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音乐刺激对新生儿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表明,接受音乐刺激的新生儿在感知、注意力和记忆等认知方面表现更佳。音乐刺激似乎激发了新生儿大脑的发展,促进了神经系统的成熟和连接。本文综合分析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音乐刺激能够引起新生儿对声音和模式的更敏感反应,加强了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关注和处理能力。早期音乐刺激还可能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促进新生儿的记忆形成和存储。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早期音乐刺激对婴儿认知发展的潜在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早期音乐刺激 新生儿 认知发展 感知 注意力 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训练在老年痴呆家庭照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出院的7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人。对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定期随访,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在出院时、出院2月时、出院4月时评价患者的认知干预效果。结果:出院2月时和出院4月时,实验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月时和出院4月时,实验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出院时,ADL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出院时,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训练在老年痴呆家庭照护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和生活能力,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认知训练 老年痴呆 家庭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明确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根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日常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护理依从性评价以及认知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80.95%),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在依从性评价、ADL评分比较上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以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MoCA、ADAS-cog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MoCA、ADAS-co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阿尔茨海默症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心理认知干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名抑郁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认知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有效率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CL-90评分总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认知干预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临床疗效 抑郁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用于PICC置管患者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院内肿瘤疾病有PICC置管需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PICC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总发生率以试验组的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差异性,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以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用于PICC置管患者中,具有强化并发症防控效果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作用。

  • 标签: [] PICC置管 认知行为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2023年4月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冠心病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认知行为 冠心病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0年1月开始,截至2021年1月,对本医院8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干预。对两组病患不良心理情绪评分(SAS、SDS)、满意度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病患不良情绪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病患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认知干预措施,改善病患不良心理情绪,提升病患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干预 甲状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的占90.60%、管理制度的占89.80%和上报流程的占86.20%,对自己和他人发生的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的分别占49.40%和25.20%;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与处罚占82.60%,担心影响个人发展占81.40%,认为上报后得不到表扬占80.60%,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占82.20%。结论护理人员对主动呈报不良事件关注程度较高,但仍有较多顾虑。建议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上报者给予保护,完善上报反馈,提高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认知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首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来自全省35所医院参加首届专科护士培训班35名学员进行培训后效果调查。结果培训后领导能力、教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观察与分析护理能力、护理技术、专科核心技能操作水平、科研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尚在探索,管理者应正确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 标签: 骨科护士培训 自我认知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疾病认知知识的教育对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76例拟行肝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入院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疾病认知知识的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血压、心率和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压、心率和焦虑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和焦虑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加强疾病认知知识的教育可使肝癌切除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有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

  • 标签: 疾病知识 健康教育 肝癌切除术 焦虑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入职护士安全态度认知现状,通过调查结果,后期有针对性的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安全态度认知的培训,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安全态度认知。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9月在我院妇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安全态度认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3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中,查对制度未落实发生率为 20.0%,药物需加错误发生率为 30.0%、医嘱执行错误发生率为 20.0%,以及皮下药物漏执行 30.0%。另外,新入职护士安全态度认知在团队协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六个方面中得分最高的是安全氛围,得分最低的是压力感知,说明新入职护士普遍感觉医院的环境较为安全,护士普遍感觉压力较大。结论:新入职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查对制度未落实、药物需加错误、医嘱执行错误、皮下药物漏执行等方面,新入职护士普遍感觉医院的环境较为安全,护士普遍感觉压力较大。因此,在新入职护士的培训中应该注重对护士进行制度、护理方法的讲解,同时还需注重对护士压力的排解。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让护士能够以较为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安全态度认知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时期护士家属心理状态及对知识的需求 。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 我院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一线护士 家属进行了心理 状态、 知识需求 的 调查。 结果 68.22% 的护士家属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担忧、恐惧、惊慌心理; 84.61% 以上的家属对新冠知识迫切需求,主要信任的消息来源为电视、广播及网站。 讨论 为解除护士后顾之忧,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应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策略,对抗击疫情的一线护士家属进行新冠知识宣传,保持一线护士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调动正性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采用负性的应对策略。让家属对一线工作现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提升一线护士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且具有迫切性,必须加强宣教力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家属 心理状态 知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认知行为护理在喉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度11月至2020年度的11月期间因喉癌就诊于本院的150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7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明显较低、研究组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喉癌 传统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智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80 例术后化疗肺癌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 肺癌患者护理中实施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可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明显改善, 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家属同步认知干预 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学历实习护生护理风险现状,为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6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1项护理操作均存在实习护生独立执行的现象。10道法律知识题中,实习护生对护理差错的处理方法回答正确率最高,为94.44%;对医疗事故分级、患者的权利回答正确率仅为40,28%和38,06%。不同学历实习护生独立完成的操作项目得分和对护理安全认知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学历实习护生的安全认知和护理操作情况存在差异,建议针对不同学历水平实习护生进行院校阶段的培训教育,并进一步规范临床教学课程,以确保护生实习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生 学历
  • 简介: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有复合剪切力和/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压疮被认为是当今突出且有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高发于老年、脊髓损伤、重症和卧床的患者。住院患者中压疮发生率为3%~12%,其中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达10%~25%,死亡率增加6倍,脊髓损伤者发生率高达25%~85%,且8%与死亡有关[1]。压疮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而且也增加了卫生资源的消耗。

  • 标签: 护理人员 压疮 认知 现状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