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DR技术在放射科中的技术应用优势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进行放射科检查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DR技术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效果和检查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1级摄影效果明显更低,2级和3级摄影效果明显更高,所有结果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技术在放射科检查中,可以实现患者检查质量的提升,并提高患者检查满意度,应加强该技术在放射科检查中的使用。

  • 标签: DR 放射科 技术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于血液透析治疗时开展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ACEI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课题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血液透析室收治的肾病患者共66例进行客观比对,根据患者入院时序号进行小组划分,分析其动态血压波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相关指标数值比对治疗前均有效降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ACEI 血透 血压变异性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2010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周围神经鞘瘤16例。结果本组1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其中1例术后2周内部分手指感觉麻木,短时间内恢复。随访1~4年,无1例复发。结论周围神经鞘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完整切除肿瘤,保护神经的连续性,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技术 周围神经
  • 简介:2017年10月31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获悉,《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标签: 核心期刊 科技部 中国 杂志 临床 解剖
  • 简介:2014年7月,根据上级通知,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兼主任医师顾建文被确定为首批军队科技领军人才。据悉,按照《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总政治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军范围推荐遴选第一批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每4年一个培养周期,在中期和期满考核合格后正式确定为军队科技领军人才,此次全军共确定50名。

  • 标签: 科技创新 人才工程 军队 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 人才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方式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增加应用孟鲁司特钠实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支原体转阴、住院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7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支原体转阴、住院总时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能改善肺部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症状消失、支原体转阴、住院时间,使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口服 孟鲁司特钠 支原体 肺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科技查新作为申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工作目标主要是为了减少重复性研究,增强研究效率。不过目前来看,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在查新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改善。本文对医学科技查询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质量查新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科技查新作为申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工作目标主要是为了减少重复性研究,增强研究效率。不过目前来看,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在查新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改善。本文对医学科技查询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质量查新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或称放疗,如今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中期放疗机出现以来,放疗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在21世纪初形成了完善的放射治疗和学科专业体系。据统计,超过65%的肿瘤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至少接受过一次放疗。

  • 标签: 放射科技术 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口腔医疗科技的发展现状,并详细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牙齿治疗规划设计系统、口腔用微型超声探测定位控制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口腔正畸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基于云服务口腔多源数据管理方法以及基于云平台的数字化口腔咬合分析系统等关键技术,通过阐述这些技术的内容及应用成效,展示了口腔医疗科技的重要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口腔医疗科技 大数据 超声探测 人工智能 云服务 咬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52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损伤情况,并根据其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72例,死亡率为13.8%;预后良好359例,预后不良90例,分别占68.9%和17.3%。对患者的处理前的GCS评分和GOS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r=0.901,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颅脑交通伤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快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休克等情况进行及时纠正,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颅脑交通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人数大于同年龄段所有疾病致死人数的总和.而且创伤还是1~44岁人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这些创伤中,约一半是交通伤。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交通伤已成为我国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道路交通伤 非致死性 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原因 意外伤害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肋骨骨折的伤残鉴定;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肋骨骨折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给予伤残鉴定,并评定等级,再总结肋骨骨折的患者伤残鉴定的特征;结果:通过对86例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肋骨骨折的鉴定人的资料等进行研究后发现,主要以中年与青年男性为主,造成右部3-7根骨折较为常见,并且在这86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没有构成伤残,有68例患者构成了十级伤残,7例患者构成了九级伤残,1例构成了八级伤残。结论:在对本次86例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在进行伤残鉴定需要结合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法医学的鉴定以及X线的检查结果,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由于肋骨骨折所造成的并发症。

  • 标签: 交通事故 肋骨骨折 伤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