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颠倒散治疗青年痤疮的疗效。方法自制加味颠倒散外敷治疗120例青年面部痤疮患者。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4.17%。结论该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 标签: 青年痤疮 加味颠倒散 外敷治疗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念更新,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尤为重要。在近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实践整体化护理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健康教育对策 冠心病人 中青年 整体化护理 健康观念 医学模式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性KAP(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变迁,探讨性道德对现代青年KAP的影响,给制定符合国情的青少年生殖健康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于2000年对在昆四所高校1190名19~22岁未婚青年作了性道德及性KAP的匿名调查,并与1994年4189名大学生的同质资料作比较;用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作不同道德观青年KAP的比较.结果(1)有24%认为童贞对男女都不重要,16%认为婚前性行为对男女无害,15%认为性行为是对爱的承诺.高达57%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70%的人赞成大学生谈恋爱,有48%的人谈过恋爱,其中37%谈过两次以上,54%遭遇失恋.上述KAP具男>女,城>乡的现象.(2)与1994年同质资料相比,赞成婚前同居的男生为32%较前下降5%,而女生(18%)则上扬了5.6%;可与友发生性行为的男女较1994年增长3.4%.(3)未婚青年性KAP间呈高度相关(r0.45~0.81,P<0.01);对童贞持否定道德观的青年性KAP开放度是持肯定现的2.3~7.8倍(95%IC1.57%~10.91%,P<0.01).结论大学生性KAP具高度相关性,并有日趋开放之势.传统的贞洁观对性态度/行为仍具较大约束力,性道德教育仍将是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

  • 标签: 青少年 性道德 KAP 生殖健康 现状调查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中等卫生学校医学专业课青年教师,通常来自各大医学院校,因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多位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年资较高的老教师学习,以熟悉教学过程和讲课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扩大知识面,积累教学素材;备课时,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标签: 医学教学 青年教师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科收拾的126例青年肺结核的患者,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有效地心理护理及相关疾病的护理措施。结果126例青年肺结核的患者经过特殊的护理对策,所有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解除,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直至出院后能够正确及时的按医嘱服药。结论对于青年肺结核的病人,护士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心理及变化,采取有效地护理对策,有助于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全身心的投入治疗当中,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青年 肺结核 护理对策
  • 简介:本文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措施:把好岗前培训第一关,通过青年教师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 标签: 青年教师 培养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年肺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以及误诊原因,探讨诊断问题,提高人们对肺癌发病及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1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学证实的40岁以下肺癌患者235例,男性135例,女性100例,男女之比为1.351.平均年龄(35.46±4,72)岁.235例患者中有吸烟史110例,均为男性,将有关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青年人肺癌男女比例为1.351腺癌比例最高,占54.1%TNM分期以Ⅲb、Ⅳ期居多男、女患者比较,除吸烟者均为男性外,其他临床和病理学类型均无差异。结论肺癌男性多于女性,青年人肺癌以腺癌为主,误诊率高;重视青年患者的肺部表现,及时施行必要的检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方法以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中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中青年组,以同期收治的年龄大于等于5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为非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病史、诱发因素、促发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中青年女性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结果中青年组患者家族史阳性率显著高于非青年组,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百分比显著低于非中青年组,较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非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异常患者百分比显著低于非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患者多存在过度劳累、过量饮酒、情绪异常、近期感染等促发因素。结论中青年女性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的诱发因素与家庭史,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等诱发因素有关,也与过度劳累、过量饮酒、情绪异常、近期感染等促发因素有关。

  • 标签: 中期年女性 心肌梗死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硬化和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特点、斑块分布等改变。结果青年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6.8%,以软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斑块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脑梗死发病风险,指导治疗时机和方法选择。

  • 标签: 青年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彩色多普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快速增长,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科学研究证实,早期预防高血压可使并发症下降50%,在高血压前期,经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解决高血压前期青年群体的血压问题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对高血压前期青年群体综合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高血压前期青年群体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现将高血压前期健康教育的概念、必要性、发展、实施及管理效果等方面综述如下。

  • 标签: 高血压前期 青年群体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近年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阅历少及对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让病人积极参与二、三级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健康教育 预防减缓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部在200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根据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10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压情况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硝苯地平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积极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DBP、SBP、TG、TC等各项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1%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8%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与其他年龄段病例相类似的临床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青年高血压患者 临床特点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