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伴高血压患者的现状。方法对我社区2009年7月-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00例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伴高血压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伴高血压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增,必须及时给予降压、降Hcy治疗。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伴高血压患者会大大增加患心脑血疾病的几率,临床上通过患者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B12等药物,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同时进行降压治疗,可有效预防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现状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血压增高脑出血患者应用短效硝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命安全。方法23例重度血压升高的脑出血患者均在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短效硝苯地平片辅助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压及心率测量,将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3例重度血压升高的脑出血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心率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 标签: 短效 硝苯地平片 重度血压增高 脑出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及危险性。对所有患者作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检验,>0.5×109/L则确定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结果出现HLA不全相合,是引发嗜酸性粒细胞上升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GVHD、II-IV度急GVHD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的危险因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患者生存率显著较未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上升者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是较为常见并发症,与慢性GVHD、急性GVHD发生相关,也是对患者远期预后结局进行预测的主要指标。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甲氨蝶呤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150mm×4.6mm,5μm)的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3%磷酸(1585,V/V,用三乙胺调pH2.5);紫外检测波长为302nm;柱温40℃;流速0.8mL•min-1。结果MTX在0.1~100.0μg•mL-1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Y=0.2+30174X,r=0.9994;MTX低、中、高(0.25μg•mL-1、12.50μg•mL-1、100.00μg•mL-1)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0%、102.3%、102.5%。日内、日间RSD均<3%,最低血清检测浓度50ng•mL-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氨喋呤的血药浓度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能满足MTX血清浓度的测定。

  • 标签: 甲氨蝶呤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A(CsA)的使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5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CsA谷浓度,分析各种因素对CsA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在5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583次CsA血药浓度监测中,418例次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00~450ng/ml),127例次小于有效血药浓度(100ng/ml),38例次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50ng/ml)。CsA血药浓度和服药剂量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且个体差异较大。结论CsA不良反应大,治疗窗范围窄,应定期监测CsA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对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肾移植 环孢素A 血药浓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靶浓度控制输注法临床应用体会。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靶控输注是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依据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给药速度,目的在于临床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

  • 标签: 靶浓度控制输注法 应用
  • 简介:摘要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的酯类衍生物,现通称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CellCept),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器官移植术后。MMF在人体内吸收后经血浆酯酶的作用下快速、完全水解成活性代谢物MPA,MPA是选择性、高效性、可逆性、非竞争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耗竭淋巴细胞内GMP和GTP,阻断DNA的合成,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功效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醛检测仪(电化学传感器法)的操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根据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中的相关标准,对同一室内的甲醛浓度分别使用甲醛检测仪与酚试剂分光度法同时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结果在环境、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检测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使用甲醛检测仪测得的结果为(0.276±0.034)mg/m3,使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为(0.271±0.020)mg/m3,对两组结果的差值进行的正态分布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P=0.874),进行t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检测仪的检测结果相较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醛检测仪的现场实际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 标签: 甲醛浓度 检查方法 比较
  • 简介: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副反应三者之间关系。方法对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2mg及4mg进行对照研究,疗程八周。第2、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利培酮及其有效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评定PANSS、CGI、TESS、ESRS量表。结果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对阴性症状起效时间较阳性症状晚。2mg及4mg组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疗效无显著差异。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治疗浓度窗可能在30-45ng/ml。结论采取逐渐加量的小剂量治疗(2-4mg)方法既安全又有效,临床上开展利培酮浓度及9-羟利培酮浓度检测对预测疗效,防止不良反应是有意义的。

  • 标签: 利培酮 9-羟利培酮 血药浓度 临床效应 剂量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进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系统查阅了近几年国内有关癫痫治疗药物监测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常用于癫痫的治疗药物有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这些药物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治疗窗窄、服药周期长等特点。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实施个体化给药、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癫痫药 血药浓度监测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对冠状动脉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正常健康人群及冠心病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较正常健康人群二者呈显著可比的负相关(P<0.05)。讨论胆红素是独立影响冠状动脉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因子,认为胆红素具有防治冠状动脉性疾病的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性疾病 胆红素浓度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脂增高程度对协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的倾向性。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定为A组,确诊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8例为B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浆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脂、血脂增高的绝对值,并行相关分析。结果A组与B组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的绝对值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脂(胆固醇)均呈负相关。结论血脂增高的绝对值越大,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能性越大。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脂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压治疗配合学位埋线治疗脑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82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气压住疗法及穴位埋线治疗,降低肌张力。结果治疗患者中,病情显著改善27例,改善5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生命质量得到大大提高,病情恢复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学位埋线 脑中风 肌张力增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方面,颅脑损伤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很多患者会伴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当患者颅内压处于持续增高的状态下,其脑血流量会降低,极为容易诱发缺血、缺氧性等并发性疾病,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所以,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上,有必要对颅内压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对此,文章之中结合影响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

  • 标签: 颅脑损伤患者 颅内压增高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合临床指导用药。方法:38例老年癫痫患者,给予卡马西平5mg/kg,检测卡马西平浓度,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正常21例,低于正常17例;治疗有效率89%,疗效与卡马西平浓度无关;75岁以上癫痫患者血药浓度较75岁以下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卡马西平比丙戊酸能明显降低发作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首选卡马西平,5mg/kg是有效安全的治疗剂量,血药浓度测定要结合临床,不必过分强调血药浓度达标。

  • 标签: 老年癫痫 卡马西平 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