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急诊室输液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分析两组的护患沟通质量评分、护患纠纷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患沟通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护患沟通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急诊输液 护理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294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1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294件,从2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20株,样品不合格率为6.80%,检出 7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株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2021年绵阳市流动摊档售卖的食品中检出多株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就甲状腺癌的影像特征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内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在经病理检查后,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影响特征,评估超声诊断价值。结果:(1)在120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患者100例,阴性患者20例,未出现漏诊、误诊患者,诊断准确率100.00%。经超声诊断,阳性患者105例,阴性患者15例,其中,漏诊患者3例,误诊患者2例,两种诊断方式相比较差异无意义(X²=7.488,P=0.266);(2)良、恶性结节在检查钙化情况方面比较(P<0.050);(3)良性结节在检查边缘情况方面与恶性结节相比较(P<0.05);(4)在甲状腺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明显,存在内部低回声,并且形态具有不规则的特点,患者伴随微小钙化表现,血流丰富,患者疑似淋巴结转移。在检查过程中,针对滤泡状癌结节,周边存在晕环情况,而针对乳头状癌,则呈现微小钙化情况。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患者,经超声诊断,精确度较高,影像学特征明显。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癌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护理中,对外周动脉采血效果进行总结。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3月,66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观察组外周动脉采血,对照组新生儿采用股静脉采血,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疼痛程度以及满意率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0.05,在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后,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率、采血工作满意率、一次采血成功率为2(6.06%)、31(93.93%)、32(96.96%),对照组为9(27.27%)、26(78.78%)、25(75.75%),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对新生儿采取外周动脉采血,可以取得更好的采血效果,使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得到控制,对新生儿采血时能够一次性采血成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

  • 标签: 外周动脉采血 新生儿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绵阳市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掌握我市食源性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绵阳市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暴发系统上报的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2年绵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6起,累计发病563人,住院133人,罹患率为28.54%,事件规模平均为8.53/每起。暴发事件集中在6-8月份,高发场所以家庭为主,已查明事件中,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导致的事件起数最多,其次是真菌及其毒素,引发事件的因素主要是误食误用,全年暴发事件规模以患病人数/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其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 针对2020年1月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群体,用随机法获得实施保健护理和未实施保健护理的样本各100例,分别编入试验组和基础组,对两组儿童的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患病情况展开比较。结果 和基础组(17.00)比较,试验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率(3.00%)更低,运动发育指数与智能发育指数更高。结论 儿童保健护理背景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发育水平也会随之提升,因此,为促进儿童健康发育应该开展保健护理工作。

  • 标签: 发育情况 儿童保健护理 营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保护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研究人员选定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人数设置为88人。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保护模式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管理工作,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情况、护患纠纷出现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8人及1人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占比分别为18.18%及2.27%,组间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比较,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出现3例及0例护患纠纷,占比分别为6.82%及0.00%,组间数据分析比较,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比较,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保护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保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贫血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的价值分析。方法 在2021.1-2021.12期间选取我院收治60例贫血病患分为实验组,并将同时期体检60例健康人分为常规组。入选者进行红细胞参数(比较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入选者红细胞参数指标结果显示,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指标上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在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上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贫血鉴别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势,采用血液检验测定红细胞各项参数,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贫血 红细胞参数 鉴别诊断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294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1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294件,从2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20株,样品不合格率为6.80%,检出 7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株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2021年绵阳市流动摊档售卖的食品中检出多株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医院得以发展的根本。医疗质量安全一旦得不到保障,将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二者具有相关性,本文章结合院内实际情况探究医疗质量和医疗纠纷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积极防范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疗质量 安全管理 医疗纠纷 防范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系统护理干预运用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64例,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系统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子宫肌瘤 生活质量 疼痛程度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统计学的应用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是处理和分析数据必须用到的知识。在药品检测中,统计数据可用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以质量控制图和跨实验室比较的形式工作,体现在实行药品检验抽样、检验、结果分析、综合评价的全过程中,同时,它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工作方法学和质量标准的研究,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为各项任务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

  • 标签: 应用 药品检验工作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在人工流产后第一次月经结束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妊娠发生率、月经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妊娠情况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8月-2022年8月来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后输入电脑随机分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行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切口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实施,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时间指标更短,指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基层医院 阑尾炎 小切口手术 并发症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对早期预防和发现疾病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5-2021.05我院体检中心400人的体检资料,对其健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疾病阳性者220人,占比为55%,疾病种类较多,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患病概率增加。讨论 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可以早期预防和发现疾病,根据体检报告数据,可指导体检者结合所患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体检 早期预防 发现疾病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8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规范化健康教育,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73.4±5.9)分及(91.2±4.8)分,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活状态及躯体功能之间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远远优于单一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神经内科 常规护理干预 规范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重症脑梗塞病人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出56例脑梗塞患者,均是重症患者。根据奇偶法均为成2组。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生活质量,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脑梗塞病人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预后 重症脑梗塞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包装技术作为无菌物品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流程,包装材料作为影响最终质量的关键,需明确材料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无菌物品包装材料逐渐从单一的材料转变为多样化的材料,其材料的标准逐渐规范。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无菌物品包装材料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 标签: 无菌物品包装材料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ICU腹胀便秘患者行中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所接受和治疗的腹胀便秘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30例)住院患者则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则使用中医护理,并且对比临床有效率,以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胀便秘 中医护理 临床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支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在2020.12月-2021.12月,研究对象为这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中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中的35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效果比较上,实验组同样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支哮喘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其效果会更为显著,也会随之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 慢性支气管哮喘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