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脊柱创伤的外科治疗,脊柱融合术是基本的术式之一。脊柱融合术的转归不仅取决于宿主和局部因素,还取决于所选用的植骨块的材料。理想的植骨块的材料应具备骨生成、骨传递、骨诱导及结构上能够承受机械负荷的特性,自体骨块无疑成为骨移植材料的“金标准”,但是与自体骨取骨有关的供区并发症及取骨量的不足限制它的临床应用^[1,2]。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代用品 临床应用 陶瓷基质 同种异体骨
  • 简介:脑脊液持续引流可降低颅内压,同时也促进脑脊液的引流更新,在神经外科有较广泛的治疗作用。我院神经外科自1999.8~2000.8间共82例病人应用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54例,女28例。年龄13~78岁。脑脊液漏20例,其中脑脊液耳鼻漏11例,手术后切口漏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其中外伤性30例,自发性6例;脑室内出血23例,其中自发性6例,外伤性3例,术后14例(后颅窝手术9例,幕上手术5例);硬膜下积液3例(外伤后2例,手术后1例)。2、方法:采用硬膜外套管针于腰3~4或腰4~5间隙穿刺,从中向尾侧蛛网膜下腔置入细软引流管长约3~5cm,引流管末端连接引流袋。根据不同需要调整引流高度、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使每日引流量在150~350ml之间。一般维持引流高度于患者颅骨翼点水平或稍高,但不超出此水平20cm。对脑脊液漏患者,如仍有漏液,可适当调整引流高度于翼点平面以下,但不低于此平面10cm。持续引流4~13天,少于4天15例,4~6天27例,7~9天30例,大于9天10例,平均8.3天。拨管前先适当提高引流袋观察1天,情况许可才拔管。

  • 标签: 脑脊液 持续引流 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 腰穿 颅内压
  • 简介:疼痛的治疗已成为烧伤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痛苦,还能明显降低烧伤的应激反应、能量消耗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1].笔者单位使用曲马朵(德国格兰泰有限公司,批号:X20010264)治疗浅Ⅱ度烧伤患者30例,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临床应用 曲马朵 浅Ⅱ度烧伤 疼痛治疗 患者 并发症
  • 简介: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简称β阻滞剂,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律失常已有3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大规模临床实验及研究的开展,在心肌梗塞患者已有应用,特别是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成为新的亮点。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很有前途的药物在心力衰竭的实际治疗却未受到必要的重视。为澄清模糊认识,以下就其应用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Β阻滞剂 临床应用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
  • 简介:患者,女性,27岁,出生4个月时发现右前额稍有隆起,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在此期间无任何症状。1997年开始有时头痛,在当地医院就诊疑为颅内骨瘤,行头颅CT扫描,发现右大脑半球多发性病灶。伴右前额颅骨增生、隆起,考虑为“颅内转移性肿瘤”。1998年1月就诊我科,行MRI扫描发现“右大脑半球多发性病灶,大小不等,类圆形,边界清楚,

  • 标签: 多发性脑膜瘤 手术治疗 CT扫描 发病率
  • 简介:成人前列腺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美国报告前列腺肿瘤死亡,肉瘤仅占0.09%[1],占前列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1%以下[2].国内报告发生率略高.为了加深对该病的CT征象的认识,笔者报道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前列腺肉瘤2例,并复习文献总结其CT征象.

  • 标签: 前列腺肉瘤 文献复习 CT诊断 肿瘤死亡 CT征象 原发性恶性
  • 简介: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专业。我院急诊科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学科建设,形成了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ICU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每年接诊大量的急诊病人。为了了解急诊患者是否都需要急诊处理,合理配置急诊科人力和物力资源,我们对2003年1~12月所有急诊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包括此特定时期急诊病人总数、

  • 标签: 急诊病人 急诊科 急诊患者 接诊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处理
  • 简介:多聚抗原肽(multipleantigenpeptides,MAPs)是1988年由美国的Tam教授首先提出并应用的.它是一种呈放射分支状的聚合肽大分子物质,由一个分支状的肽核和以共价键连接的表面活性肽组成,与传统的连接在线形串联氨基酸骨架上的肽复合体不同.

  • 标签: 多聚抗原肽 临床检验 生物医学 检验医学 免疫检测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本文先介绍带有失去全部染色体7(-7)或失去7染色体长臂片段(7q-)的痰病,包括MDS和AML,原发性-7(denovo—7),蛙发性髓系疾病伴有-7者,体质性疾病伴有-7者。本文又论速-7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7发生于哪个阶段的祖细胞,带有-7的祖细胞生长的特点、-7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和缺失的图谱,儿童白血痛前期RAS旁路的突变和7q-断点的分析等。总结这些材料,提示先检查患者的染色体,查明缺失的片段和确切的断点,再分析缺失片段厦断点附近的基因井进行克隆,由此可能分离出AML和MDS位于7染色体的押癌基因,可能为白血病的发病和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单体7 7q^- MDS AML 继发性髓系疾病 体质性疾病
  • 简介:目的:本文介绍我院利用军卫1网络系统,开展医药药学服务,完善提高服务质量。方法:编写《医药基本药物电子手册》、开通《临床用药指南》网络窗口、创建药品信息网页等形式,为临床医护患服务。结果:军卫1网络为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提供了科技保障。

  • 标签: “军卫1号” 网络系统 药学服务 网络医院药学
  • 简介:目的:评价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临床常见问题处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22例(44髋)双侧全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7年(平均4年)的随访,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及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术后除6侧肢体关节轻度疼痛外,其余关节均无疼痛。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0.5°改善为70.5°。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46.20改善为8.20°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术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假体下沉5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同期双侧手术可使患者尽早恢复功能,节约费用。采用髋关节前外及外侧联合切口可有效地松解关节前方挛缩的软组织,矫正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 标签: 同期双侧THR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湿邪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湿有外湿、内湿之分,可罹及人体任何部位。外湿者,与季节及久居湿地或淋雨涉水。感受湿邪有关,常见发热恶寒,头重如裹。肢节疼痛。周身困乏;内湿者。多与恣食生冷及脾肾阳虚。运化功能失常有关,常见胸脘痞闷。呕恶泻利。食欲不振或水肿,黄疽。然外湿亦可内传脏腑。内湿亦可外达肌肤,且湿邪又易与风、寒、暑、热、温、毒等邪纠结。本身又可化热、化寒。化燥,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故祛湿又可分为化湿、燥湿,利湿、渗湿、胜湿等法。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祛湿法 发热恶寒 脾肾阳虚 功能失常 食欲不振
  • 简介:蝇的幼虫-蛆对感染创口的清洁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蛆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的创面,包括:脓肿、烧伤、坏疽和慢性腿部溃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达到90%[1].

  • 标签: 生物扩创 临床应用 蝇蛆疗法 化脓性感染 创面 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