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Syk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生成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yk基因的表达,通过正常组织与癌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进行比较,观察Syk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生成及转移的关系。结果:40例大肠组织都有Syk基因的表达,而40例大肠癌组织中只有13例表达(32.5%)(x^2=40.755,P〈0.05);2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4例Syk基因表达(14.3%),12例无淋巴结转移,有9例表达(75.0%)(x^2=14.155,P〈0.05).Syk基因表达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与年龄,肿瘤分化等级,大小无关。结论:Syk基因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生成及转移,浸润深度有关。

  • 标签: 大肠肿瘤 基因 SYK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肠埃希菌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及其意义。方法:将80例送检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大肠埃希菌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开展研究工作。结果:利用微生物检验法,在80例样本中,检出39例包含大肠埃希菌菌落,与实际检验结果相符;从Mac A 平板上看到大肠埃希菌的表现形态:在鲜红色的菌落中,少部分表现为微红色,中心以深桃红色居多;圆形,扁平;边缘整齐,外表面湿润且光滑。结论:大肠埃希菌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准确性特别高,可以将准确的依据提供给医师,对其科学用药十分有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微生物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肠息肉是指结肠、直肠黏膜上皮在肠腔内部侧向凸出的单发或多发的肠道赘生物,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为了进一步诊疗大肠息肉,规范息肉治疗方案,不仅要深入了解其病因病机、中医分型与西医分类、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方面内容,还应探讨中西医联合诊疗大肠息肉的临床进展状况,从而为大肠息肉治疗提供良好思路。

  • 标签: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大肠息肉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开腹大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使用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均分,主要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参照组实施开腹大肠癌根治术,研究组进行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经干预,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为97.14%;在各项手术指标上,后者优于前者(P

  • 标签: 开腹大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饮食的注意和锻炼的加强,使得人们的寿命较之前有了延长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多的人健康意识较差,使得脑血管、高血压等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其医院的住院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本文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 标签: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对军校、对学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分析了军校学员几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形成了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详细探讨了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标签: 军校 学员 心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2009年5月—2013年12月为146例直径0.6—3.0cm大肠息肉的患者施行了电子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其中护理工作是治疗操作成功的关键;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必要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饮食指导,减少或防止相关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关键词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和全身化疗疗效的比较。方法15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腹腔内化疗和全身化疗,观察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肝转移、局部复发及3年生存率。结果腹腔内化疗较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小,肝转移、局部复发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6%、2.5%、78.5%和13%、15.7%、63.6%。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较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小,肝转移和局部复发低,3年生存率较高

  • 标签: 大肠癌 腹腔内化疗 全身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2017-2019年度4152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患者的非痰标本中分离鉴定的4152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4152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0.5%来自尿标本,72.2%来自外科,43.8%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60.6%来自女性。在4152株大肠埃希菌中,敏感性最高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曲松。 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院感防控,科学应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大肠杆菌中HCV重组基因的表达条件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不同培养方式对含有丙肝炎症病毒E基因、C基因和NS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并将表达蛋白抗原进行提取、纯化,并采取一定操作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重组表达物中含有特异性HCV抗原,对100份血清样本进行试验,其中50份为参比血清,其阴性检测符合率为96.0%,50分血清阳性检出率为92.0%。

  • 标签: HCV重组基因 大肠杆菌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无肝转移瘤的累积生存率,并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3、5年累积无肝转移瘤生存率分别为90.7%、63.2%、63.2%。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无肝转移瘤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癌肿直径≥3cm、浸润深度达肌层、低分化及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蜂蜜-芦荟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与单纯蜂蜜、单纯芦荟进行抑菌效果对比。方法将蜂蜜、芦荟依次按73、82、91的比例制备成蜂蜜-芦荟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先进行组间比较;再将浓度为80%的蜂蜜稀释液与芦荟原液作为阳性对照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比较。抑菌效果的评价采用菌落计数法。结果蜂蜜-芦荟复合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比例蜂蜜-芦荟复合物之间抑菌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当蜂蜜-芦荟复合物比例为91时抗菌效果最佳,且该比例配置的抗菌液与阳性对照组抗菌效果有差异(P<0.05),其抗菌效果优于单纯蜂蜜或单纯芦荟原液。结论蜂蜜-芦荟复合物为纯天然提取复合物,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尤其是91的复合物抗菌效果最佳,且安全性高,可望作为新型敷料应用于临床伤口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株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某院2021年1月-12月间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并用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并使用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结果为ESBLS阳性株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确认。结果 该院在12个月内从患者送检非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剔除重复菌株后剩余23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11株,检出率为(47.6%)。产ESBLS菌株主要分布科室为泌尿外科28株占25.2%和老年医学科25株占22.5%等,主要标本类型为尿液61株占54.9%、痰液19株占17.1%、血液11株占10.0%等。从药敏结果看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尤其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往往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造成医院内的感染传播。结论 在治疗ESBLS菌种感染时,应根据药敏报告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同时要做好院感监测,防止院内耐药菌株传播。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VIP产科收住的100例破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SAS评分、VAS评分、CORT水平。结果术后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R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减轻产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破宫产 术后应激反应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我社区5年来参与的早期大肠癌筛查工作,分析早期大肠癌筛查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便潜血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筛查全镇范围内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结果5年来通过对625名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发现异常共120人,检出率19.2%,早期病例104例,检出率16.64%,其中恶性5例,检出率0.8%。结论大肠癌早期筛查方式可有效的检出大肠癌患者和癌前病变患者,做到早诊早治,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 标签: 早期大肠癌 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采用肠镜治疗的方法与预后情况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3年6月于我院消化外科收治的72例大肠息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机制分组,分为探讨组与惯例组,各36例。探讨组实施无痛肠镜治疗,惯例组实施常规肠镜治疗。比较组间疼痛评分、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组间疼痛评分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5min、30min,探讨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惯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讨组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惯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镜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式,无痛肠镜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大肠息肉 肠镜 治疗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药对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综述了中药在改善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上的作用和作用,减少化疗致敏的毒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本文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的思路。

  • 标签: 中药 化学药物 大肠癌治疗 研究 进展&lsquo &rs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