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手术对照,探讨急诊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同时为了检验3D-CTA检查的诊断符合情况。方法5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岁。对普通CT高度怀疑为动脉瘤性SAH患者行急诊Philips256iCT扫描,以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显示动脉瘤病灶。对3D-CTA检查未发现动脉瘤患者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核对。对诊断为前循环动脉瘤的48例患者在72h内进行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术。术后复查CTA检查夹闭效果。结果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2岁。急诊3D-CTA从59例SAH患者中共检出前循环动脉瘤49个,手术证实前循环动脉瘤50个,漏诊1个。手术证实动脉瘤形态、大小、指向、瘤颈宽度与3D-CTA所见基本相同,准确率98%。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0~18个月进行随访,预后良好(GOS4、5级)42例(87.5%),严重残疾(GOS2、3级)4例(8.4%),死亡2例(4.1%)。结论急诊3D-CTA检查具有无创、检查迅速、便捷、相对经济等优点,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的最佳方法。并可在早期或超早期指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三维CT血管造影 前循环动脉瘤 显微手术
  • 简介:Interactivepickingisafundamentaltaskforprocessingdigitalgraphicsandimages.Combiningtwo-dimensional(2D)andthree-dimensional(3D)viewsisanimportanttrendinprocessingmedicalsliced-geometries.Withthegoalofaccuratelypickingpointsinsliced-geometries,wepresentamethodtopickpointsinteractivelybycombining2Dand3Dviewsofsliced-geometries.Fourviewwindowsareconstructedtorendersliced-geometriesusingmedicalimaginginteractiontoolkit(MITK):threefor2DslicesparalleltotheXY,YZ,andXZplanesandoneforsurfacerendering.Pointspickedinaviewwindowcanberenderedandmodifiedinanywindow.Afterapointispicked,itisimmediatelyconvertedintoaworldcoordinateandstored.Pointsareonlyrenderedandmodifiedbasedontheirworldcoordinates.Thispickingmethodcanbeusedforfitting,observing,andmeasuringlocalregions.Thismethodcanalsobeusedforinteractivesegments.Ourexperimentshowsthatthepickingmethodisaccurateandhasareal-timepickingeffect.

  • 标签: 采摘方法 几何形状 三维视图 二维 动点 视图窗口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盆骨折的患者22例,随机分为3D组和对照组,3D组病例采用3D打印技术建模,术前模拟手术,定制个体化解剖钢板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所有病例记录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和内固定物的长度、弧度、螺钉数量和方向,术后应用Matta评分评估疗效,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8月,Mata评估标准均为优,3D组手术时间为(60±12)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为(218±63)mL,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手术入路与术前设计一致,内固定位置与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完全一致。结论3D打印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骨盆骨折,可以给每一位骨盆骨折患者设计个体化解剖形内固定物,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且具有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3D打印 个体化治疗 骨盆骨折
  • 简介: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载体,研究了壳聚糖与质粒DNA(pEGFPC3)复合物的形成、收集、释放,结果发现,当+/-电荷比等于或大于2时,所得的复合物可用两倍复合物体积的无水乙醇收集;壳聚糖酶和溶菌酶在37℃下,2h内能将复合物中的壳聚糖降解而释放出DNA质粒.研究表明,壳聚糖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基因治疗载体.

