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鼻中隔偏曲行鼻镜鼻中隔成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组,对比组(n=17)和观察组(n=17);予以对比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治疗,予以观察组鼻镜鼻中隔成形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鼻镜鼻中隔成形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中央型鼓膜穿孔患者38例38耳,应用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同期内植法颞肌筋膜鼓膜成形46例46耳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鼓膜愈合率软骨组为92.1%,对照组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复查示平均气导提高〉10dB及平均气骨导差〈10dB的发生率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愈合患者随访12~38个月,软骨组无鼓膜再穿孔;对照组再穿孔4耳,粘连2耳。结论嵌入法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技术,其远期愈合及听力恢复效果稳定,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鼓膜穿孔 耳软骨 鼓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椎体成型单侧与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其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我科室的60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组,n=30),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 手术用时、骨水泥用量情况对比,指标值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经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的应用效果。方法: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取样65例,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2月给予PKP治疗(n=34,试验组)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n=31,参照组),对比中线高度、伤椎前缘、ODI评分、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1年,试验组中线高度(25.87±1.43)mm,伤椎前缘(24.89±0.87)mm,Barthel 指数(81.89±4.77),比参照组高,ODI(34.47±4.83)分,比参照组(42.18±4.70)分低,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应用PKP可优化疗效,减轻伤椎功能障碍,促进伤椎高度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功能障碍 压缩性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成型单侧与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96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被选取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8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度6月-2021年度6月期间。实验组采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比两给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中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临床症状改善间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椎体成形治疗时围期针对性护理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50例,均选自2022年4月~2023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2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治疗时围期针对性护理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形成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s)采用弯角椎体成形(PVP)或者单侧椎弓根入路PVP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应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观察组应用弯角PVP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手术中X线曝光次数2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骨水泥注入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ODI、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OVCFs骨折患者采用弯角PVP进行治疗可确保骨水泥的注入效果并提升手术疗效。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弯角经皮PVP 经椎弓根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及宫颈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筋膜内子宫切除及宫颈成形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66min,中出血80~210ml,术后排气时间20~50h,术后发病率为6.8%,274例患者获得随访,大小便均正常,成形宫颈均愈合良好,无息肉、无感染、无缝线脱落,宫颈长1.0~1.5cm,直径1.0~2.0cm,宫颈周围阴道壁柔软,术后2年性生活满意率为97.5%。结论本式保留原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优点,避免了处理骶韧带、主韧带时可能发生的输尿管损伤,不易损伤膀胱,安全可行,阴道长度不变,穹窿结构未受破坏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筋膜 子宫切除术 宫颈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胃造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重症颅脑损伤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行经镜胃造瘘。结果1例患者经管饲1个月后营养状态改善拔管,改为口饮食。另1例置管至今,未发生重要并发症。结论镜胃造瘘作为肠营养的一种新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胃造瘘 内镜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康复效果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接诊新鲜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10月。将患者依据式差异分组,A组(38例)行后凸成形治疗,B组(37例)行椎体成形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及康复效果差异。结果:患者术前椎体前壁、中间、后壁高度及后凸角度,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时,两组椎体前壁、中间、后壁高度具显著提升,后凸角度下降,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均可实现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且均具备显著脊柱修复效果,可在实际治疗中依据不同患者手术耐受、骨折情况合理选择式,开展治疗。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12-2021.08来我院接受手术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取样63例,抽签分组,行椎体成形(n=31,常规组)和后凸成形(n=32,实验组),对比总有效率、并发症率、ODI分值,观察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实验组手术、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术后并发症率、ODI分值为3.13%、(26.20±4.36)分,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效果相近,而后凸成形安全性更优,并发症相对更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康复效果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部超声对膀胱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在 2019年 1月 13日至 2019年 12月 28日 期间选取86例疑似膀胱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均进行经腹及超声检查,随后分析两项超声检查方法对膀胱可疑疾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腹部超声联合超声诊断正确率高于单方面诊断结果( P< 0.05)。同时经腹部超声联合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 96.16%,特异度为 95.83%,漏诊率为 4.84%,误诊率为 4.17%。结论:在鉴别膀胱疾病时,运用腹部超声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经腔内 经腹部超声 膀胱内疾病 鉴别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实施椎体成形治疗对疼痛程度及椎体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重庆市开州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经椎体成形。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显著低于、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OVCF实施椎体成形治疗,可显著缓解病痛,加快椎体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椎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隐匿阴茎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阴茎腹侧松解固定成形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98例患儿无肥胖,阴茎外观短小,皮肤表面仅有包皮堆积或阴茎头部显露,但阴茎根部皮下可扪及发育正常的阴茎体部,并伴有阴茎皮肤发育不良和包茎。结果98例术后阴茎显露良好,静息状态下阴茎显露长度平均增加(2.5±0.5)cm。术后发生轻度包皮水肿16例,远端包皮青紫1例,7~9d恢复。家长、患儿对效果均满意,随访3~12个月,无1例复发,阴茎均能伸直外露。结论阴茎腹侧松解固定成形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操作简单,术后外观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隐匿阴茎的理想式。

  • 标签: 隐匿阴茎 儿童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锁定钢板固定、传统解剖钢板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共4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临床指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与传统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存在差异,前者优于后者,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踝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下段骨折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0.07-2021.08;总例数80例。分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固定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固定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固定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改善显著,促进患者胸腰段功能恢复,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内固定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镜下鼓室成形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粘连性中耳炎患者60例当作研究对象,利用治疗方式分组。参照组使用常规红外线照射治疗,实验组使用耳镜下鼓室成形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鼓膜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实行比对。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鼓膜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均较高(P<0.05)。结论:针对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使用耳镜下鼓室成形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手术指标。

  • 标签: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 粘连性中耳炎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牙髓血管再生和根尖诱导成形对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收治各16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根尖诱导成形,8例)与研究组(牙髓血管再生,8例),术后随访1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比50.00%,P

  • 标签: 牙髓血管再生 根尖诱导成形术 年轻恒牙牙髓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中,探究椎体成形期间优化手术室护理内容、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研究对象经过检查后,全部指征与“胸腰椎骨折”诊断指南符合,抽取时间方面,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3年5月,而后划分组别,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随机抽样法,统计,两个组别样本数为72;在椎体成形治疗时,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优化手术室护理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纳入36例,比较两个组别最终疗效。结果:椎体成形治疗后,发热、压力性损伤、感染、肺栓塞均为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表现形式,计算发生率后,实验组数据(5.56%,2/36)VS对照组数据(25.00%,9/36),展现出了更低水平,P<0.05。结论:椎体成形治疗时,对于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优化手术室护理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有较高安全系数,值得推行。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老年患者 并发症 优化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