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后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53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比两组患儿训练后的临床疗效及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训练后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TST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训练后10米步行时间及步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步长、步速,促进粗大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卒中基础治疗,并予以语言康复训练和靳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解语丹药棒治疗(解语丹由石菖蒲、远志、天麻、胆南星、僵蚕、地龙、全蝎等组成),两组治疗1个月后,通过WAB法(西方失语成套试验中国化)评定语言功能,通过失语商(aphasiaquotient,AQ)判断严重程度,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自发谈话流畅性、复述及阅读评分、A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丹药棒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脑卒中 解语丹 药棒 运动性失语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星期递增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穴组、体穴组,采用“逆针灸”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全血乳酸(LacticAcid,LA)、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游离色氨酸/支链氮基酸(freeTryptophan/BranchedChainAminoAcid,F.TRP/BCAA)的变化。结果:与体穴组相比,头穴组在提高Hb水平,降低BUN、LA水平方面有明显优势伊〈O.05)。在降低CK、F—TRP/BCAA水平方面,更是明显优于体穴组伊〈0.01)。结论:头穴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生化指标。同时降低F-TRP/BCAA水平,抑制5-HT生成,从而有效地改善大鼠疲劳程度。

  • 标签: 头针 针刺疗法 透针 肌肉疲劳 氨基酸 支链 大鼠
  • 简介: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有科学研究发现,健身运动较多的人更可能会出现秃头的烦恼。科学家指出,肌肉男们由于长期进行健身锻炼,体内的睾丸激素剧烈上升,激素随后转化成一种能损害发囊的有毒物质,从而导致脱发。研究发现,那些从事举重锻炼达两年以上,每星期三次,每次长达45分钟的人都有过早进入头发稀少的阶段。

  • 标签: 健身运动 脱发 秃头 人群 健身锻炼 睾丸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方法。 方法:选取 201 7 年 8 月至 201 9 年 8 月 共两年时间内我院收取的 160 例 膝关节 运动 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探讨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方法。 结果:对 痊愈 出院 的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 时常一年 的 跟踪回 访 , 结果表明 所有患者 在接受治疗后未产生任何 并发症 , 160 例行膝关节 运动损伤患者,优 102 例,良 57 例,中 1 例,差 0 例,患者 接受 治疗后的 恢复优良率为 99.38% 。 结论:我院对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 相应的治疗和恢复措施 , 均在患者身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跟踪回访结果因为表明我院的治疗情况令人满意 。

  • 标签: 膝关节 运动损伤 治疗与 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中度有氧运动。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功能、血压√心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的心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度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氧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影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方法。 方法:选取 201 7 年 8 月至 201 9 年 8 月 共两年时间内我院收取的 160 例 膝关节 运动 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探讨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方法。 结果:对 痊愈 出院 的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 时常一年 的 跟踪回 访 , 结果表明 所有患者 在接受治疗后未产生任何 并发症 , 160 例行膝关节 运动损伤患者,优 102 例,良 57 例,中 1 例,差 0 例,患者 接受 治疗后的 恢复优良率为 99.38% 。 结论:我院对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 相应的治疗和恢复措施 , 均在患者身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跟踪回访结果因为表明我院的治疗情况令人满意 。

  • 标签: 膝关节 运动损伤 治疗与 恢复
  • 简介:一项针对几百名妇女进行的研究显示,缺乏运动的妇女比肥胖或超重的妇女更易患心脏病。

  • 标签: 运动 妇女 肥胖 心脏病
  • 简介: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等院校对学生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大学女生常常在运动前,由于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准备不足而导致运动损伤,如晕厥、擦伤、挫伤、出血管。体育教师应努力探讨和研究如何预防女生运动损伤,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运动损伤 晕厥 擦伤 挫伤 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递增负荷跑台法建立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第6星期开始,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3h后进行TEAS治疗。治疗2星期后,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表达。结果:TEAS可以明显减轻运动引起的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损伤,降低大鼠海马、下丘脑5-HT表达,运动后即刻治疗和3h后治疗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AS有促进疲劳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TEAS改善大鼠的运动性疲劳状态与降低中枢5-HT表达、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 标签: 穴位疗法 肌肉疲劳 5-羟色胺 海马 下丘脑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 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随访 6个月的生活质量;出院时和 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再次入院的人次。结果:运动康复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运动康复护理组随访 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出院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接近, P> 0.05; 6个月后运动康复护理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运动康复护理组再次入院的人次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心力衰竭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入院的人次。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 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