  • 标签: 壳聚糖 基因疗法 pEGFPC3质粒 制备 收集 释放
  • 简介:客观:在这研究,我们试着由把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与粒子相结合建立一个起始的电子横梁模型为BJ-6的单个6MVX光检查加速波导的动态计算(TRSV)医药线性加速器。方法和Materials:1。我们改编了北京医药设备研究所(BMEI)为这研究作为放射系统做的BJ-6医药线性加速器的处理头配置。2。使用粒子动力学计算代码叫了TRSV逐出精力光谱,空间紧张分发,和横梁发生角度的起始的电子横梁参数。3。分析PDDc的6MVX光检查横梁特征,在由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的一个水幽灵的OARc(BEAMnrc,DOSXYZnrc)为被TRSV决定了的起始的电子横梁参数的预设,做PDDm的测量结果的比较,在一个真实的水幽灵的OARm,然后使用计算、测量的结果的偏差遇见错误稍微来回修改起始的电子横梁模型直到偏差不到2%。结果:在在PDDc和离开轴比率OARc的百分比深度剂量的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和在一个水幽灵的PDDm和OARm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在2%以内。结论:当做蒙特卡罗模拟为一台特别医药线性加速器决定一根起始的电子横梁的参数时,喜欢BJ-6,基于粒子动力学计算代码修改一些参数将给一些更多合理、更可接受的结果。

  • 标签: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蒙特卡罗模拟 动力学特征 电子束 X射线 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10~150分钟,平均125分钟;术中出血量400~600ml,平均480ml.术后伤口无感染、皮肤坏死发生,均Ⅰ期愈合.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X线显示平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事件发生.22例患者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开放性骨缺损患者关节僵硬(0~50°),其他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2~120°.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能较好的暴露骨折,达到骨折内固定的坚强固定,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微创操作减少了软组织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微创 双钢板固定
  • 简介:观察6周六字诀锻炼对不同体位姿势状态下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记录分析比较了健康女大学生6周六字诀锻炼前后坐位、平仰卧位、站立位及-25°仰卧位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中LFnorm、HFnorm及LF/HF的变化。与锻炼前相比:(1)六字诀组(n=9)站立位及坐位时LFnorm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HFnorm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平仰卧位时L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HFnorm呈显著性增加(P〈0.05)。对照组(n=7)坐位时LFnorm则呈显著性增加(P〈0.05),H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2)六字诀组站立位时LF/HF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坐位及平仰卧位时LF/HF呈显著性减少(P〈0.05)。对照组各种姿势状态下LF/H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25°仰卧位时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的六字诀锻炼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心率变异性低频段成分降低、高频段成分增加,显示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弱、迷走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锻炼效果主要体现在站立位、坐位和平仰卧位时,而在-25°仰卧位时则表现不明显。

  • 标签: 六字诀 心率变异性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体位
  • 简介:MEMS可咽下的囊是在非侵略的外科的一种新奇技术。这种技术提供一个方法直接诊断进深肠传统的侵略技术在哪儿实现了例如X光检查,内视镜检查法。让我们在临床的应用程序定位并且追踪MEMS囊的位置是一把钥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基于磁性的偶极子模型的分级的形式实现了一个磁性的传感器模块,它与很小的尺寸被设计(5.2*2.1*1.2厘米)并且对容易集合满足系统要求。这里,我们详细讨论磁性的偶极子模型,的原则选择模块的传感器和功能的规则。一些试用被建立测试模块的特征。厘米实验的结果证明模块遵循新磁性的偶极子模型形式的规则。

  • 标签: 磁传感器 定位方法 胶囊 仪器
  • 简介:为了更好地拓展"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更快的促进我国3D打印在医疗领域,特别是骨科领域的应用,将于2015年12月11-1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3D打印骨科应用国际论坛(2015·北京)"。本次论坛将邀请中国、亚太地区及欧美等地3D打印领域骨科应用的研究者,政府法律法规、注册评审、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关专家,以及产业界的精英们就3D打印的焦点话题展开广泛深入的全球性交流。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 会议通知 北京国际饭店 王凤英 建国门内大街 消息来源
  • 简介: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在个性化、复杂三维结构及难加工医疗器械的制造中,无论在成本还是交付时间上,都体现出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概述了3D打印医疗器械的主要应用特点和优势,重点论述了3D打印钛及钛合金医疗器械的研究动态、临床应用及病例,对其大规模广泛应用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3D打印 医疗器械 增材制造 医用钛合金
  • 简介:目的通过在微载体上进行平板培养扩增软骨细胞,并结合液态壳聚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比较兔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与微载体上进行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的再分化能力。通过酶解法消化幼兔膝关节软骨后,得到种子细胞,分别进行单层和微载体三维培养扩增。通过评价细胞活性,倍增时间分析培养效果。并进行体外球型培养评价软骨细胞再分化能力,进行了糖胺多糖的定量生化分析。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与壳聚糖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培养21天后通过组织学特种染色鉴定构建组织特性。结果微载体培养的软骨细胞可以保持良好活力和再分化能力,与单层培养体系相比较,糖胺多糖的定量生化分析(30.417±1.116ugGAG/mg样本)和(45.122±1.239ugGAG/mg样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载体上进行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可以加强细胞再分化能力。软骨细胞与壳聚糖合成后,可以在体外形成形态稳定的组织工程软骨。

