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北宋至今已有一千年多年,我国的古代建筑历经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的甚至破坏殆尽,只留在史书之中。文章针对北宋时期的佛塔进行型式划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北宋时期河南地区佛塔的发展与变化。

  • 标签: 北宋 佛塔 型式 演变
  • 简介:<正>Ⅰ绪言自二十七年起豫省即一部沦入敌手,近年来旱灾、蝗灾、匪灾及黄河泛滥等灾相继而至,迄三十四年秋季止,全省一百一十县中儿无一县未受敌寇侵扰,尤以二十七年之黄泛与三十一年之旱灾,全省被淹毙饿死者几达三百万人,其灾祸之重,实为全国所罕有。本署召[有]鉴及此,爰于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由调查处派敬之会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顾问穆懿尔(Reymond.T.Mayer)与专员班乃尔(MildredBonnell)二氏暨农林部代表王绶由渝经陕赴豫实地视察该省战时农业损害概况,但实际调查时除着重搜集农业资料外,关于难民、医药卫

  • 标签: 实际调查 农林部 十七年 调查报告 洛宁 实地调查
  • 简介:冯玉祥具有朴素的民生思想,1927年6月~1929年3月,他主政河南期间,新建、改建了多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免费向大众开放。本文在田野调查、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冯玉祥在河南的公园建设情况,并简要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探析冯玉祥的公园建设思想。

  • 标签: 民国 公园 园林景观
  • 简介: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新县城西南隅的裴河,是一个以中药加工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始建于1992年6月,由河南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和香港锐星企业公司合资经营。近年来,羚锐公司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坚持科技创新,依靠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企业规模不断壮大。1992年,羚锐公司还只是一个资产不足百万元,设备简陋,产品单一的小厂。经过7年的飞速发展,公司规模迅速膨胀,资产总额达到2亿元,比建厂之初净增650余倍,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的良性状态。公司现有信阳分公司、保健品公司、机电设备公司、广告策划中

  • 标签: 河南省 股份有限公司 骨质增生 结石康胶囊 常驻办事机构 经济效益
  • 简介:河南华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宏河南华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位于著名的避暑胜地———鸡公山下,信阳市东郊,是国内首家大型板栗、银杏综合加工企业。总投资3000万元,于1995年4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7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 标签: 河南 板栗制品 股份有限公司 系列产品 资源优势 脑血管循环
  • 简介:'义兴公'建筑群始建于清中叶,由茹姓晋商营建,用于经营陶瓷业,是一组三进四合院式的清代建筑群。本文主要根据勘察设计和维修保护工程,阐述了这组建筑群的维修保护理念与具体做法。

  • 标签: 义兴公 古建筑 保护维修
  • 简介:<正>河南省历史学会1987年年会于9月23——25日在郑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50人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省历史学会会长胡思庸教授和副会长朱绍侯教授主持了本届年会。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围绕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0周年和十月革命70周年两个主题进行学术讨论。与会代表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学术空气浓厚。郑州大学历史系陈传海的《河南全民抗战史研究中的几个问

  • 标签: 历史学 全民抗战 胡思庸 十月革命 史学工作者 郑州大学
  • 简介:不久前考察汉代诸侯王陵墓,受到河南新乡市文物同行的邀请,说那里有一座自古以来民间就传说着的“赵王冢”——据传是南越王赵佗的陵墓,要我们去看看并发表一点意见。听到过消息,心里颇觉疑惑:雄踞岭南的一代枭雄是怎么也不会将墓地选在中州之地的。

  • 标签: 越王 陵墓 王陵 诸侯 墓地 文物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建立了伪“满洲国”等伪组织,又以建立“回教国”为诱饵引诱回族坠其圈套,以实现其分化瓦解、全面侵华之目的。河南回族以国家利益为重,做出了正确抉择,先后成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分、支、区会及其附属机构战时服务队,数量居全国第一。并以此为基础,抗击日寇。依据《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月华》《新华日报》等报道,笔者将这些组织机构成立的时间、地点、负责人及开展的抗敌斗争等作一梳理。

  • 标签: 抗战 回族 回协分支区会 战时服务队
  • 简介:北宋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他们都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正因为这个缘故,“三苏坟”便成为人们凭吊的一项古迹。“三苏坟”在河南郏县。据1932年重修的《郏县志》载,在郏县城西北45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峨眉山。山南麓有一所院落,院中隆起三坟,这就是“三苏坟”。居中的是苏洵墓,苏轼和苏辙墓分列于左右。三苏是四川眉山人,死后,却葬在河南郏县。为什么?若想弄清其中缘由,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一生中的坎坷遭遇。苏轼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贬谪中过日子。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受到政治诬陷,被贬到惠州;在惠州住了两年多,又被贬到更遥远更荒凉的海南儋州,一直到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才离开。公元1101年6月,苏轼在江苏常州病逝。他病重期间,曾写信嘱咐其弟苏辙把自己葬在嵩山脚下的郏县。1102年,苏辙遵照苏轼遗嘱,将他从常州迁葬到郏县。那么,这位杰出的文学家为何要葬在郏县?近900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我认为,比较可信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公元1094年闰三月,苏辙因一篇谏议激怒了宋哲宗皇帝,被贬到...

  • 标签: 三苏坟 三苏葬 坟变迁
  • 简介:通过对调研的襄城县湛北乡坡李村清代民居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其组成、形态、特征及现状,对其价值和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在保护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 标签: 襄城县 宋家民居 特征 保护
  • 简介:为学习兄弟省市做好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先进经验,开阔工作思路,推动创新发展,近日,省志编委重点围绕“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地方志工作科学发展的创新举措、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开展读志传志用志,开发利用地情资源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方志馆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第三轮三级志书编修的筹备情况”等问题,组织部分市(州)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赴相关省进行考察学习。

  • 标签: 考察学习 编委 地方志工作 先进经验 河南 山西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河南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其间,有艰难曲折带来的深刻教训,更有不断探索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可喜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强省富民之路,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基本形成了农林牧渔并举,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河南农村百业凋敝、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曲折前进的历程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党和政府领导人不断探索符合河南省情的农业、农

  • 标签: 河南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 乡镇企业 河南农村 民主法制建设
  • 简介:一、近现代文物(43处)1靳岗天主教堂,1844年,南阳市卧龙区靳岗乡靳岗村2刘家宅院,1880年,开封市顺河区刘家胡同2号3李鸣钟故居,1887年,沈丘县县府街县委院内4常仙甫故居,1888年,浚县屯子镇裴庄村5许世友故居(含墓),1905年、1985年,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6彭雪枫故居,1907年,镇平县安字营乡七里庄村7洛阳吴佩孚司令部旧址,1920年至1924年,洛阳市中州路401号8袁世凯行宫,1917年,项城市南大街9濮阳基督教堂(含华美中学旧址),1920年至

  •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 2000年 名单
  • 简介:河南省气象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发展回顾文/张新霞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的重要窗口。五年来,河南省气象台依托天气预报的优势,借助电视宣传媒体,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把静态的“拉洋片”式的旧模式改进为由气象小姐主持的新颖活泼的电视天气...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河南省气象台 节目质量 气象信息 气象工作者 发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