药防治 田七粉 田基黄 鸡骨草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下称慢性肾衰)常伴发心脏损害,心律失常是心脏损害的一种表现,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89年3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72例既往无心脏病史的慢性肾衰患者,就其心律失常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5~82岁,其中40岁以下38例,40岁以上34例.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9例,多囊肾7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狼疮性肾炎及双输尿管狭窄各1例.主要检查结果:血尿素氮21.3~92.9mmol/1,平均40.8mmol/1,其中≥28.6mmol/1者64例.二氧化碳结合力2.8~25.4mmol/1,其中≤16mmol/1者42例,正常范围者30例.血清钾2.07~8.25mmol/1,其中<3.5mmol/1者24例,高于5.2mmol/1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Hb≤60g/1者39例.血压正常者10例,收缩压≥22kPa者46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心律失常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衰 心脏损害 血压正常者
  •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特别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继发性甲旁亢所导致的血管钙化又是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引起继发性甲旁亢和血管钙化有多种因素,如何更好地防治继发性甲旁亢、预防由此导致的血管钙化,现已成为广大肾脏病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所报道的继发性甲旁亢与血管钙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 标签: 继发性甲旁亢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钙化
  • 简介:血管危险因素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由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慢性脑低灌注等是影响老年认知功能的重要的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血管危险因素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对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医学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基因和非基因途径影响心肌收缩力、舒张功能、心率、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逐渐得到关注。心衰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保护反应,但低甲状腺功能状态仍具有潜在的负性作用,其可引起心功能逐步恶化、心肌重塑、是一个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结合最新及早期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总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关注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并给与适当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力衰竭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口服,每次6粒,3次/d;对照组31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疗法(优质低蛋白、高热量、低磷)、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降压、抗凝治疗及控制感染;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和61.29%,两组相比,治疗组改善病人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194,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肌酐、血尿素氮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理想药物。

  • 标签: 金水宝胶囊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临床观察
  • 简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对甲状腺激素非常敏感,绝大多数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睡眠和休息时仍高于正常,而病窦综合征是极少见的甲亢并发症,本人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综合征 心律失常
  • 简介:患者男性,8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7年,再发伴右下肢乏力1天”人院,患者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入院后经心电图、心肌梗死定量、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MRI)等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呼吸功能不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明确临床上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丙戊酸镁(VPA-Mg)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收集的符合要求的4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VPA-Mg联合PPC治疗组(VPA-Mg+PPC组,n=20)和单独使用VPA-Mg组(VPA—Mg组,n=22)。观察24周后,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发作类型、月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VPA-Mg+PPC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1)w(0.4±0.6),P〈0.05];VPA—Mg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1.4)VS(0.6±0.6),P〈0.05],但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Mg+PPC组认知评定较VPA-Mg组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数据异常存在。VPA-Mg组胸闷1例,脱发1例,腹痛1例,谷丙转氨酶偏高2例。VPA—Mg+PPC组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改善了伴有肝功能异常的病例。结论VPA-Mg与PPC联合治疗癫痫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抵抗丙戊酸镁对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癫痫 认知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丙戊酸镁
  • 简介:患者男,44岁。于2002年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夜间明显,腹痛发作时呈间歇性,每4d左右发作1次,无放射痛,与体位无关,与进食无关。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伴有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外院B超提示胰头占位伴肝转移,1周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广泛淋巴结及右肝转移性肿瘤,行胰头淋巴结活检+右肝转移瘤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胰腺恶性肿瘤,性质未定。术后未行放化疗。此后患者仍然时有腹痛。2008年3月患者因右上腹痛加重,且发作频率加剧而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 标签: 胰腺恶性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无功能性 肝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活检 右上腹痛
  • 简介:2007年9月13—24日,我县发生毒蕈中毒事件10起,中毒人数18人,在我院住院资料完整的15例,全部以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为主要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毒蕈中毒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由于胰腺实质进行性纤维化、钙化,可影响胰腺内分泌功能,导致胰腺分泌各种激素的紊乱,临床上最终表现为糖耐量异常或显性糖尿病。CP糖尿病是胰源性糖尿病中最主要的一类,有人提出将胰源糖尿病作为3型糖尿病来研究,充分证实其临床重要性。

  • 标签: 胰腺内分泌功能 慢性胰腺炎 功能不全 临床重要性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 简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近年来,日益增加的研究证据表明,内皮功能在包括UA在内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造成的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失衡、致血栓形成作用的增强等变化,通过促发冠状血管痉挛、冠脉内血栓形成,构成了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下面对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综合征 ANGINA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不适1周,加重2d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活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不适,有轻度压迫感,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入院前1d开始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伴有憋喘,休息后无改善,给予硝酸甘油口服后症状缓解。人院当日早饭后再次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剧烈,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 标签: 复杂冠脉病变 肾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心前区不适 症状缓解 老年
  • 简介: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是一种慢性、具有遗传特性的神经症,年患病率约0.8%,终身患病率为1%-2%。OCD的特征表现为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侵入的无意义想法、冲动以及重复行为.以缓解强迫观念带来的压力。OCD常常使患者的社会功能下降.并可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致残性神经精神问题.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强迫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精神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FT3、FT4、PINP、BGP、ICTP、B-ALP。结果甲亢患者血bFT3、FT4、PINP、BGP、ICTP、B-ALP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甲亢患者血FT3、FT4分别与PINP、BGP、ICTP、B-ALP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及增加骨吸收,由此导致甲亢患者骨量丢失。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 简介:<正>A组30例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6.1mmol/L时开始静滴胰岛素,每小时1~2U,根据血糖调整剂量,24小时内使血糖维持在4.4~6.1mmol/L。B组29例给予胰岛素常规治疗。两组均对衰竭器官作支持治疗,并用抗生素。结果:A、B两组感染率分别30.0%和86.2%,病死率26.7%和48.3%,P<0.01及0.05。B组治疗费用是A组的1.9倍。表明胰岛素强

  • 标签: 内使 多器官功能衰竭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临床上对于AMI的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常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且很少予以心理干预。有大量证据表明,AMI是一种重要的身心疾病,患者发病不仅有劳累负荷诱因,

  • 标签: 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