  • 标签: 软骨细胞 微载体壳聚糖 组织工程软骨
  • 简介:Interfacedebondingbetweenprosthesesandabutmentswasthemostfrequentfailuremodeofresin-bondedfixedpartialsdentures(RBFPDs)inclinic.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effectofaccessoryretentionformsonthebondstrengthofRBFPDs.Threetypesof3Dfiniteelementmodelswereconstructed.ThemodelofposteriormetalplateRBFPDwithspoon-shapedocclusalrestseatsservedasthecontrol.Theremainingtwotypesofmodelsbasedonthecontroladdedtheretentionformdesignofthepinholeandaxialgrooverespectively.Theaxialorbuccolingualloadof150Nwasappliedontheprosthesis,firstpremolarandfirstmolarrespectively.Themaximumprincipalstressesoftheadhesivelayerindifferentmodelswerecalculated.Undertheloadofthesamemagnitude,thestressduetothebuccolingualload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duetotheaxialloadintheadhesivelayer.Theproximalshoulder,occlusalrestseatswallandtheproximalmarginadjacenttotheshoulderwerethehighriskregionwheretheadhesivelayerdamagedeasily.Comparedwiththecontrolmodel,thepinandgroovemodelscouldslightlydecreasethestressintheadhesivelayeraftertheaxialloading,whilethestressintheadhesivelayerdrasticallydecreasedafterhorizontalloadingandreducedby22%and31%respectively.TheseresultsindicatethatthehorizontalocclusalforcehasamoreseriousharmtothedebondingofRBFPDs.Inaddition,theaccessoryretentionforms(e.g.pinandaxialgrooveretentionforms)candecreasethestresslevelintheadhesivelayer,whichareconducivetoincreasetheload-bearingcapacityofRBFPDs.

  • 标签:
  • 简介:评价新型医用钛合金Ti-6Al-4V基体/羟基磷灰石涂层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通过遗传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骨植入实验和迟发型超敏试验,对Ti-6Al-4V基体/HA涂层复合材料进行安全性研究。该复合物试样在Ames实验中无诱变性,对体外CHL细胞不诱发染色体畸变,不引起体外V79细胞的基因突变,无体外细胞毒性。该检品在骨植入试验中,对局部组织无刺激。最大剂量试验法迟发型超敏试验显示,该检品无致敏性。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钛合金 遗传毒性 骨植入 免疫毒性
  • 简介:通过测试和分析此较SiO2·Al2O3·CaO·CaF2·P系统玻璃及其经酸处理前后的FTIR光谱,研究经酸处理前后玻璃结构变化.当玻璃组成中不含氟时,酸洗前后,其红外光谱形态几乎无变化,而当其组成中含氟时,最强谱带出现明显的分裂,且相对强度发生明显的改变,在~1086cm-1和~1024cm-1或~996cm-1处谱带的出现和相对强度的改变,表明在玻璃粉表面存在两相,即纯硅酸盐相和铝硅酸盐相,酸洗使玻璃颗粒表面形成不完全的硅凝胶包裹层,表明玻璃组成中含氟时,玻璃结构分相形成易于酸析相和不易酸析相.

