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宁夏高校回族预科教育在宁夏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各高校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是高质量生源的有力保证,对培养回族人才有着基础性和桥梁作用,它对发展宁夏的民族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民族预科教育 高等教育 发展
  • 简介:1642年顾实汗打败藏巴汗并在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这在西藏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但在甘丹颇章政权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上,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并有明显盲点。文章从蒙藏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具体情境出发,试对这一问题再作探讨。

  • 标签: 甘丹颇章政权 和硕特汗廷 性质 关系
  • 简介:中国古代成文法典的制订和公布较晚,奴隶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关系,主要是由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等级制度的礼,以及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来调整的。奴隶制的婚礼和家礼,是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最重要的形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也是礼法并用的。法典所规定的,主要是那些与刑相关,即一旦违反便处之以刑的问题,其他方面则一概委诸于礼。某些有关婚姻家庭的礼,实际上起着婚姻家庭法的作用。或者说,为国家所认可的某些婚礼、家礼,在广义上也是婚姻家庭法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讨论的正是妇女在广义的婚姻家庭法上的地位问题。

  • 标签: 古代婚姻 中国妇女 婚姻家庭法 “七出” 中国古代 婚姻家庭关系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表明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和理论上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确立并非偶然,而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与发展的最新成果。

  • 标签: “三个代表” 历史地位
  • 简介:福州一直是中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有着悠久的港口历史和发达的造船工业。历代福州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不畏艰险,跨越海洋,从事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商品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传播,留下诸多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本文通过对明代以前文献、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物史迹的整理研究,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福州 古代 考古发掘资料 文物资料 文献资料
  • 简介:在明代中后期中国社会与早期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碰撞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态势。以往人们更多地关注到明代科技成就是如何的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而很少涉及中国文化也在这一国际碰撞的过程中向西方传播。明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具有两个层面与两种途径,即由西方传教士及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翻译介绍到欧洲的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由沿海商民迁移海外所传播过去的一般民众生活方式的基层文化,而由沿海商民迁移海外所传播过去的一般民众生活方式基层文化的传播途径,实际上成了18世纪以后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主流渠道。

  • 标签: 明代 文化交流 对外传播
  • 简介:马克思从个体视角考察人类历史的基本思想包括: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人类总体的进步、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都落脚在每一个体的发展上,未来社会是每个个人都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联合体,本文从这些方面说明了个人发展问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作用.

  • 标签: 个人发展 马克思 唯物史观 地位
  • 简介:<正>中国近代出版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商务印书馆,在王云五主持的1921——1946这25年间,出版各种文化学术新书16725种35664册,其中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最多,约200余种4938册,占这一年全国出版新书9438册的52%。无疑,这是商务印书馆的蓬勃发展时期,是商务印书馆全体员工和广大学术文化界人士共同辛劳的辉煌成果;王云五作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1921—29)和总经理(1930—46),自应有其一份功劳。尤其是商务印书馆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炮火中被毁,他能迅速挽回颓局,取得比战前更大的业绩,实在功不可没。但是由于王云五是个资产阶级出版家,一切是从他所属阶级利益出发

  • 标签: 王云五 总经理 商务印书馆 所长 胡愈之 近代出版史
  • 简介: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卢作孚是我国最早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视角思考乡村建设,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他所开创的“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以梁漱滨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从事的“教育一乡村社会改造”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价值。卢作孚和梁漱滨一样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具有模式意义上的两大代表人物。

  • 标签: 乡村建设运动 卢作孚 “现代化” 教育 模式 中国
  • 简介:<正>1896年,东捻军在赖文光、任柱统率下,与张宗禹自河南分军“以为犄角之势”,活动在河南、湖北等地,“疯忽驰骋,避实乘虚”(左宗棠语),以圈圈战打垮敌人,先后在湖北安陆罗家集和杨家河击败清军,可是1867年2月19日(同治六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山尹隆河(今永隆镇)却先胜后败。尹隆河战役,可视为东捻军溃亡的前奏

  • 标签: 赖文光 刘铭传 捻军 张宗禹 左宗棠 安陆
  • 简介:财政是我国为执行各种社会职能,凭借政权力量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其实质是国家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即体现着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是分配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扩大以及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特定的分配关系。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中发挥作用,然而在分配环节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财政分配,还有价格分配、工资分配、信贷分配、企业财务分配等分配范畴,它们与财政分配一起,形成了整个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体系,在这其中财政分配发挥着总枢纽的作用,在分配环节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一,从我国财政分配的数量看,国民收入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通过财政进行的分配。社会总产品创造出来后,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了其价值,它包括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

  • 标签: 财政分配 社会再生产 分配环 价格分配 工资分配 财政收入
  • 简介:中國古人敬天而不曾尊崇一位絕對全能之神。在這樣的世界裏,歷史和史學具有特出的文化地位。通過歷史記載和敍述,史學說明並論證着關於天道、人世,以及文化和政治認同等各項基本理念,也驗證着君主統治的正當性。漢代獨尊儒術後,史學的功能有所變化,但仍注重記録和傳承,並越來越帶有守先待後的含義。歷史撰述的體制化帶來相應的約束,爲野史和傳說留下了發展的空間。不間斷的正史、相對隨意的野史,以及伸縮靈動的民間傳說,共同構成了今天的"歷史知識"。這一切都因19世紀西方對中國的入侵而改變,不僅史學的社會地位摇擺不定,學校和公衆所關注的歷史内容也有很大的改變,出現了一些帶有西方特色的中國歷史言說。

  • 标签: 中國史學 中國歷史 歷史記載 歷史意義 歷史表述 經史關係
  • 简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这是指丈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 标签: 清代 赘婿 家庭
  • 简介:河西地区,在古代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长达1000多公里。走廊以南的祁连山,终年积雪,不易翻越,以北的龙首山、合黎山及马鬃山外便是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在政治、军事上与中西交通方面所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中原王朝以及若干地方政权都十分重视河西地区的管辖与军事设防。

  • 标签: 河西地区 地区战略 设防 演变 历史 从军
  • 简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这是指大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 标签: 清代 入赘婚 家庭关系 赘婿地位 非主流婚姻
  • 简介:在文艺复兴时期,国家权力与社会传统将城市空间作了性别区分:行会大厅、旅馆、主要街道和广场被看作是适合男性的领域;而妇女则被限定在住宅、本地社区、教区教堂以及修道院里。城市空间的性别与两性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相互对应,通过限制女性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男性企图主导和控制女性。从这个角度看,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标签: 城市空间 性别地理 文艺复兴 妇女地位