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人流患者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近两年我院的580例门诊人流患者为流产后关爱服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专家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流产后关爱服务,对照组的患者则实行传统术后服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采用避孕措施和重复流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两组患者术后1一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率、术后半年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率、术后半年内重复流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于患者的避孕意识、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都有很大提升,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降低重复流产率。

  • 标签: 人流患者 流产后关爱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全流产应用药物治疗与清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不全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药物组与清宫组各32例。给予药物组患者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给予清宫组患者清宫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周后清宫组痊愈2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药物组痊愈1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清宫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组1例子宫后屈患者行二次清宫术后痊愈,药物组5例治疗无效患者改行清宫手术后痊愈。结论药物治疗与清宫治疗均为不全流产的常用方法,药物流产操作简便且无创,但是存在药流不全的缺陷,而采用清宫术更加彻底,临床疗效相对更好。

  • 标签: 不全流产 药物治疗 清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减少疤痕子宫钳刮术的并发症,降低疤痕子宫钳刮术风险。方法38例孕8周-12周一次或二次剖宫产术后健康育龄妇女,第一日900口服米非司酮50mg,12小时后再服50mg,服药前后二小时禁食,第三日早上700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观察胎儿、胎盘排除情况,结合给予清宫术。结果药物流产联合清宫术安全有效,降低疤痕子宫人流术手术风险,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感染率低。

  • 标签: 药物流产 清宫术 瘢痕子宫 孕8-12周早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畸形子宫人工流产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选取在我院妇产科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宫外孕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上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7.7%,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畸形子宫人工流产术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地减少患者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 标签: 畸形子宫 人工流产术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中通过药物流产的患者具有哪些常见问题,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前来本院妇科门诊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60例与进行手术流产的患者60例,分别设为药物组与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流产后的基本身体状况。结果采取药物流产方式的患者其身体状况要优于手术流产方式患者。结论药物流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因流产造成的身体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妇女流产的最佳选择。

  • 标签: 妇科门诊 药物流产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160例妇女随机平分为观察组(n=80)、对照组(n=80)。观察组妇女在接受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对照组则直接行常规人工流产术,并对2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妇女宫颈扩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人工流产术先让受术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宫颈得到有效扩张,减轻受术者疼痛感,促进手术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人工流产 米索前列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女性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收治120例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评估和研究。结果药物流产合并妇科炎症12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对避孕知识及女性生殖器卫生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女性患者进行教育宣教,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流产后护理等干预措施,对减少妇科炎症的产生和保证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药物流产 妇科炎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放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人工流产术后及时放环治疗中,不仅可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及时放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畸形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经验并提高以后的护理工作。方法在当地医院随机选取17例接受畸形子宫人工流产术的妇女作为观察组,17例接受普通子宫人工流产术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护理方法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观察组术中和术后阴道出血量比对照组多,阴道出血患者少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畸形子宫人工流产术的妇女在护理时一定要小心,密切观察术后情况,并且要警惕术后出血的并发症,尽可能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病痛。

  • 标签: 畸形子宫 人工流产术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实验组同时辅以益母草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阴道出血时间、清宫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采用孕激素联合益母草颗粒治疗有助于迅速止血,减少清宫的痛苦。

  • 标签: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药物流产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实行药物流产239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前中后后均进行B超检查。结果从B超结果来看停经天数越少,孕妇孕囊大小越小,药物完全流产率越大。停经天数为36-40d患者,孕囊大小为8-10mm,完全流产率为100.0%。停经天数为51-55d患者,孕囊大小为25-30mm,完全流产率为38.1%。年龄越小,完全流产率越高。≥33岁患者在完全流产率上与<32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流产前B超检测对于适应证的选择、确定孕龄、预测流产效果具有指导意义;在药物流产过程中其能够动态观察子宫大小及宫腔内变化,及时和正确地诊断处理患者情况;药物流产后,B超能够判断患者流产是否完全。

  • 标签: B超 药物流产 监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母草胶囊在药物流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采用益母草胶囊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缩宫素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阴道平均出血量为(39.54±11.36)ml,对照组为(71.54±10.57)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3.98±1.71)d,对照组为(6.87±2.03)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采用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症状可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子宫流血病症,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 标签: 药物流产后出血 益母草胶囊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药流是通过药物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同时子宫收缩、迫使胚胎排出体外。本文采用安宫黄体酮配伍产妇安颗粒,旨在应用黄体酮后经撤药性出血,形成药物性清宫使残留在宫腔内微小组织能排出。产妇安颗粒具有强烈收缩子宫、祛瘀生新,软坚散结作用,能有效地松解蜕膜与子宫的粘连,促合残留物短时间内迅速排出,避免了清宫术,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药物流产 安宫黄体酮配伍产妇安颗粒 疗效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和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并经病例检测确认为女性乳腺癌的患者中选择340例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乳腺癌妇女3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生理及生殖资料,分析人工流产和乳腺癌发病间的关联性。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的观察组中,其存在人工流产史的患者比例高于非乳腺癌的对照组(p<0.05),且随着人工流产的胎数而增加,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此外存在流产史的绝经后妇女其发病风险最高。结论存在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于无人工流产史的女性,且对绝经后的妇女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存在人工流产史的女性更应重视乳腺健康,定期进行有关检查,降低发病风险。

  • 标签: 乳腺癌 人工流产 发病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未婚人工流产女性避孕行为与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未婚人工流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未婚人工流产女性中,无1例每次性行为都采取了避孕措施,其中采取过避孕措施者69例,占86.25%,46例采取避孕套避孕,占66.67%。导致未婚女性不采取避孕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配偶不配合以及抱有侥幸心理等因素为主。结论为了降低未婚女性出现人工流产的几率,应该不断普及避孕措施和避孕知识,并且鼓励男性伴侣积极参与,从而使意外妊娠率降低。

  • 标签: 未婚 人工流产 避孕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重复人工流产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5.36±2.38),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0.36±4.5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I级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复流产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复人工流产 护理
  • 简介: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科的发展濒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997-1998年,我国曾对黑龙江等六省区1047327名1—6岁小儿进行脑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瘫患病率为1.92‰。

  • 标签: 小儿脑瘫 早期 小儿脑性瘫痪 流行病学调查 新生儿学 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