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深州地震台土壤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与地温、降水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关系。深州台CO2浓度具有夏高冬低的年变特征。2014年7月CO2浓度值在正常上升的背景下,出现转平而变低,导致了与正常年动态不一致。通过与地温、降水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相关分析,认为台站周边楼盘施工开槽打桩使CO2扩散通量增加,使土壤CO2逃逸,造成深州台CO2浓度测值变低。

  • 标签: CO2 深州地震台 开槽打桩 扩散 土壤气
  • 简介: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低应变动测法检测发现PHC管桩的缺陷波形特征,并结合静载荷试验情况分析缺陷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 标签: 桩身缺陷 低应变动测 竖向承载力
  • 简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提取及震例总结分析在地下流体的日常数据分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日常资料分析处理运用的各种方法中选取了映震效能较好的水氡变化率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 标签: 水氡的基值变化率 水氡滑动变化率 映震效能
  • 简介:合理选择本构模型是土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PLAXIS2D软件的土工实验模拟功能分别对4种常用的岩土本构模型——线弹性模型、摩尔库伦模型、土体硬化模型和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在往复荷载下的理论滞回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选择不同本构模型自由场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本构模型中各参数的变化场地动力计算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土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中如何选择本构模型和合理判断数值分析结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岩土本构模型 土工试验模拟 动力分析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简介:统计分析九江1井2008--2011年水位、水温在多次大震中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水位通常表现为在正常背景下振荡,水温则通常表现为突降后恢复正常,水位和水温远场大震的同震响应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九江1井水位对地震的同震响应灵敏性优于同井水温观测,但水位观测受降雨影响.且气压效应明显。

  • 标签: 水位 水温 同震响应
  • 简介:本文通过同一批次的标样系列及水样先后进行两次对比观测实验,指出标样系列的取值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测质量,尤其直线首尾两端点的测值影响较大,而测值居中的则影响较小;符合所测水样系列的标样系列则可以使水样取得稳定的测值。并据此指明标样系列取值范围应尽可能遵循的原则。

  • 标签: 二氧化硅 标样系列 观测质量
  • 简介: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远场强震动记录,研究太原盆地厚覆盖土层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并将其结果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土层反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厚覆盖土层长周期地震动有很强的放大作用,覆盖层厚度越厚,峰值出现的周期越大,而相对于基岩最大放大可达9倍左右。另外,对于厚覆盖层的场地,观测结果与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计算结果在一定的长周期范围内差别相当大,相对于基岩,观测结果的放大系数至少高于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计算结果的2倍以上,最大达到近9倍。

  • 标签: 强震动记录 汶川地震 场地影响 长周期地震动
  • 简介:以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了同震响应波形特征。

  • 标签: 汶川8.0级地震 同震效应 水位 水温
  • 简介:深基坑工程涉及的土质条件及地下水条件复杂多变,基坑尺寸及支护形式繁多,众多不利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深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值难以预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辽宁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围绕工程实例放坡结合桩锚支护挡墙在地铁隧道影响下的结构水平位移,支护挡墙外侧不同距离处的土体深层水平位移以及地铁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的结构位移等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工作。

  • 标签: 深基坑工程 地铁隧道 水平位移 空间效应
  • 简介:汶川地震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中Ms≥4.7级余震活动有一定的可数节律,且强余震发生在节律节点上有重复特征。基于上述现象,该节律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为定量地预测震区6级以上强余震趋势提供了一个预测研究的方法。

  • 标签: 汶川地震序列 节律 数学建模 强余震
  • 简介: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一度出现了少有的平静态势,2003年中强地震出现了明显的增强过程,尤其是6级以上强震活跃.从8.1级巨震的孕育背景、历史巨震震例及现今地震活动分布格局中国大陆的强震形势及青海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未来数年中国大陆西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背景,青海地区强震危险区可能仍以东昆仑断裂带及邻近的唐古拉地震带为主.

  • 标签: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地震活动格局 强震危险区
  • 简介:本文选取山东地区2个Ⅲ类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及土层剪切波速等资料,将土层厚度按5个深度段,每个分段给出了4个土层剪切波速的改变量,通过改变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建立了19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深度段,不同概率水平下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化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化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土层剪切波速的改变在1-10m、11-40m和地震输入界面处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较大;其中,41-70m和71-100m两个深度段剪切波速的改变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小;在土层深度1-10m时,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大,剪切波速的改变与峰值的改变呈负相关;在其它深度段,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小,剪切波速的改变与峰值的改变呈正相关.剪切波速的改变在1-10m和11-40m两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较大;在41-70m、71-100m和地震输入界面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很小.

  • 标签: 场地地震动参数 剪切波速 不确定性 Ⅲ类场地
  • 简介:分析了乐山市中南部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探讨了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水库蓄水后,这一地区断层活动及地震发展趋势,为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水电站 水库蓄水 地震活动 对策
  • 简介:因为利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余震的方法是用断裂的旋性特征作为预测指标的,所以能在震前预测发生地震后的余震强度,该方法在烈度区划和震害预测中有一定的意义。将讨论在这方面的意义和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强余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烈度区划 余震预报方法
  • 简介:丽江-小金河断裂斜切中国西南“川滇菱块”,走向北东,为一高角度斜滑断裂.与平面遥感影像相比,通过三维影像解译断错地貌有显著的优越性.印度P5卫星数据具备真正2.5m分辨率,在制图方面,像对生成DEM以及制图精度可达1∶25000.本文依据立体像提取DEM的原理,利用ENVI软件DEMExtraction模块提耿出了丽江-小金河断裂带P5立体像的DEM.文中利用等高线套合分析法和剖面线法DEM精度进行评价,结论认为,DEM精度优于1∶5万地形图等高线高程精度,而且与实时动态差分(RTK)测量结果比较一致.文章重点选取了丽江市北东方向干塘子和西南方向南溪盆地两处,将三种高程数据——从P5立体像提取出的DEM、googleearth影像地形高程和1∶5万矢量地形图等高线生成的DEM,结合GoogleEarth影像做成三维立体影像,较为直观地三种高程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对比,结论认为,P5立体像对生成的DEM精度最高.在室内利用高精度三维立体图丽江-小金河断裂断层地貌进行了解译,经过野外踏勘和探槽验证,证明三维影像解译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 标签: DEM 丽江-小金河断裂 地貌解译 DEM精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