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成立于1955年11月,是从事地质找矿和地勘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地质队。建队近六十年来,327地质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50多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成果报告1000余份,发现和探明矿产地100多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国土资源部“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实施下,327地质队整合全队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在庐枞整装勘查区小包庄、沙溪等地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提交了三处大型、一处中型矿产地,再立新功。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 地质队 安徽省 国土资源部 地质找矿 地方经济建设
  • 简介:国家地质找矿“功勋卓著地质队”、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组建于1953年10月,是一支拥有多种技术和施工手段的综合型地质勘查单位。曾被国家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 地质队 安徽省 地质勘查单位 地质找矿 文明单位
  • 简介:据柏林报道,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在环境地质地质景观资源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应台湾财团法人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基金会的邀清,安徽省地质学会于2006年1月3~12日组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地质考察。

  • 标签: 学术交流 地质考察 地质学会 安徽省 资源管理 地质景观
  • 简介:本文在分析韶山地质公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质遗迹的旅游资源等级,为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公园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渑池韶山 地质遗迹 价值评价
  • 简介:依据三维地震数据的评估、解释及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地震属性提取,简要论述了地震属性参数的标准化处理、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优化处理方法.认为地震属性的提取要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地震属性相互之间存在程度不等的相关性;振幅、能量半时、瞬时频率、频带宽等属性与砂岩厚度的相关性较好;在解释厚度小于1/4波长(调谐厚度)时,薄互层反射波振幅与地层厚度近似成正比,可利用地震响应的差异,按调谐原理来估算地层的厚度.

  • 标签: 地震属性 储层 振幅 主成分分析 地震资料 地质模型
  • 简介:本方法根据薄煤层厚度与其振幅基本呈线性关系的原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系统提取煤层反射波振幅参数,对生成的彩色平面振幅图进行分析,进而圈定出煤层变薄带的范围。并以实例说明了该技术方法在解释煤层变薄带方面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地质解释 振幅参数 煤层变薄带
  • 简介: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层结构的变化对采掘工作的影响日益突出。三维地震资料不仅能够控制落差3~5m以上的断层和幅度大于5m的褶曲,而且还可以利用三维资料所包含的丰富地质信息,包括煤层反射波振幅能量强弱的变化、波阻抗反演等对煤层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圈定,以提供煤层结构方面的地质资料。

  • 标签: 三维地震 煤层结构 波组特征 波阻抗反正演 煤层结构变化
  • 简介:主要从地震资料处理的时间剖面出发,通过反射波特征分析,确定目的层反射波,进而对反射波进行追踪对比,研究时深转换速度,得到各地层的等值线平面图,为地质及钻探提供有效地依据。

  • 标签: 地震波 煤矿 探矿 当中岗
  • 简介:层序地层学理论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等时界面的建立,可帮助确定层序边界、最大湖泛面等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关键界面,并可在建立的等时格架内实现目标岩性体形态的精细雕刻。进一步验证并划分地震层序边界、准层序组的边界以及各体系域相对应的沉积相带的演化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各项地球物理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地震资料的潜在信息,为层序地层研究所用并最终落实岩性圈闭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 标签: 层序地层格架 精细解释 层位标定 储层预测
  • 简介:乌溪地区上志留统太平群地层中近来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化),使在志留系地层中找金矿有了新的进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区地质概况和金矿化特征的介绍,对金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 标签: 金矿 成矿条件 志留系 地层学
  • 简介:通过对潜山面和内幕EDA介质地面地震记录数值模拟及其波场特征分析,在了解地震波场的动力学特征对裂缝介质的敏感性基础上,确定主要以振幅,其次是频率的地震波动力学特征为裂缝检测被检参数,以均方振幅与中心频率作为检验检测结果正确与否的评价参数,为建立裂缝检测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裂隙介质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波场特征
  • 简介: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古岩溶洞穴为主要储集空间,由于岩溶、构造和上覆地层负载等作用,发育大量与古洞穴塌陷有关的独特储集体。本文在碳酸盐岩古洞穴联合垮塌体理论基础上,建立古洞穴塌陷单体地质地震参数模型,地震物理参数以塔河油田石炭系和奥陶系钻井岩心岩石样品的波速和密度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波动方程理论,对塌陷地质体进行地震正演模拟。通过不同子波主频的地震反射结构分析,认为该类储集体呈顶部"下凹"地震结构,随着主频增加,塌陷体具明显"串珠"状和"杂乱"地震反射特征。通过与实际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比,认为岩溶塌陷储集体识别依据为:上覆地层下凹、地震杂乱强反射结构、与断裂与古暗河伴生等。

  • 标签: 塔河油田 古洞穴垮塌体 地震反射结构 地震正演 古溶洞储集体
  • 简介:经国务院同意,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日前发布实施。《规划》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和政府财政安排的其他用于地质勘查的资金必须根据本规划进行部署和安排,商业性地质勘查活动要符合本规划。《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包括2010年近期目标和2020年远号目标。

  • 标签: 地质勘查 规划 公益性地质工作 依法管理 政府财政 国务院
  • 简介:阐述了如何建设地勘单位网站,并对网站做了整体规划,在网站的功能设计与结构设计及其具体技术实现上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 标签: 信息化 网站 地质勘查
  • 简介: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对黔东南地质遗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黔东南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的质量水平,进行了重要性分级,为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 标签: 地质遗迹 资源 评价 黔东南
  • 简介:智慧地质是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现和总结地质演化的时空规律,判断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集海量专家认知于一体,认识水平可最大程度的符合或逼近地质自然规律,从而使地质成果以智慧的方式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其意义在于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具体内涵表现为实现地质调查监测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地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的统一化、地质数据分析应用的智能化、地质成果产品服务的精准化。北京市通过不断创新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搭建由感知到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智慧地质的雏形。智慧地质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地质理论基础、做好信息平台基础搭建是智慧地质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 标签: 智慧地质 云计算 物联网 信息化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