  • 标签: 红外光谱 玻璃离子水门汀 酸洗 氟铝硅酸盐玻璃
  • 简介:目的评价3.0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T3D-TOF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有颅内动脉瘤相关症状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7岁。对其3.0T3D-TOFMR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3.OT3D-TOFMRA共显示28个动脉瘤,其中单发22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起自颈内动脉系统25个;起自基底动脉系统3个;DSA检查共显示27个动脉瘤.结论3.0T3D-TOFMRA虽然对于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但其诊断颅内动脉瘤时能比较全面地显示动脉瘤.三维信息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3.OT3D-TOFMRA不失为高危人群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筛查及随诊观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1引言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4%~12%,其生理病理的主要特征为卵巢分泌过多的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其高度的家族聚集性提示与遗传有关。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Β基因 济宁 突变 黄体生成素 代谢紊乱
  • 简介:Gliomahasthehighestincidenceinthebraintumors.Thoughtreatedwithsurgicalresection,externalbeamradiationtherapy,andsystemicchemotherapy,patientswithgliomahavepoorprognosisbecauseofgliomarecurrence.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掌侧扩大桡侧腕屈肌(FC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其中女41例,男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9.74±4.93)岁。应用掌侧扩大FCR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50例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所有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Gartland-Weriey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6例,良2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手术后,患者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和掌侧成角均优于手术前[(11.13±2.27)mmvs(7.02±2.85)mm,(22.56±2.65)°vs(16.94±4.71)°,(10.33±6.68)°vs(-17.02±9.75)°,(1.68±2.33)°vs(20.42±6.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掌侧扩大FC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扩大FCR入路 C3型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抗菌肽人β-防御素-3(HBD-3)联合低频超声(US)及造影剂微泡(MB)的靶向破坏(UTMD)在体内抑制耐药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钛片与2种耐药葡萄球菌共培养24小时待生物膜形成后,放置于小鼠后背部脊柱皮下的两侧;再通过液体微量稀释法,获取HBD-3对2种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8只小鼠按不同的处理条件随机分为6组:(a)0g/mLHBD-3;(b)超声处理组;(c)微泡+超声处理组;(d)10MICHBD-3;(e)10MICHBD-3+超声处理组;(f)10MICHBD-3+超声+微泡处理组。术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取出钛片。涂板计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钛片生物膜的厚度及膜内的剩余活菌量。RealtimePCR定量分析相关成膜基因及耐药基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其它治疗组相比,体内最高浓度的HBD-3联合UTMD组的活细菌数百分比明显下降。同时,超声微泡还能显著提高HBD-3抑制成膜相关基因icaAD以及耐甲氧西林基因MecA的表达并同时促进icaR的表达。结论UTMD可能有很大的潜力,提高HBD-3的抗菌活性并抑制小鼠体内的生物膜感染。

  • 标签: 超声 微泡 葡萄球菌 生物膜 Β-防御素
  • 简介:预测并合成survivin-△Ex3HLA-A2.1限制性CTL表位的基因疫苗,探讨携带表位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口服疫苗对小鼠移植肝癌模型的保护作用。将表位基因序列连接,构建pVAX1-STEs-EGFP真核表达载体,转化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实验动物分为未免疫对照组、口服沙门氏菌组、pVAX1质粒转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组;口服pVAX1-Survivin-△3(T34A)!EGFP质粒转染的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组和口服pVAX1-STEs!EGFP质粒转染的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组。结果表明:在5组肿瘤模型小鼠中,肿瘤瘤块平均直径分别为:15.11±2.43mm、13.70±2.97mm、13.05±1.77mm、7.46±2.61mm、9.05±2.18mm;表位疫苗组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小鼠口服携带survivin-△Ex3HLA-A2.1限制性CTL表位的基因疫苗后,能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 标签: survivin-△Ex3 HLA-A2 1 限制性 CTL表位 基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